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采用巢式PCR和SYBR Green I实时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 外源基因(CaMV35S、CP4EPSPS).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可检测出1 ng/μL转基因含量1% 的大豆中 的CaMV35S基因,而轮PCR的检测限为100 ng/μL;利用SYBR Green I染料能结合双链DNA的 特点,应用实时PCR技术可检测到CaMV35S、CP4EPSPS基因扩增所产生的信号,通过扩增产物的熔解 曲线能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CaMV35S基因的检测限为0.1 ng/μL.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黄豆、炒黄豆、豆干等样品进行检测,样品中未检出CaMV35S基因成分.巢式PCR方法明显提高了PCR的检测限,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PCR方法能有效、快速检测CaMV35S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2.
巢式PCR和SYBR Green Ⅰ实时PCR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采用巢式PCR和SYBR Green Ⅰ实时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CaMV35S、CP4EPSPS)。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可检测出1 ng/μL转基因含量1%的大豆中的CaMV35S基因,而第一轮PCR的检测限为100 ng/μL;利用SYBR Green Ⅰ染料能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应用实时PCR技术可检测到CaMV35S、CP4EPSPS基因扩增所产生的信号,通过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能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CaMV35S基因的检测限为0.1 ng/μL。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黄豆、炒黄豆、豆干等样品进行检测,样品中未检出CaMV35S基因成分。巢式PCR方法明显提高了PCR的检测限,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方法能有效、快速检测CaMV35S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3.
田雷  王辉  律宝春  贾希海  郑渝 《种子》2004,23(5):28-31
利用定性PCR检测方法,以大豆凝集素基因(Lectin)为内标基因,检测了转基因大豆种子、豆粕中的四个外源基因:35S-CTP基因、Cp4-epsps基因、nos终止子基因、CaMV35S启动子基因,并通过酶切(XmnI)验证试验验证了定性PC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定性PCR检测转基因大豆种子、豆粕的方法,利用市场上抽检到的大豆种子、豆粕样品,进行了实际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运用常规 PCR方法和实时荧光 PCR方法对转基因抗虫保铃棉外源基因 Ca MV 35 S启动子、NOS终止子、标记基因NPT II和目的基因 Cry IA(c)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抗虫保铃棉籽转基因成分的 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常规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转基因抗虫保铃棉外源基因Ca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标记基因NPTⅡ和目的基因CryIA(c)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抗虫保铃棉籽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重PCR结合DHPLC方法检测番茄中转基因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多重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转基因番茄华番1号中的转基因成分。对番茄中特异的PG内源基因、华番1号中含有的CAMV35S、NOS和NPTII外源基因进行多重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验证。利用DH-PLC分离多重PCR产物,建立了多重PCR-DHPLC技术检测转基因番茄的方法;将样品进行稀释,确定了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够同时检测转基因番茄4个内、外源基因,检测限达0.5ng/μL,可用于番茄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表型鉴定和PCR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国储库拒收的疑似转基因大豆进行了转基因成分检测.表型鉴定方法为草甘膦叶片涂抹,PCR分子检测对象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及目的基因CP4-EPSPS.利用大豆自身的凝集素基因作为PCR检测的内标基因,以有效排除DNA质量、实验操作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材料不抗草甘膦除草剂,也不合所检测的外源基因,由此判断该批次材料不是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8.
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转基因甜菜H7-1外源基因FMV 35 S启动子、E93’终止子、CP 4-EPSPS外源基因和品系特异性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转基因甜菜H7-1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的FMV 35 S启动子、E93’终止子、CP 4-EPSPS和品系特异性检测引物探针能有效检测转基因甜菜H7-1中转基因成分,具有特异性,且灵敏度达到0.01%.  相似文献   

9.
