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     
<正>水牛所开启奶水牛基因组选育研究的"大门"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研究员梁贤威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奶水牛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这表明我国奶水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围绕我国奶水牛产业育种领域共性的关键问题,与意大利农业经济委员会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引进意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梁贤威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奶水牛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这表明我国奶水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是水牛研究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又一项代表性成果。该项目围绕我国奶水牛产业育种领域共性的关键问题,与意大利农业经济委员会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引进意大利水牛SNP90K芯片技术和评估、沼泽型水牛高通量测序、中国奶水牛SNP200K芯片研发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系列研究,经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研发了一款高密度的通用型奶水牛  相似文献   

3.
方文远  黄海鹏  黄锋 《广西畜牧兽医》2007,23(4):158-159,191
近年来我区水牛杂交配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已突破40万头,生产杂种牛16万多头.为加大奶水牛业的开发,2007年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扶持发展5000头奶水牛,以克服我区奶水牛发展滞后(目前只有4000头左右)、奶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四方合作+政策性保险"可谓"多方合作,多方共赢"。随着人们对水牛及奶水牛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奶水牛业开发所体现出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奶水牛业正成为世界畜牧业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热点。在国内,奶水牛业开发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农业部在《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明确提出,全国划分为五大奶业产区,其中把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云南、四川、江苏等七省区作为南方奶水牛产区,在发展荷斯坦奶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水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奶水牛业。广西是全国水牛存栏量最  相似文献   

5.
水牛耐热、抗病力强、耐粗饲,低廉的饲养成本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使水牛产业成为投资效益好、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牛业发展,明确把发展奶水牛作为我国南方奶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部制定的<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提出了发展南方奶水牛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工作措施,要通过优化奶水牛区域布局,加强奶水牛种源和基地建设,开发水牛乳制品,加快我国奶水牛业的发展.在构建南方奶水牛产业带的规划中,广西、广东和云南三省(区)因为在水牛存栏、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成为要优先扶持发展的3个重点省(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乳业》2012,(2):13
【本刊辑】水牛众多,但奶水牛稀少,一直是制约广西水牛奶产业发展的瓶颈。近日,由广西水牛研究所主持的"奶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获得自治区科技厅专家组验收,通过奶水牛体外胚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制定的《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提出了我国发展南方奶水牛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工作措施,指出要通过优化奶水牛区域布局,加强奶水牛种源和基地建设,开发水牛乳制品,加快中国奶水牛业的发展。规划已将四川省纳为南方奶水牛生产的七省区之一,这一部署为四川奶水牛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也为凉山州开发水牛特色资源,发展奶水牛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牛奶业开发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牛是一种草食反刍家畜 ,素以役力强、挽力大著称 ,适宜于水田耕作。有些国家已培育成乳用水牛品种。我国是水牛饲养大国 ,饲养量列世界第 3位 ,但我国水牛奶业起步较晚 ,其发展远落后于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国家。近年来 ,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因素推动下 ,借助中欧水牛开发项目 ,我国水牛奶业日益受到重视 ,产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水牛育种与繁殖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列举奶水牛和水牛奶优点 ,介绍国外水牛奶业成功经验 ,并剖析我国水牛奶业现状 ,从资源、市场、政策、效益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我国水牛奶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并提出今后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建设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奶水牛)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8月6—8日,德宏州畜牧站组织人员对芒市奶水牛生产现状展开调查。芒市目前有奶水牛养殖户148户;饲养奶水牛854头,其中能繁奶水牛487头(挤奶水牛174头,占能繁奶水牛总数的35.79/6)、后备奶水牛184头、犊牛175头、种公牛8头;挤奶水牛月均产奶30.60t,日均产奶1.02t,头日均产奶5.86kg。通过入户调查,进一步摸清了芒市奶水牛生产现状,剖析了目前奶水牛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方牧业》2012,(20):11
正近日,经过45天的隔离饲养,从澳大利亚引进的45头原种地中海奶水牛母牛结束隔离,经检疫合格,顺利到达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牛站。这是我国首次引进地中海奶水牛活体,该批母牛的成功引进将会进一步改良我国现有的水牛品种,推进我国奶水牛产业发展,解决国内高产奶水牛种源不足的问题。据负责此次引种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地中海奶水牛原产于意大利,是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江夏区获悉,我国首例人工授精繁育的奶水牛"海韵"已度过周岁生日;"她"的茁壮成长,标志着湖北省已培育出世界优质的专用型高产奶水牛。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桂牛水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公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城东工业区,是集牧草种植、奶水牛养殖、水牛乳制品加工及观光旅游"三产"融合的乳制品企业,2015年12月公司股票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奶水牛养殖基地(以下简称"养殖基地")位于博白县亚山镇白花村,养殖基地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存栏奶水牛1500头,配套牧草种植面积1300亩。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我国牛体内胚胎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首例水牛体内胚胎近日在广西孕育成功,每头水牛每次生产胚胎数量刷新了世界纪录,这标志着中国在牛体内胚胎研究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牛体内胚胎生产技术研究专家,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蒋和生告诉记者,在奶水牛体内胚胎生产技术方面,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为每头奶牛每次可生产1~3枚可用体内胚胎,中国可生产3~6枚,每头年生产量可达15枚以上;在荷斯坦奶牛和优质黄牛的体内胚胎生产技术方面,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体内胚胎生产技术水平为每头每次5~7枚,而中国突破了8枚,每年每头可生产30枚可用胚胎,…  相似文献   

