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草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发展的根本,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是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草原退化、草原沙化、资源衰退等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文化是一种朴素的游牧文化和生态文化,它以人与草原和谐共处为基本思想,以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基本特征,以崇尚自然、崇拜英雄、践行自由等为精神内核。草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深入考察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草原退化及恢复办法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在此就草原功能、草原荒漠化及沙尘暴的成因、游牧的局限性等予以分析,指出游牧并非恢复草原的根本出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正确把握游牧文明的生态价值,搞好现代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受现代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传统游牧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构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影响,总体上"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结合对传统游牧生活模式特点与当前草原生态系统维护现状分析,探讨一种扬长避短、传承和弘扬特色游牧民族文化、协调现代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梁崇波 《中国蜂业》2013,(12):44-48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Ⅱ)——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最喜欢牲畜和善于饲养牲畜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技能,使得自然环境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技能是以自然的适应作为前提条件。其实质造就了游牧文化中的物质生产的特征,进而决定了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某些基本特征。如游牧生产具有游移性、实用性、简约性、稳定性;有适应游牧的家畜;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用品,如适应游牧的衣物、食品、毡房等;在畜牧生产中有四季草地的利用标准;畜群结构的控制;转场中的环保习俗;狩猎中的习俗等。哈萨克族有适应游牧生活的独特的民族手工艺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决定》第十四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章中,特别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和管理措施的一项重要创新,必将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产生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在草原增绿、农牧民增收上下功夫,全盟上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各项工作,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发展之路。2011年,全盟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8%,高度达到33cm,产草量达到46.6kg/亩,同比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中办国办关于祁连山问题处理和教训通报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草原监督管理,农业部决定,以"加强草原管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在全国开展"大美草原守护行动"。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草原面积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牧民群众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加强草原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  相似文献   

9.
<正>综观数千年历史,草原游牧具有生产形态的持久性、生产过程的自然性、生产生活的繁杂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游牧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产力的高低,自然灾害常成为天然的"草畜平衡器"。草原游牧时代,低下的物质生产能力难以满足草原人类的生计需要。全世界的游牧历史变迁可归结为五类结局,相应的草原文化也随之走向五种轨道。维持型以蒙古国为典型,近水草场过牧,逐渐实现半定居,传统文化基本得到维持。终止型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内容非常丰富,蒙古族牧民在生产中有四季草地的利用标准,有转场中的环保习俗,有畜群结构和家畜数量的控制。生活中有对水体保护、树木资源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习俗。狩猎活动中有狩猎目的、狩猎时间、狩猎对象和狩猎活动的管理的习俗和禁忌。蒙古族丧葬习俗表现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这一切可概括为蒙古族牧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以环境为根、生命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进而协调当前草原发展与畜牧业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就需要针对目前草原保护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推动我国草原建设朝着健康且有效的方向不断前进。这不仅有利于平衡畜牧业和草原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于做好草原生态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朝着良好方向发展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牧业》2013,(22):8-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草原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保护草原生态、建设美丽牧区,代表着全社会的迫切要求和美好愿景,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2月8日)我国有60亿亩草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草原执法监督,依法打击破坏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题中应有之义。"十二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立案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1.75万起。为依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面临生态修复的艰巨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把草原生态保护好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我国草原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政策现状,将我国草原管理的主要观点分为4类:系统发展论、本土发展论、替代发展论和游牧发展论。系统发展论是以任继周为代表的4个生产层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本土发展论是以达林太为代表的草原制度性退化和农耕对牧区的入侵理论;替代发展论是以张新时的人工草地理论、许鹏的生态置换理论和蒋高明"以自然之力...  相似文献   

16.
天然草地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植被是草地资源的主体和人类利用的直接对象,同时也是一定自然条件与生物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使用的直接反映,而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草原由于严重超载过牧、草原保护建设的体制不完善。没有科学的合理自然草原。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草原和产草量明显下降,为此本人从专业的角度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草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根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保护草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依法严厉打击草原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来之不易的草原生态保护成果,提供更加优质的绿色生态产品供给,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综合措施,加大草地等保护力度;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齐心协力管护好草原等生态资源;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8.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是对新时代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补充完善。本文全面梳理总结了新时代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草原自然公园的发展概况,对草原自然公园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就生态保护、规划编制、特色挖掘、成果共享等四方面内容提出了宏观发展策略以及细化建议措施,以期为了解和推动我国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和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气候变暖,仔畜成活率呈上升趋势,牲畜死损率呈下降趋势。冬季气温对牛犊成活率是主要气候影响因子,暖冬成活率高,冷冬成活率低;盛夏最低气温的变化影响牧草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到牛群抓膘;初冬和晚冬牛群在自然游牧环境下,极端低温天气对牛群膘情的影响十分明显;秋末降水量多,冬季易形成坐冬雪使冬季放牧采食的牛群掉膘严重。初秋日照充足羊易增肥,寡照多雨羊易掉膘;初冬在自然游牧环境下,母羊产羔和羊群膘情受极端低温天气影响明显。气候生态因子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其影响程度通过通径系数分析用数量表达,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就更接近实际情况,对指导畜群生产及合理安排畜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川西北高寒牧区的畜牧业生产,迄目前为止,仍然是依赖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并受自然摆布的一项生产。其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有关。游牧不仅是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是当前束缚牧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