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紫薯为原料,设计合成绿色安全的低共熔溶剂,研究低共熔溶剂的种类、摩尔比、含水量、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紫薯中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优化提取紫薯中花青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含水量25%,摩尔比1∶2.0的氯化胆碱-柠檬酸体系为提取剂,料液比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h为紫薯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此时,花青素的提取率达1.086±0.022 mg/g。  相似文献   

2.
以乙醇为提取剂,纤维素酶为酶解剂,超声波为辅助工具,对脱脂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进行提取。首先,分别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分别为纤维酶添加量10 mg/g,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5(g∶mL),超声时间25 min。根据上述结果设计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纤维素酶添加量对原花青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对原花青素提取率无显著影响;并得出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8 mg/g,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40(g∶mL)),超声时间20 min。以以上条件对脱脂葡萄籽进行原花青素提取试验,所得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率为17.2%,比单用超声波提取法提高了17.8%。  相似文献   

3.
通过pH值示差法检测种植于武川县的"黑金刚"和"黑美人"2种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试验表明,在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65℃,超声功率300 W,浸提时间60 min的条件下,"黑金刚"样品中花青素含量为0.951 mg/g,"黑美人"样品中花青素含量为0.263 mg/g。  相似文献   

4.
桑叶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桑叶叶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叶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温度60℃下,以质量分数0.7%的NaOH溶液为浸提剂,浸提时间20min,料液比为1∶4,絮凝温度75℃,叶蛋白提取率为4.42g/100g。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牛蒡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牛蒡根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牛蒡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牛蒡根总黄酮超声波法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1%,料液比1∶23 (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9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7.96 mg/g。  相似文献   

6.
以花青素和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指标,优化玫瑰花浸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5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 min;玫瑰花浸提液中花青素含量为122 mg/100 g,多酚类物质提取率为70%以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玫瑰花饮料配方,最佳配方为白砂糖9%,苹果酸0.12%,CMC 0.15%,在此条件下所得玫瑰花饮料颜色鲜艳、酸甜适中、玫瑰花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海蜇皮的营养成分,分别采用胃蛋白酶法和柠檬酸法提取海蜇皮胶原蛋白。结果表明,海蜇皮中总糖质量分数为0.6%,蛋白为1.1%,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9.1%,色氨酸是海蜇皮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胃蛋白酶法提取条件:pH值2,胃蛋白酶质量分数4.5%,时间54h,料液比为1:2,提取率为32.76%;柠檬酸法提取条件:柠檬酸浓度0.4mol/L,时间78h,料液比1:3,提取率为18.73%。  相似文献   