应用复合PCR检测水稻种子的转基因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伟丰  杨朗  黄鹂 《种子》2007,26(1):32-35
根据转基因水稻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胭脂碱合成酶(NoS)终止子、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n)和Bt毒蛋白基因(Bt Cry 1 Ab)的序列,设计合成6对不同的引物,用简单PCR方法检测了水稻种子中的转基因成分,同时建立应用一班PCR反应同时扩增检测两种或多种外源基因的复合PCR方法。通过对水稻样品进行PCR扩增,分析、比较复合PCR的检测结果与简单PCR的扩增结果。发现两者结果完全一致。表明复合PCR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还可以有效防止假阳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免疫活性的基因工程抗原蛋白,利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河北分离株)的纤突糖蛋白。根据Gen Bank TGEV S基因设计一对引物,经PCR扩增出长2.2 kb的目的基因S,将S基因亚克隆于p PIC9k载体,转化TOP10感受态,PCR、酶切鉴定阳性克隆,SalⅠ线性化重组穿梭质粒pPIC9k-S,然后电转GS115感受态,利用G418抗性进行多拷贝整合子初步筛选,提取基因组并做PCR鉴定,得到阳性菌株,经诱导发酵后,上清发酵液经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获得分子量为82 kDa左右的目的蛋白,同时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到一条特异的目的条带;用目的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免疫S蛋白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100,表达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用磁珠富集法分离亚麻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Dynal磁珠-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CT)15与亚麻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杂交,捕获300~1 500 bp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构建富集微卫星序列的小片段插入文库。利用接头引物和根据微卫星核心序列设计的引物VRV(CT)15使用PCR方法直接对文库筛选,从422个转化子中获得了104个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分析,获得了97个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的富集效率达到22.99%,PCR扩增筛选效率93.27%。对97个微卫星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中51个重复序列的两端序列高度相似,据其设计的特异引物对阳性克隆进行2次筛选,能淘汰相似度高的同类序列,提高筛选亚麻微卫星标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寻找一种可获得高浓度、大片段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分别采用SDS的细胞裂解法、溶菌酶和SDS裂解法、实验室改进法、试剂盒法提取石油污染土壤总DNA。研究结果表明4种方法都可获得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总DNA,但每种方法在提取量和纯度上有一定差异;实验室改进法提取的DNA产率是最高的,试剂盒法提取DNA纯度最高。实验室改进法获得的微生物总DNA,稀释20倍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土壤样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后提取的DNA片段大小在23100 bp,实验室改进法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产率、纯度较好,不经过纯化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及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操作。  相似文献   

13.
用改进的SSAP方法克隆抗甘薯茎线虫病相关的RG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新品系农大603是从感茎线虫病品种徐薯18的辐照后代中获得的一个抗茎线虫病的突变体。根据已报道的植物线虫抗性基因的核苷酸结合位点(NBS)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用自行改进的SSAP(modified sequence-specific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s)方法,对农大603和徐薯18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从农大603中扩增出含有抗性基因NBS保守序列的差异片段2个(片段54和片段72)。在GenBank上序列搜索和比对发现,克隆序列与已报道的植物抗病基因之间同源性较低。根据克隆片段的DNA序列设计引物,以抗、感茎线虫病的甘薯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由片段72设计的引物在抗、感品种上没有扩增出多态性带;由片段54设计的引物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之间扩增出多态性带,推测片段54是与甘薯抗茎线虫病有关的RGA。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序列长片段PCR产物可作为FISH技术的有效探针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然而,传统PCR技术对于5 kb以上的长片段进行有效扩增很难。合适的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是进行长片段PCR有效扩增的必要前提。为了获得目的序列长片段PCR产物以用于FISH研究,根据大白菜A03染色体顶端无重复序列区段设计了80对长片段PCR引物,从基因组DNA模板质量、d NTPs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和延伸时间方面对PCR技术体系进行了优化。试验证明,选用幼苗嫩叶的基因组DNA和LA Taq DNA聚合酶可以提高长片段PCR引物的扩增质量和扩增效率;确定了适合5~15 kb长片段PCR的反应体系为20μL:50 ng/μL模板DNA 2μL,2.5 mmol/L d NTPs 1.6μL,10μmol/μL正反引物各1μL,10×LA PCR BufferⅡ(含Mg2+)2μL,5 U/μL LA Taq酶0.2μL;反应条件为98℃变性15 s;58~64℃退火10 s,68℃延伸5 min,35个循环;68℃延伸10 min,4℃保存。在大白菜基因组中成功获得了60对5~15 kb的扩增片段。为在大白菜粗线期染色体上开展长片段PCR-FISH技术研究及在近缘种间开展比较染色体涂染揭示进化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金红  程奕  赵昕  王永 《华北农学报》2004,19(1):24-27
