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传统的猪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通常为粉末状,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粉碎和混合外并未使用其他加工工艺。然而,由于猪日粮中能量的成本较高,高纤维原料如大豆皮、可溶性干玉米酒槽和小麦麦麸的使用增加了。由于猪消化纤维的能力低,日粮中纤维含量高会导致能量和营养消化率降低,进而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造成负面影响。饲料加工技术如粉碎工序的变化、膨化、挤压、制粒,用酶或化学处理可以用来溶解植物细胞壁中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而增加营养的利用率。这对能量的利用率、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的饲料加工方式对猪日粮和饲料成分中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不完全被人们了解。已证实减小谷物的粒径通常可增加能量的消化率,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淀粉的消化率。原料或日粮的挤压或膨化也可以增加能量的消化率,高纤维日粮似乎比低纤维日粮增加的多。化学处理并不能始终如一地改善所有能量或营养素的消化率,但一些不同的酶可增加磷、钙或能量的消化率。利用饲料技术来增加猪饲料日粮中营养价值有多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断奶仔猪由于代谢旺盛,生产潜力很大,对日粮能量要求较高,通常在仔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满足仔猪对能量的要求。全脂大豆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高达16%~20%,因此是很好的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因天然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外源凝集素、促甲状腺素、低聚糖类等,这些抗营养因子大多不耐热,经高温挤压膨化后这些抗营养因子被破坏,从而提高了营养价值.同时膨化全脂大豆还含有特殊的香味,对要求配制适口性好、能量高的仔猪料来说,是理想的蛋白源。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其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黏性小。膨化玉米具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国内外对膨化全脂大豆、膨化玉米在仔猪日粮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不少试验。本试验选择长大或大长仔猪为对象,考察不同比例的膨化全脂大豆代替豆粕,膨化玉米代替玉米对仔猪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引言日粮含有纤维饲料会降低日粮能量的消化率和猪利用消化能合成组织的效率。在自由采食情况下,猪的消化能随意摄入量也往往因日粮添加纤维料长降低,因而,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猪的生而速度和效率降低。由于纤维饲料中在消化和代谢过程中作为热量热增量)而散失的消化能含量高于淀粉或脂肪饲料、故纤维日粮的营养价值可能受猪所处的环境温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是猪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饲料原料中含量少和易缺乏的成分之一,对动物健康生长和饲料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纤维以及蛋白质自身结构等都会影响氨基酸消化率,而不同加工工艺可以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善氨基酸在猪胃肠道的消化率。本文主要综述了粉碎、挤压膨化、制粒、酶解、发酵、菌酶协同和加热等加工工艺对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人们通过改进饲料的加工方式以及使用外源性饲料添加剂,提高了猪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率。本文阐述了纤维的特征及其对猪日粮纤维利用率的影响、日粮纤维对猪胃肠道生理状态、能量及营养利用率的影响、机械加工对饲料纤维、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类对育肥猪的影响,以期为研发降低纤维含量、提高能量利用率或采食量的加工技术,探索相关酶类,提高猪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猪饲料中重要的能量原料,其淀粉含量高,与蛋白原料相比,其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其含大量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小麦副产物如麦麸、次粉和小麦酒糟及其可溶物在猪营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用于生物燃料生产后的小麦副产物,它们具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水平。此外,小麦含有不同比例的非淀粉多糖,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和果胶,这些成分可作为营养成分,但也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在以小麦和小麦副产物为基础的日粮中使用饲用酶可以降低非淀粉多糖对营养和能量消化率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这些饲料成分的饲用价值。此外,一些加工方法,如粉碎、膨化、制粒、超微粉、发酵、青贮等均可提高猪饲粮中小麦的营养和能量消化率。本文对小麦及其副产物在猪营养中的营养价值进行综述,为其在猪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当前饲料企业最常用、也是最难控制品质的原料之一。通过玉米营养价值评估研究和笔者实践认为:①玉米营养价值评估重点考虑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价值,玉米的能量评估主要与脂肪和淀粉的含量有关,此外,还要关注玉米蛋白质利用对日粮营养平衡的不利影响;②玉米品质控制主要从感官、营养和卫生等指标控制,其中利用近红外检测营养指标可以快速预测玉米营养价值,并有助于精准利用玉米;③在猪配合饲料生产中,采购玉米时应注意产地和储存时间,这是玉米成本控制的机会,粉碎和膨化工艺可以提升玉米在配合料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可改善玉米的颗粒外观、糊化度和和适口性,提高饲料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8.
日粮纤维对猪饲料能值评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粮纤维为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多糖和木质素的总称。猪对日粮纤维的消化随日粮纤维来源和组分不同而存在差异。随体重和年龄的增加,猪对日粮纤维消化能力提高,成年母猪对日粮纤维利用率最高。对高日粮纤维饲料至少要提供2个能量值:一个对生长猪,一个对成年母猪。日粮纤维对猪能量供应的实际效果受到环境温度或动物行为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其在粗饲料科学搭配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蛋白质补充料、易降解纤维、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添加,以及饲料间的不同搭配、加工调制和一些营养调控措施等均会改变日粮中单个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以至配合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日粮中各单个饲料组分表观消化率的加权和值,饲料间的互作使得某一种饲料或日粮的采食量或利用率获得提高或降低。这种不同饲料源的营养物  相似文献   

