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俊堂 《甘肃农业》2011,(10):78-80
概述了疏勒河灌区干渠闸门自动控制与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构成、功能及特点,阐述利用了现代遥测遥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数字化模拟等科技手段的闸门远程控制技术对渠系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疏勒河灌区现有信息化系统基础上智能开发,在全灌区推广应用远程闸门联合监控系统,实现流域闸门远程按需自动配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GPRS技术的农业节水灌溉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包括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软件设计和系统监控软件的模块、主要流程图以及系统的功能。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弥补了传统灌溉监控系统存在的高功耗、低智能化以及数据采集周期长的缺点,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灌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灌区水利信息自动化进行介绍,包括灌区各级水利调度中心、现地PLC控制系统、各类水情水文的采集、视频监控系统和无线及有线通信系统5方面内容,以期为灌区水利自动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平罗灌区的基础情况入手,开展灌区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建设内容的分析,确定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重要水情站点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接收、处理和存储以及实现总闸、干渠级别重要分水口的自动启闭及量测水。通过主要硬件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包括灌区信息化总体结构与数据信息流程、视频监控系统、闸门测控系统以及灌区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等系统软件设计工作,实现基于GIS、GPS等手段的灌区基础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和灌区的可视化,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年工程建设情况,极大地提高了灌区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GIS在灌区信息化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GIS在灌区的应用就是把灌区内各种与水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按照统一的数据规则,集成到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上,从而实现灌区内与水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统一管理。灌区GIS的建设目的是消除灌区问的信息孤岛,屏蔽系统异构,实现灌区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应用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理论加案例分析法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和应用。以景电灌区条山农场灌区为例,探讨了采用传感器和设备实时感知农田环境数据,借助神经网络智能预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设计灵活的节水系统架构等技术理论,涵盖系统架构设计,智能节水系统主程序设计,灌溉监控系统设计和实施精准化智能节水灌溉等应用路径。结果表明,在景电灌区条山农场灌区的实际应用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单次灌水节水率达到了15%~20%,灌溉666.67hm2土地节水7.5万~10万m3,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高效应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路径中,强调了做好数据采集与传输,加强智能处理与方案设计,实施精准化智能节水灌溉等关键步骤。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显著,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高效应用为农业提供了现代化的灌溉管理手段,应持续推广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灌区水资源的优化调配对于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灌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灌区水资源进行优化调配,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方法建立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具有减化系统复杂性,减少计算工作量的特点。模型在彭楼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进行应用,对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制定了区域配水方案,所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三清渠灌区初步建成了由通信网络、水量调度中心、水文信息采集系统、财务管理及水费计收系统、灌区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为主的灌区管理应用系统。在保障灌区运行安全、降低运行成本、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效益,并对提高水费征收率和培养农民自觉节水意识也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给用水户协会推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宋成 《新农业》2023,(7):83-84
自动化技术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保障灌区输配水稳定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因而输配水自动化技术对于农村灌区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灌区输配水系统的基本构成,然后对其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农村灌区输配水自动化技术系统的部分功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景电二期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中灌区信息化建设,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建成使用,使工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叶瑜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24-124
本文结合灌区的特点和现状,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设计原则及系统架构进行了论述,并重点分析了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泵站调度系统的运行平稳,主要根据泵站出水量和泵站前配量的总和是否与前一级泵站的出水量相等来决定的。就景电一期灌区计算机监控调度运行模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低压管道灌溉输水在灌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重要的农田节水技术之一,不仅减少农田节水投资,同时为管理提供方便。低压管道灌溉输水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配水系统、田间灌水系统组成。本文通过对机压式灌溉、自压式灌溉、固定式灌溉等技术的研究,总结其在灌区工程建设中的有效应用措施,目的在于提高灌溉效率,有效解决灌区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灌溉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利设施,自动监控系统和信息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灌区管理方式与手段的科学性,可以直接彰显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可以有效保障灌溉工作的稳定运行,也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与完善,在根本上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保障了农业保灌、保产、保增的稳定发展。此文主要对水利自动监控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灌区水情无线数传实时监控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实现灌区的现代化运行管理,对灌区水情自动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作了研究。利用现代传感、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可有效可靠地实现灌区水情数据和运行的自动监控。利用软件技术可方便地满足各种用水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易于部署和远程监控的B/S架构来实现光伏监控系统是大势所趋,但传统B/S架构以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器端响应的工作方式无法很好的满足光伏行业对数据实时性的高要求。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SignalR技术在光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利用水费征管这一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是管好用好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调查研究新疆昌吉市三屯河灌工区水费征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灌区水费计征,以及建立计算机水费征管系统的意见。并和灌区管理部门达成共识,合作进行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视频监控系统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新兴的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因此研究并开发一种高效乡村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渠首管理处统一管理着青铜峡灌区内10大骨干干渠及卫宁灌区3大干渠的进、退水闸,主要任务以各大闸的调度管理为主,Ⅰ级配水的水量分配和调度均在这里实现,是整个灌区调度管理的核心所在,水量调度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将全面提升工程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效的改善劳动条件,真正的体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