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志勇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04,(3):20-21
斑点叉尾鮰属底栖杂食性鱼类.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等特点,适合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养殖.可主养,也可与鲢、鳙、鳊、罗非鱼等混养.现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鮰又名沟鲶,是鲶形目的鱼类。它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自1984年从美国引入我国后,已经成为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下面就斑点叉尾鮰池塘标准化养殖的一些具体要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1池塘选择斑点叉 相似文献
3.
王文彬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04,(5):44-46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该鱼是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其食性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的健康养殖模式,促进三都水族自治县渔业产业化发展,2019—2020年依托都柳江优质水资源,采用叉尾鮰膨化配合饲料进行斑点叉尾鮰流水养殖试验.结果:经过128 d饲养后平均体重从500 g生长到1550 g.2019年总产量203230 kg,饵料系数1.7,获利47万余元.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养... 相似文献
5.
2006年,在5口池中设置19口面积均为8m^2的网箱饲养斑点叉尾鮰鱼苗,在3口面积均为4002m^2的塘中培育大规格鱼种,采取健康养殖方法,取得成功。结果为:19口网箱放苗38万尾,经25d饲养,共产斑点叉尾鮰夏花鱼种29.67万尾,平均体长2~3cm、成活率78.1%;3口育种试验塘放夏花鱼种28.26万尾,经150d培育,共产斑点叉尾鮰鱼种239530尾、11214kg,成活率84.7%,个体均重46.8g,每667m^2平均产量623kg、每667m^2利润3063元,投入产出比1:1.59。本文探讨了斑点又尾鮰苗种高产健康培育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属鲇形目鲴科的鱼类,又名美洲鲇、沟鲇,在广东叫美国鲴,原产于美洲,广泛分布于美洲中部和东部的淡水和盐度0.8%以下的咸淡水中,除北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外,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也有分布。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温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制种较容易、起捕率高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7.
矿物质元素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L12(2^11)正交表设计11种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12种组合的配合饲料,进行54d的室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斑点又尾鮰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需要量的基础上,Mn、Cu、Co、Mg增加50%用量后显著促进了斑点又尾鮰的生长速度;酵母Cr的添加(0.5mg/kg)非常显著地抑制了生长速度,在斑点又尾鮰饲料中不能添加Cr;Zn、Fe、I用量增加显著抑制了生长速度,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增加用量。Fe、Zn、I、Se、P的用量增加将使斑点又尾鮰的饲料系数也增加,尤其是Fe、Zn、I、Se较为明显;而Cu、Mn、Co、Cr、Ca、Mg用量的增加使饲料系数降低。Fe、Cu、Mn、Co、I、Mg使内脏比增加,以Fe最为明显;而Zn、Se、Cr、Ca、P使内脏比减少,以Cr最为明显。Fe、Zn、I的增加可使体长/体重比增加、使体长生长快于体重的增长,其结果使鱼体向“长条形”发展;而Cu、Mn、Co、Se、Cr、Ca、P、Mg的增加使体长/体重的值减小,可使体重的增长大于体长的生长,使鱼体向“肥”、“粗壮”体型发展。综合分析以第5组的组合最佳,使斑点又尾鮰的生长速度比第1组高30%、饲料系数低21%。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鲴是我市大中型水库网箱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仅贵阳市乌江库区息烽水域2006-2008年养殖网箱就达300余口,为库区渔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一般每口网箱纯收入可达8万元左右。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水域环境恶化,斑点叉尾鲴传染性套肠症频繁发生,危害很大,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在90%以上,严重的死亡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斑点叉尾鮰在营养需求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人工配合饵料的研制情况。对斑点叉尾鮰在饲料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并就斑点叉尾鮰营养和饲料研究对其在我国养殖业中产生的影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斑点叉尾鮰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天然分布于美国中部、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流域.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超过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容易捕捞等特点.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养殖,产量高达16.2t/hm^2.本文综述了斑点叉尾鮰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未知病菌对江苏地区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对该地区某养殖场病鱼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及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VIA培养基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回归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检测及细菌基因测序分析鉴定细菌;采用药敏实验测定它对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病鱼症状及菌株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症状十分相似,病鱼有典型的肠套叠和肝脏变性现象。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硝酸还原阴性,不发酵糖类,无动力。最初判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而经过VITEK2生化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显示,与不动杆菌16S rRNA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7%~99.8%,该菌株为约翰逊不动杆菌。结论分离出的约翰逊不动杆菌grp2580083能导致斑点叉尾鮰患病,症状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具有类似性,对渔业养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文彬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03,(12):27-28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由于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优点,因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的对象。它适合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殖,是一种优良养殖鱼类。利用水库养殖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养殖实践中应把握以下七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等氮等能(蛋白质含量31.99%,能量11.27MJ/kg)的基础料中分别添加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二氢吡啶,制成6组试验饲料,养殖规格为5.53±0.11g的斑点叉尾鮰45天。结果表明:试验组饲料中二氢吡啶的添加量为150mg/kg时,斑点叉尾鮰的特定生长率最高(2.65%),饵料系数最低(1.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二氢吡啶的添加量在150mg/kg时,试验鱼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高为57.34%,而粗脂肪的含量达到最低为8.41%,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二氢吡啶能够促进生长、提高蛋白质沉积,降低脂肪含量,并且有利于钙、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探讨水体中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斑点叉尾鮰鱼生长及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对应水体中含0、1081、09、1010、1011 cfu/m3 5种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组,测定水体pH值、溶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及斑点叉尾鮰鱼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P0.05);试验组pH值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小,试验Ⅳ组pH值在7.01~7.39之间,变动幅度最小;施用量为1010~1011 cfu/m3时,溶氧在7.39~8.22 mg/l之间;试验组NO2--N和NH4+-N形态的氮含量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水体中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能促进鱼生长,维持水体pH值及溶氧量、抑制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产生,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且施用量为1010~1011 cfu/m3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配制蛋白水平为35%的6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试验饲料。以进口鱼粉作为动物蛋白源,豆粕、棉粕、菜粕为植物蛋白源(棉粕和菜粕的比例固定),其中动物蛋白分别占总蛋白的0%、20%、40%、60%、80%、100%。在室内循环水簇缸内经过50天的人工饲养,研究了体重50g左右的斑点叉尾鮰配饵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的需要。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配合饲料中动物蛋白占饲料总蛋白的比例为0(鱼粉含量为0%),斑点叉尾鮰的瞬间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优于动物蛋白占总蛋白20%、40%、60%的3个试验组(p<0.01),但与动物蛋白占总蛋白80%、100%的2个试验组相比,斑点叉尾鮰的瞬间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改善(p<0.05)。另外,不同的动植物蛋白比对斑点叉尾鮰的品质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斑点叉尾鮰可以使用无鱼粉的配合饲料,同样能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配制三种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饲养规格为7.14~7.69g/尾的健康斑点叉尾细幼鱼2个月,以探讨三种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2%、和28%饲料组(P〈0.05);蛋白水平40%的饲料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32%和28%饲料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40%的饲养组肥满度与32%和28%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肝体比逐渐减小,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肝体比与其他两个饲养组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