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庄镇为沙质土壤是西瓜种植大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hm2以上,其中瓜套棉面积在666.7hm2左右,一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西瓜6.0×104kg/hm2左右,收入5.3×104元/hm2以上,棉花产籽棉3750kg/hm2左右,收入1.5×104元/hm2以上,合计产值在6.8×104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中原地区早春利用"双膜覆盖"形式栽培早熟马铃薯、西瓜,秋季栽培大葱、马铃薯产量2.3×104~3.8×104kg/hm2,平均3.0×10kg/hm2,按平均1.50元/kg计,收入4.5×104元/hm2;早西瓜产量最低达4.5×104kg/hm2,按1.20元/kg计算,收入5.4×104元/hm2;大葱产量5.3×104kg/hm2,按1.00元/kg计,收入5.3×104元/hm2.合计1a 3茬总收入1.6×105元/hm2.三茬扣除成本3.0×104元/hm2,净收入1.2×105元/hm2.可见经济效益较高,是1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7月至10月中旬,全国甘蓝供应较为紧张,利用威宁"天然空调"气候优势生产夏秋甘蓝,市场前景广阔.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威宁甘蓝产量从原来的产量6.0×104~7.5×104kg/hm2提高到现在的7.5×104~1.1×105kg/hm2,产值达3.0×104~4.5×104元/hm2.为使威宁夏秋甘蓝的产量和产值进一步提高,2005年初贵州省农科院和威宁县果蔬站进行以1.2×105kg/hm2为目标产量的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9月23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省内蔬菜专家对威宁夏秋反季节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地块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测产产量为141 915kg/hm2,超过了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4.
2005年由新疆锦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农七师农科所选育的棉花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JM04—6,在奎屯123团场生产示范80hm2,平均单产为4820kg/hm2,最高单产为5251.85kg/hm2,该品种适应北疆垦区种植,对北疆棉花品种种植更新换代提供了优良的品种资源,现将2005年在123团生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提供的统计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源,比较两国小麦生产的差异。[方法]从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方面分析中哈两国小麦产业的概况。[结果]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992年开始波动减少,2004年达到最低的2162.06×104 hm2,2004以后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并呈现平稳态势;哈萨克斯坦小麦种植面积出现波动,整体趋于稳定。中国小麦单产从1992年开始波动中渐序提高,单产增加显著;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虽有波动但整体比较平稳,未有明显提升。中国小麦总产从1992年开始在波动变化中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021年总产达到最高的1369.47×104 t,较于1992年总产增加了34.80%;哈萨克斯坦小麦总产从1992年的182.84×104 t开始波动减少,2021年总产比1992年减少64.7×104 t,整体呈现总产减少并趋于稳定的态势。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哈萨克斯坦1.70~3.30倍,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单产比哈萨克斯坦多出1998.80~4881.80 kg/hm2,平均单产增加3488.89 kg/hm2,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平均总产是哈萨克斯坦的10.06倍。[结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显著高于哈萨克斯坦。中国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单产的增加。中国小麦生产相关技术实践,可为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常店、凤城、欢口、王沟、师寨等镇农民喜在早春栽种西瓜,5月上、中旬再套栽棉花,一年两熟.其中西瓜单产6.0×104 kg/hm2左右,且糖分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畅销,效益较高,收入可达4.5万元/hm2以上.现将其西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我们连续多年推广了小拱棚甜瓜、棉花套种栽培技术.实践证明,小拱棚甜瓜、棉花套种模式较本地常规的油菜、棉花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高65%以上,一般产值4.5×104~6.0×104元/hm2.这一模式值得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示范应用无公害秋延瓠瓜高产栽培技术,使秋延瓠瓜产量达3.75×104kg/hm2,产值达3.75×104元/hm2.  相似文献   