10.
1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蛋白质补充料、易降解纤维、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添加,以及饲料间的不同搭配、加工调制和一些营养调控措施等均会改变日粮中单个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以至配合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日粮中各单个饲料组分表观消化率的加权和值,饲料间的互作使得某一种饲料或日粮的采食量或利用率获得提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1.
膨化大豆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水分、温度、压力和机械剪切作用的挤压(俗称膨化)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发展速度最快的饲料加工新技术,膨化会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诸如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以及酶类、有毒成分和微生物的失活等。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性好,消化率较高,在养猪生产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含有抗胰蛋白酶、脲酶、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猪(尤其是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大豆经膨化处理后,可显著减少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对脂肪和蛋白质等的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本文仅对膨化大豆在仔猪和育成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作一…  相似文献   

12.
鸡对啤酒糟的代谢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 2 18日龄伊莎褐蛋用种公鸡 2 4只 ,分为 3组 ,日粮中啤酒糟含量 8%,啤酒糟的加工方法为粉碎、膨化和未加工。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结果表明 ,粉碎和膨化可同等程度地改善鸡对干物质、粗纤维和能量的消化率 ,可改善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从总体上看 ,膨化处理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优于粉碎处理 ,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膨化的加工费用大大高于粉碎。因此 ,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 ,啤酒糟的加工 ,最好选用粉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今日畜牧兽医》2007,(4):49-51
1.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研究证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消化利用率。Siversides等(1999)报道了巴西圣保罗和维克萨大学所作实验,采用回肠消化率测定法,在玉米豆粕型饲料添加酶制剂。结果提高了饲料的代谢能值(p〈0.05)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2):160-160
本研究是探讨紫花豌豆热处理对育肥猪粗蛋白质、氨基酸、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能量消化率的影响。日粮包括6个处理组,其中5组为豌豆日粮:未热处理组、75℃膨化组、115℃膨化组、155℃膨化组以及75℃制粒组;另外一组是无氮日粮组。无氮日粮组用来评估内源蛋白和氨基酸损失。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选用6头育肥猪(初重:69.3±2.9kg),在每头猪回肠末端安装一T型瘘管用来收集回肠食糜。每个试验期9d,在试验第6和7d收集粪样,在试验第8和9d收集回肠食糜。计算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能量表观回肠消化率以及蛋白、氨基酸校正回肠消化率,同时也计算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和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结果显示:随着膨化温度的增加,蛋白质和氨基酸(脯氨酸除外)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校正回肠消化率都二次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75℃制粒组有相似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精氨酸和脯氨酸除外)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校正回肠消化率,但表观回肠消化率低于75℃膨化组。随着膨化温度的增加,淀粉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线性显著增加。75℃制粒组和对照组有一致的淀粉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在各膨化组中,淀粉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没有差异(98.6%~99.7%)。然而,随着膨化温度的增加,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线性和二次显著增加;75℃制粒组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紫花豌豆膨化提高了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和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制粒对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却增加了能量的全消化道消化率。  相似文献   

15.
王卫国 《饲料工业》1999,20(10):9-13
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有着密切关系,优质的饲料产品需要靠科学的配方设计和科学的加工制造共同实现。饲料粉碎技术是饲料加工中能耗最高的工段之一,也是后续其它工段能实现其加工目标的前提条件。合适的粉碎粒度对饲料营养价值和其它品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①增加了动物肠道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的机会,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了动物粪便排泄量和营养物流失及对环境的污染。②使得各种原料组分能混合均匀,能生产质地均一的饲料。③可提高饲料调质效率和熟化程度,改善制粒和挤压膨化效果。④可便于动物采食,减少饲料浪费,也便于储存…  相似文献   