8.
以山竹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考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对山竹皮中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5℃,料液比1∶30,水浴锅保温提取11 h,乙醇体积分数60%,花青素提取量2 083.5 nmol/g;从4种大孔树脂中选择纯化效果最好的D101,分别从样品浓度、静态平衡解析、吸附时间、乙醇体积分数4个方面来确定纯化最优条件。试验得到样品相对浓度10,解析时乙醇体积分数为75%,静态吸附解析时间均为1 h时,吸附量60 mg/g,解析量25 mg/g。经验证,该提取工艺设计为大规模投入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浸提剂、浸提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桑籽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桑籽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剂(丙酮)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1∶35,回流温度45℃,回流时间1.5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达到1.332mg/g干籽皮,为桑籽皮多酚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紫心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心甘薯是一种特殊的甘薯品种,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类色素物质,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针对紫心甘薯的色素提取及其饮料开发进行了研究,分别选用乙醇和柠檬酸溶液作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确定紫心甘薯色素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提取剂,当乙醇体积分数为20%,料液比为1∶20,搅拌时间为2 h时,色素提取率最高为0.421 mg/100 g;以柠檬酸为提取剂,当柠檬酸溶液体积分数为0.8%,液料比为1∶40,搅拌时间为1.5 h时,色素提取率最高为0.195 mg/100 g;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乙醇溶液比柠檬酸溶液的提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鸡体的生化功能,开发一种富硒蛋白营养鸡蛋,为人们补硒提供帮助。选取1 000只10~12月龄健康的罗曼蛋鸡,使用添加了硒源和中药材的基础日粮,对罗曼蛋鸡进行饲养,预饲期为10 d,正饲期为60 d,试验期结束时,对鸡蛋的品质进行测评,对鸡蛋常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生产的鸡蛋品质较高,在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上与普通鸡蛋相比存在细微差异,硒含量为979.2±156.3μg/kg,锌含量为3.6±0.9 mg/kg,胆固醇含量为209.33±47.2μg/100 g,可用于人们日常补硒和其他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2.
茶树(Camellia sinensis)属山茶科山茶属,是一种重要的木本经济作物,其叶片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其中尤以儿茶素、咖啡因、茶氨酸及其他游离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逆境胁迫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人们对茶树应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越来越关注。转录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RNA水平上全面研究物种的基因表达情况。利用该技术研究逆境胁迫下茶树基因表达的情况,有利于阐明茶树对逆境胁迫的应答机理。本综述主要介绍应用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茶树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干旱,温度,盐碱,重金属等)的进展,以期为茶树抗逆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果实软化过程中果胶降解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软化发生在储运过程中的后熟阶段,果实中不溶性原果胶降解为可溶性果胶和果胶酸是引发该阶段果实软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结构的变化,以果胶为重点描述细胞壁组分的变化;由于果胶降解过程中参与的酶种类较多,因此,重点从起关键作用的三种果胶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β-半乳糖苷酶)以及相关基因表达对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创新"在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趋势,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虽有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不足,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旨在为将来教育改革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持续推进丽水市莲都区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早熟春大豆主推新品种,以5个早熟品种为试材,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品种生育期(播种至采收日数)为82~86 d,‘浙鲜12’多粒荚比例为77.9%,比对照‘引豆9701’高30.3%;青荚持绿期为7~10 d,比对照长2~3 d;每667 m2鲜荚产量608.8 kg,比对照增产18.2%,达极显著水平;每667 m2鲜荚产值3 409.5元,比对照增效43.9%,达极显著水平。根据农艺性状、商品性、产量、产值等综合性状比较,‘浙鲜12’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等优良特性,可作为丽水市今后早熟春大豆生产的当家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纤维素合成酶(CesA)是纤维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不仅与纤维素含量相关,也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但有关慈竹Ces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以及GA3对慈竹CesA基因表达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慈竹转录组数据库、在线NCBI基因组数据库及毛竹基因组数据库,同源克隆得到两个CesA基因,BeCesA1(GenBank注册号:KY435488)和BeCesA7 (GenBank注册号:KY435489),分别编码1 078和1 053个氨基酸残基。保守结构域分析及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慈竹BeCesA1和BeCesA7蛋白均在N端存在一个RING finger结构和两个高度可变区域。组织表达结果表明,BeCesA1和BeCesA7两个基因在竹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各不相同,但均在100 cm笋等组织中高表达,然而BeCesA7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eCesA1。在竹的发育过程中,BeCesA1基因随着笋的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而BeCesA7则随着笋的发育逐渐增高。外源施加GA3后,以BeCesA1的CK未展开叶为参照,BeCesA1在茎秆中的表达量降低,而BeCesA7则在茎秆中的表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牛蒡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闪式提取法提取牛蒡中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闪式提取牛蒡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料液比1∶28(g∶m L)下,提取55 s,提取2次,其提取率最高,可达0.825 6%±0.002 3%。试验结果为牛蒡多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制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应该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控制玉米穗夹角的遗传基础,本试验以BYD和MX两个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高密度SNP和连锁分析,对调控玉米穗夹角性状的基因进行QTL定位和可能的功能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穗夹角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性,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穗夹角经过多环境的调查表明,在两个分离群体中均呈正态分布;共定位到调控穗夹角性状27个QTL,包括5个主效QTL,分别位于2号、4号和7号染色体上,两个来自BYD群体,3个来自MX群体,穗夹角性状QTL的表型贡献率从5.7%(qBYDEA2)到6.9%(qMXEA2-2);进一步通过bin图谱法缩进主效QTL区间,共发掘7个穗夹角性状候选基因,它们主要编码转录调控和代谢的酶。本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玉米穗夹角的遗传基础,并有助于未来通过分子育种应用从而提高玉米优良穗夹角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外育种学家一直在致力于蓝莓新品种的开发工作,2016年美国农业部(USDA-ARS)推出58个蓝莓新品种,本研究对这些新品种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国外近年来的育种趋势加以剖析。此次公布的蓝莓新品种共58个,其中包括北高丛蓝莓7个,南高丛蓝莓40个,兔眼蓝莓2个,半高丛蓝莓1个,观赏类蓝莓3个,未知类别的蓝莓4个,并且还有1个5倍体蓝莓新品种。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的育种趋势加大了南高丛蓝莓的育种比例,且改良的新品种具有果个大、成熟期早、风味好、耐贮运、树势旺盛以及土壤适应性强等特点;北高丛蓝莓新品种的开发则侧重于提高果实品质、土壤的适应能力以及增强树势等方面,并将其与南高丛蓝莓品种杂交,以改变其遗传基础狭窄的现状。另外,数据分析也表明鲜食品种多于加工品种,并且具有特殊性状的观赏类蓝莓和5倍体无籽蓝莓的开发也开始受到重视。国外蓝莓新品种的开发趋势对于中国蓝莓育种工作有很多启示,利用本土丰富的野生越桔属资源开发出更加适宜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蓝莓新品种已迫在眉睫,而且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新品种对于促进中国蓝莓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