针对大豆色拉油中DNA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充分乳化、延长醇沉淀时间和反复富集小片段DNA等措施,有效地从大豆色拉油中提取到DNA,并通过大豆特异内源基因扩增得以证明。从两个不同品种商品大豆色拉油中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外源调控序列,并通过增加所用DNA模板用量检测出目的基因EPSPS序列,建立了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5种方法提取真菌基因组DNA作为PCR模板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比较CTAB法、改良CTAB法、SDS法、氯化苄法和Chelex-100法提取真菌DNA作为PCR模板的效果,以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差异较大的11个煤污病菌属真菌为研究对象,以核糖体RNA(r RNA)基因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28S r RNA基因部分序列的扩增率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和改良CTAB法适用真菌范围最广,分别有7个和9个属真菌的扩增率都大于70%且无显著性差异;氯化苄法和Chelex-100法适用范围居中,分别有6个和8个属真菌的扩增率较高且无显著性差异,扩增率分别大于70%和50%;SDS法适用范围最窄,有6个属真菌的扩增率高于50%且无显著性差异。大多数煤污病菌至少有2种及以上的DNA提取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链丝孢属真菌只有用氯化苄法提取DNA效果最好。采用改良CTAB法结合氯化苄法,能够满足所有供试煤污病菌类群真菌提取基因组DNA用作PCR反应模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株野生大型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北京香山采集了一株大型的野生真菌,对其分离并进行鉴定分析。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该真菌菌丝纯培养物,分别以子实体及菌丝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PCR测序结果分析证明从子实体扩增的ITS片段与菌丝体的大小一致,表明菌丝纯培养物来源于该子实体,将菌株的ITS基因序列提交到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并与数据库中已知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蘑菇属(Agaricus),GenBank登录号为JN907016。在MEGA4.1软件中进行该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与A. fuscofibrillosus WC913菌株的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达到97.2%。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野生真菌进行鉴定,从而对该野生菌株的遗传地位进行解析,为该野生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棉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Bt基因及其蛋白的残留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16个多年种植Bt棉花的田块抽取土壤样本。采用PCR和ELISA方法测定了土壤试样中Bt基因序列片段和杀虫蛋白的残留和累积效应。结果表明,以土壤总DNA为模板不能扩增出棉花内标准基因和cry1A基因预期大小片段。连续种植Bt 棉花可以在土壤中低剂量残留Bt杀虫蛋白,但不会导致Bt毒蛋白在土壤中累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基因组差别,筛选鸡白痢沙门氏菌特有的序列,利用SSH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实验方)与鸡伤寒沙门氏菌Sg9(驱动方)基因组进行了比较。选择四碱基内切酶Rsa I将C79-13与Sg9基因组DNA酶切,酶切的C79-13基因组DNA分成两份,分别与接头1和接头2R连接,然后进行两轮杂交和两轮PCR ,得到消减混合物, 将其与PCR?2.1克隆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建立消减文库。结果共获得400个阳性克隆;筛选24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消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鸡白痢沙门氏菌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提取普洱茶发酵样品中微生物DNA的方法。首先比较了3种发酵样品中菌体收集方法,其次改进了omega小量植物DNA提取试剂盒的提取方法,以DNA的纯度、提取率和细菌16S rDNA、真菌?-微管蛋白基因PCR扩增为指标,评价提取DNA质量。实验发现茶样(5 g)加Tween-NaCl缓冲液(50 mL),静置30 min,超声波振荡10 min,离心(10 min,12000 r/min)的菌体收集方法和在omega小量植物DNA提取试剂盒中引入液氮研磨、溶菌酶和破壁酶联合裂解细胞的方法提取的DNA纯度好,可以分别扩增出细菌16SrDNA和真菌?-微管蛋白基因。建立了普洱茶发酵样品细菌和真菌DNA同时提取方法,为开展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