16.
母猪利用高纤维饲料,主要是在能量需要量较低的妊娠期。在妊娠日粮中,采用高水平的纤维饲料如苜蓿干草或苜蓿草粉、粉碎的稿秆或次麦粉,母猪的能量摄入量降低,因而母猪的增重和有时仔猪初生重下降。这些饲料的能量和粗纤维含量,对受胎率和产仔数没有影响。泌乳期日粮要避免高纤维饲料,因为它们对母猪的体重变化及仔猪的生长和成活力均起不良作用。妊娠期饲料供给量往往限制在自由采食量的50%左右,在妊娠日粮中添加大容积饲料,使母猪有饱感,更加安静,而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并未超过。为预防便秘和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在分娩前后有时也考虑利用纤维日粮。一些研究表明,高纤维大容积饲料对母猪的营养价值较生长猪高。本文着重综述母猪对高纤维饲料细胞壁成分和能量的利用,饲料的食入量、消化利用率,能量代谢和净利用方面的差异,以及对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此外,还考虑母猪对禾谷类饲料能量的消化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樊洪深 《中国饲料》2021,1(18):101-104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处理方式高粱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520只平均初始体重接近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试验日粮分为4组,采用多因素设计,即2种高粱处理方式(膨化和制粒)及2种粉碎粒度(500 μm和800 μm),分别作为T1~T4组。结果:T1和T2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T3组(P<0.05)。饲喂膨化高粱日粮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制粒组(P<0.05)。高粱的加工方式和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均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T3和T4组肉鸡赖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而T1和T3组肉鸡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2和T4组(P<0.05)。无论高粱粉碎粒度如何,制粒处理高粱日粮赖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膨化处理(P<0.05),同时800 μm粉碎粒度的高粱组肉鸡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500 μm粉碎粒度组(P<0.05)。高粱加工方式、粉碎粒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胴体、胸肌、腿肌、腹脂、肝脏和肾脏相对重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高粱的加工方式和粉碎粒度对肉鸡胴体性状无负面影响,采用膨化处理高粱可以提高肉鸡的饲料效率。 [关键词]高粱|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18.
为评定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及膨化加工的最适条件参数,以豆粕加油日粮为对照,分别用130℃、140℃和150℃膨化全脂大豆(北京建中机器厂“B99-1”干法挤压膨化机生产,螺旋转速450~550r/min,大豆水分含量13.1%)替代对照日粮中11%的豆粕和全部豆油为试验日粮,同时配制以140℃膨化全脂大豆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半纯合日粮,用5×5拉丁方进行了5期消化代谢试验,检验上述膨化全脂大豆对生长猪(18.5±1.5kg)氮平衡和日粮氨基酸及脂肪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日粮处理间干物质消化率基本无变化。与豆粕加油日粮相比,130℃、140℃和150℃膨化全脂大豆组猪的氮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7%、2.4%和3.1%;氮利用率分别提高3.3%、3.9%和5.1%;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7.2%、5.7%和5.4%。140℃膨化全脂大豆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5.1%、87.6%、70.8%、65.3%、88.2%、95.5%和97.7%。用膨化全脂大豆替代生长猪日粮中部分豆粕和全部豆油,可改善除缬氨酸和亮氨酸外其它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6年以来,国内传统谷物原料和蛋白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饲料行业不得不考虑替代原料的使用。而在替代原料研究方面,国外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外替代原料研究的综述,希望对国内的应用有所指导作用。谷物籽实可以作为原料,但同时其作为人类食物、生物燃料和生物产业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生产上述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如DDGS、小麦次粉、菜粕等副产物。作为杂食性动物,猪非常适合将这些人类不可食用的副产物转化为高质量的动物蛋白。因此,这些副产物和其他低价格替代原料如豆类和油类籽实可以用于猪日粮中以降低单吨饲料成本。然而,替代原料不一定能降低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因此,新的和已有的猪饲料原料的使用必须在测定其能量和氨基酸组成后才能更优化。替代原料通常含有至少1种较高的抗营养因子:纤维、单宁、硫代葡萄糖苷、不耐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目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替代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优化其在猪日粮中的营养作用。这些方法主要包括:(1)降低粉碎细度,从而增加消化率;(2)脱壳或抛光减少豆类和油类籽实的单宁和纤维含量;(3)风选原料(除杂)来增加含有更多营养成分和更低抗营养因子的部分;(4)热处理如膨化、烘干、烘焙和微化来降低不耐热抗营养因子的量;(5)日粮添加纤维降解酶或预处理的纤维原料或含有纤维降解酶的日粮来增加养分的消化率;(6)在可利用氨基酸含量的基础上配制日粮。总之,在替代原料每单位NE或可消化赖氨酸低于传统原料及其抗营养因子负效应可以控制的情况下,饲喂含有替代原料的饲料可以降低每千克增重成本。  相似文献   

20.
高粱作为一种能量饲料被用于畜禽日粮中,能量主要来自自身所含淀粉。因高粱中存在单宁、植酸等抗营养成分和特殊的淀粉-蛋白结构,影响高粱淀粉和蛋白的营养利用率。饲料生产中通过粉碎、调质、制粒、添加酶制剂等工序,达到破坏高粱特殊结构、提高适口性和营养利用率的目的。文章就加工工艺、酶制剂对高粱型日粮营养价值的影响作一综述,为高粱型日粮在肉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