9.
韭菜是一种深受城乡居民所喜爱的蔬菜,一次种植,能收获3~4a.用大棚进行反季节栽培,每年冬春季能连续收3~4茬,大田收青韭3.0×104~3.75×104kg/hm2,效益在6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苍山县马铃薯~苦瓜~大白菜"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发展迅速,2005年全县发展面积近1333.3hm2,这种模式效益达7.5×104~9.0×104元/hm2. 1马铃薯 1.1选用良种 品种选用脱毒克新三号、荷兰马铃薯. 1.2施足基肥 选择质地疏松、易灌易排田地,深翻整地,施有机肥3.0×104~3.8×104kg/hm2,起垄前施硫酸钾复合肥600~750kg/hm2.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为稳定棉花面积,提高周年生产效益,淮北市推广了棉薯间作套种技术.试验示范表明,棉花与马铃薯间作,一般平均单产土豆15000kg/hm2,皮棉1200kg/hm2,全年纯收入30000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新疆植棉面积、单产、总产、收购与调拨量、高等级棉花比例均处于全国各植棉省区之首,2000年99.47×104hm2棉花,平均单产1500 kg@hm-2.植棉技术已处世界领先水平,但棉农收入极低.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在发展花生产的同时,必须发展棉纺织业和棉副产品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了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和满足人民对各类服饰产品的需求,必须发展多类型优质棉并实行集约化种植,提高植棉效益,增加棉农收入.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分蘖优势,降低杂交种的用种成本,对"云杂3号"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基本苗(30×104/hm2、60×104/hm2、90×104/hm2、12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下降而延长.从平衡用种成本和生产应用的角度考虑,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与昆明类似的生态区,"云杂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基本苗90×104/hm2;在灌溉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区,60×104/hm2的基本苗更能充分发挥"云杂3号"的分蘖优势,进一步降低用种成本.  相似文献   

14.
1马铃薯的种植 1.1整地 3月份冰雪冻融整地,施熟腐有机肥3.0×104kg/m2,45%三元复合肥4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磷酸氢铵750kg/hm2,均匀撒施,深翻整细耙实.扶垄,宽70cm,高25cm,垄距10cm.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摸索,针对实际,提出了大蒜、菠菜、西瓜、玉米、芸豆1年5种5收高效立体种植模式.1998年示范推广1.7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产蒜头2.1×104kg/hm2、蒜薹3000kg/hm2、菠菜6000kg/hm2、西瓜4.5×104kg/hm2、玉米600kg/hm2、芸豆1.5×104kg/hm2左右,年总效益达7.5×104元/hm2.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贺兰县进行的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09—2010年共培育扣蟹8 402.5 kg,平均单产484.5 kg/hm2,规格达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141 800 kg,平均单产8 175.0 kg/hm2,产值4.03万元/hm2,纯利润1.6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65。扣蟹在池塘中暂养2个月左右,起捕率达到80%,说明其适应该地生长环境。2009—2010年共起捕成蟹30 037.0 kg,平均单产312.0 kg/hm2,规格达9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759 400 kg,平均单产7 911.0kg/hm2,产值4.72万元/hm2,纯利润2.0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73。  相似文献   

17.
棉花实行高密度种植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又一次大革命。三年来,通过对品种中棉35号进行高密度种植,2004年使新疆阿克苏地区16.7万hm2棉田平均皮棉单产较2000年提高了近225kg/hm2,达到1800kg/hm2的生产水平。高密度栽培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27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根据三年来超高产栽培的实践,结合各地超高产栽培的经验,对中棉35号品种进行2700kg/hm2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实现棉花超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广大棉花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区花生地膜覆盖种植结果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2年在宁夏西吉县玉桥乡种植地膜花生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单产2422.5kg/hm2,最高单产3045kg/hm2,经济收入9690~12180元kg/hm2,与该县主要作物玉米、马铃薯、冬小麦、豌豆相比,分别增加收入3735元/hm2,4740元/hm2,5805元/hm2和5041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两优6326是宣城市农科所培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4年6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5月郎溪县小面积试种,2005年在我县凌笪乡、雨丰镇、飞里乡、埠桥镇共示范种植3.0×104hm2,平均8 775kg/hm2,最高单产9 420kg/hm2.其熟期与丰两优一号相近,株高适中,株型较松散,田间通透性好.该品种米质优,具有清香味,稻米售价较一般杂交稻高,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荸荠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别名"地粟",俗称"马荠",是营养丰富、果菜兼用、适宜加工、深受群众喜爱的冬季果蔬食品.福建连城县荸荠栽培已有300多年历史,在莲峰、隔川等乡镇常年种植,产量2.25×104/hm2,平均单果重15~20g,产值4.5×104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