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孟涛  邹勋 《茶叶通讯》2011,38(1):17-20
安化黑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安化黑茶发展的良好机遇、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做大做强安化黑茶产业,促进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朝阳 《福建茶叶》2016,(12):39-40
安化黑茶是中国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效用为人们广泛接受。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数字通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超过传统销售方式成为商业营销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介绍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目前安化黑茶在应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过程中显现的问题,探讨安化黑茶电子商务营销路径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化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其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极具品质特色、生产加工方式、地域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随着安化黑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安化黑茶受到安化茶企与消费者的更多关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针对地理标志的规范使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良好收效。笔者通过对目前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标是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一项无形资产,与企业品牌形象的知名度与信誉度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安化黑茶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安化黑茶商标保护成为产业发展与企业品牌打造与维护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安化黑茶商标保护的现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新产品开发、工艺及装备创新方面取得众多突破。文章分别从安化黑茶的产品类别、传统加工技术、加工技术及装备创新几个维度介绍安化黑茶产品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安化黑茶产品及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安化黑茶突破产业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9月2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胜利闭幕。本届黑茶义化节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节会围绕"绿色益阳健康黑茶"主题,通过安化黑茶·老舍茶馆品鉴活动周、开幕式、黑茶产业发展高峰沦坛、重点项目签约、成立安化黑茶国际评鉴委员会、全国茶商大会、中国黑茶博物馆开工仪式等主体活动和企业自主活动,集中推介了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和生产标准,大力弘扬了安化黑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茶文化生态旅游成了当今人们外出旅游的趋势与方向.采用文化分层的方法研究安化黑茶文化资源整理与利用,即将安化黑茶文化资源放入文化的四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进行解析与梳理,根据茶文化资源的文化层属性,提出针对性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举措:整合物态文化层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构建一体化茶旅文化空间发展格局;挖掘制度文化层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引导茶文化健康发展;梳理行为文化层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传承茶文化的深度内涵;凝聚心态文化层,升华茶马精神.  相似文献   

8.
孟涛  曾鑫  陈辉球  付莉 《福建茶叶》2016,(5):222-223
安化黑茶属于黑茶类,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之一。近年来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与历史文化底蕴受到消费者喜爱,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迅速。本文借助常用的SWOT分析法探析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战略,希望对业内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11,(2):1-1
1月5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在深圳专门听取安化县委书记谢寿保及茶农和黑茶企业关于黑茶产业发展的汇报,高度赞扬益阳市振兴安化黑茶的举措。他要求,安化在黑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科技、文化和人才培养,为黑茶产业发展聚足后劲。  相似文献   

10.
安化黑茶因其独有的加工原料、加工工艺和环境,而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和显著的降脂减肥等健康属性。文章重点介绍了安化黑茶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组成、降脂减肥功效及其机理,以期为安化黑茶广大消费者健康饮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孟涛 《茶叶通讯》2011,38(3):38-40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传统营销方式的变革,安化黑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营销已经成为必然。本文在介绍安化黑茶的营销现状与国内互联网电子商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安化黑茶企业在运用电子商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黑茶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讨安化云台山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茶类适制性,采用实地观测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以槠叶齐为对照,对安化云台山30个茶树单株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其叶面积16.99~53.49 cm2,大叶占70%,叶片多为椭圆形,微隆起,叶缘平展,叶尖骤尖;栅栏组织1~2层,平均厚度73μm,海绵组织平均厚度142μm,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在0.6以上的有10株;运用正态分布,叶片厚度主要集中在241~285μm之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安化茶业好的做法与先进经验,提出桃源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转化产业发展新动力,成就产业发展新梦想.  相似文献   

14.
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orter-Dunning模型中引入茶叶绿色壁垒和标准化的影响与作用,构建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绿色壁垒与标准化、国际合作与跨国公司、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并从大力发展黑茶产业高级要素、发展健全黑茶产业供应链、构建黑茶产业创新商业模式、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四个方面提出了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为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支柱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宁 《茶叶》2013,(1):52-55
1983年10月,爷爷在杭州开会时,在张堂恒、马森科先生陪同下去了杭州茶叶试验场和浙农大的潘板试验茶场。回到北京后,他对家人提起,六十年前,他在余杭长乐镇北村(属今天的径山镇)与方翰周先生办振华机器制茶厂的一段。爷爷一边赞口不绝地谈到茶场规模之宏大和机械制茶设备之全面,一边感叹“翰周要是活到今天,能同去我们一起办过茶厂的地方看看,他会多开心咧!”  相似文献   

16.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娟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并比较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同时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在香气组成上差异不大,共有香气成分76种,但和安化黑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均以杂氧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安化黑茶则以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1,2,3-三甲氧基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咖啡因、1,2,4-三甲氧基苯和植醇等;大叶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六烷酸、咖啡因、1,2,3-三甲氧基苯、植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而安化黑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基丙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紫罗酮、咖啡因、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经对比发现,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千两茶加工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包装古朴,至今仍备受消费者喜爱。详细解析其加工工艺,使人们充分认识安化千两茶的工艺特点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优质花生新品种的生育特征与产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两个优良花生新品种安花2号和安花5号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进程、分枝特性、开花结荚习性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安花2号属珍珠豆型品种,安花5号属中间类型。安花2号比安花5号早熟8d,但其产量和含油量却显著低于安花5号。安花2号可作为食油兼用品种发展,采取相应栽培措施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汝城白毛茶是湖南四大茶树地方群体资源之一,也是白毛茶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pubilimba Chang)的典型代表,已有研究表明汝城白毛茶在演化地位上与湖南其他3个地方群体资源差异较大,且在植物学特征、生化成分、制茶品质等方面特色鲜明。但目前对汝城白毛茶种质资源次生代谢物的差异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UPLC-MS/MS分析技术,以汝城白毛茶为研究对象,湖南典型地方茶树资源安化群体(AHQT, C. sinensis var. sinensis)、城步峒茶[CBDC,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江华苦茶[JHKC,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为对照,筛选汝城白毛茶中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均值聚类(K-means)分析和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AHQT、CBDC、JHKC相比,分别在汝城白毛茶中筛选到显著差异代谢物189、180、162个,种类最多的为黄酮类(69、51、60个),其次为酚酸类(31、40、2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