14.
广西现存栏水牛418万头,2005年杂交改良本地水牛约39万头,是我国水牛存栏数量最多及杂交改良做得最好的省份,挤奶利用头数也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广西奶水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奶水牛数量的不断增加,各地涌现了不少奶水牛养殖小区,对水牛奶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国奶水牛业发展高端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加快我国奶水牛业发展政策措施和宏观战略以及奶水牛繁育与水牛奶加工战略、奶水牛业区域发展战略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讨。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出席开幕式并就加快我国奶业和奶水牛产业发展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湖北畜牧兽医》2010,(2):39-39
<正>2010年1月20日,来自"中国奶水牛之乡"——广西灵山文利镇的养牛个体户林自家,从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养牛专业户刘飞手中购买了26头杂交母水牛。据刘飞介绍,这批杂交母水牛平均售价在1.2万元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07,(11):74-74
水牛奶是奶中之王,干酪则是乳品工业中的耀眼明珠。过去,我国干酪产品主要来自进口,水牛奶干酪在市场上更是罕见。广西的水牛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努力,不仅掌握了水牛奶干酪生产的关键技术,而且让市民吃到品质一流的水牛奶干酪成为现实。近日,广西水牛研究所承担的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奶水牛生物活性乳制品深加工技术引进与研究开发”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即将由”壮牛”乳业公司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日前,“中国奶水牛业发展高端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加快我国奶水牛业发展政策措施和宏观战略以及奶水牛繁育与水牛奶加工战略、奶水牛业区域发展战略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讨。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出席开幕式并就加快我国奶业和奶水牛产业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尹成杰指出,奶水牛业是我国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奶水牛产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奶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奶农增收的主要途径。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奶水牛业,加快南方奶水牛产业带的建设。尹成杰说,加快奶水牛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奇 《中国乳业》2011,(1):34-36
奶水牛饲养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疫病危害的风险小,经济效益高,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开辟了新路。本文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南奶水牛养殖及加工现状;针对潞西市不同类型的奶水牛养殖场(户)的养殖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奶水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巴基斯坦的畜牧业、奶水牛业概况入手,以巴基斯坦奶水牛的养殖情况、奶水牛特点、奶水牛业的特点、奶产品加工及制约巴基斯坦奶水牛业发展的因素等为出发点进行调查总结,对巴基斯坦奶水牛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