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7月27日上午,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授牌仪式暨首期全国"稻鸭共作"培训班在江苏省丹阳市隆重举行。本刊记者专程赴会报道,并对参会代表采访了几个主要稻鸭共作地区技术应用现状、成绩、经验、产业化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本刊对江苏省镇江几年来实施稻鸭共作的历程、技术创新、产业运作经验、国内外技术注流成果进行过多次跟踪采访和报道,期望对行业有所婢益。  相似文献   

2.
日本合鸭水稻会会长古野隆雄先生和韩国合鸭农法研究会会长朱亨鲁先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畅谈了稻鸭共作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推广稻鸭共作技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国内各地稻鸭共作的详细情况,本刊记者对有关省市代表进行了采访调查。江苏的稻鸭共作——硕果累累记者:请沈处长简单介绍一下丹阳稻鸭共作的情况。沈处长:2000年3月和8月,丹阳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7日,在镇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沈晓昆处长安排下,本刊采访了镇江市丹阳延陵镇“稻鸭共作”的情况。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栽插后的稻田里,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鸭的粪便供给水稻养分,同时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对水稻起增氧和按摩作用,刺激水稻生长,稻和鸭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鸭和水稻。 2000年,丹阳延陵镇稻鸭共作面积2公顷(一个点),首获成功;2001年扩大为300多亩(6个点),走访的两个点中,其中一个由于水稻抽穗,鸭子已经出田,另…  相似文献   

5.
零日龄放鸭:稻鸭共作技术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稻鸭共作技术,鸭苗需经保温育雏并提前驯水后才能放入稻田,鸭苗为7~14日龄,这便要求种稻农户掌握良好的鸭苗育雏和驯水技术,这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稻鸭共作的成败。这对于长期农牧分离、缺乏养鸭经验的农户来说,是一件吃力而麻烦的事。镇江市稻鸭共作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沈晓昆、戴网成和谢桐洲借鉴日本冈山大学岸田芳朗博士的研究经验,进行了零日龄放鸭的试验研究并获得了成功。2007年6月15日,零日龄放鸭首次在江苏镇江丹阳延陵430亩稻鸭共作田实施,本刊记者闻讯后亲临现场,实地目击了零日龄放鸭新技术的实施情况,并就零日龄放鸭这项新技术的技术要点、优势及发展前景等采访了沈晓昆等人。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地开发我国水田农作物和畜禽相结合的农作系统和种齐模式,而稻鸭共作的实质正是实现了水稻、水禽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逢径。江苏省镇江市是国内较早与日本开展稻鸭共作技术引智、交流的地区,由镇江市水禽研究所参加“稻鸭共作技术项目”.以丹阳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为生产基地,以“公司 农户”的形式生产无公害稻米和优质鸭肉,探索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稻鸭共作生产实践,在发展安全生产、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被日本同行誉为“亚洲最成功的实践”。2004年2月24日-3月5日,本刊记者实地采访了镇江市农业科技局沈晓昆处长、镇江市水禽研究所戴网成所长、丹阳嘉贤米业有限公司谢桐洲总经理,采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图片,对镇江稻鸭共作生产实践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江苏镇江稻鸭共作生产成功运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  相似文献   

7.
信息之窗     
江苏丹阳成功引进“稻鸭共作”技术   江苏省科技厅、省农林厅、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及镇江市科委等单位的农业专家、教授聚集在丹阳延陵镇,对中日合作“稻鸭共作技术”进行了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稻鸭共作”技术对当地农民稻作生产的观念产生了全新的变革。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稻田,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产,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苏省太仓市稻鸭共作技术试验的增产效果研究可知,稻鸭共作技术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净收入可比常规水稻种植提高27 600元/hm2。稻鸭共作技术不施用化肥、农药,既能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又可节约成本,同时鸭粪还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了种养结合的目的。因此,稻鸭共作技术能够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增长,是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稻鸭共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强  沈晓昆 《中国家禽》2001,23(22):37-37
日本流行的稻鸭共作技术始于1991年,日本鹿儿岛市桂川町的有机农户首先进行稻鸭共作试验,并获得了成功。随后,鹿儿岛大学农学部家畜管理研究室开始对稻鸭共作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仅用了10年时间,稻鸭共作技术就从其发源地九洲地区开始,逐渐扩大,遍及日本全国各地。目前,全日本采用稻鸭共作技术的农户已超过1万户,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1稻鸭共作技术的五大效果1.1除草根据鸭的特性,它喜欢吃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和水面浮生杂草,但有时也吃幼嫩的禾本科植物。同时,鸭在稻田里的活动过程中,它的嘴…  相似文献   

10.
三月底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去镇江采访土著菌养鸡的情况。对于土著菌,我们并不佰生,因为,我们几年前就报道过镇江广电总局基地的土著菌养鸡。只是那时镇江的主要精力放在稻鸭共作的研究和推广上,这几年土著菌养鸡养猪才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不但如此,镇江人又用推广稻鸭共作的热情推广起土著菌养鸡养猪来。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地开发我国水田农作物和畜禽相结合的农作系统和种养模式,而稻鸭共作的实质正是实现了水稻、水禽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江苏省镇江市是国内较早与日本开展稻鸭共作技术引智、交流的地区,由镇江市水禽研究所参加“稻鸭共作技术项目”,以丹阳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为生产基地,以“公司 农户”的形式生产无公害稻米和优质鸭肉,探索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稻鸭共作生产实践,在发展安全生产、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被日本同行誉为“亚洲最成功的实践”。2004年2月24日-3月5日,本刊记者实地采访了镇江市农业科技局沈晓昆处长、镇江市水禽研究所戴网成所长、丹阳嘉贤米业有限公司谢桐洲总经理,采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图片,对镇江稻鸭共作生产实践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江苏镇江稻鸭共作生产成功运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地开发我国水田农作物和畜禽相结合的农作系统和种养模式,而稻鸭共作的实质正是实现了水稻、水禽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江苏省镇江市是国内较早与日本开展稻鸭共作技术引智、交流的地区,由镇江市水禽研究所参加“稻鸭共作技术项目”,以丹阳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为生产基地,以“公司 农户”的形式生产无公害稻米和优质鸭肉,探索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稻鸭共作生产实践,在发展安全生产、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被日本同行誉为“亚洲最成功的实践”。2004年2月24日-3月5日,本刊记者实地采访了镇江市农业科技局沈晓昆处长、镇江市水禽研究所戴网成所长、丹阳嘉贤米业有限公司谢桐洲总经理,采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图片,对镇江稻鸭共作生产实践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江苏镇江稻鸭共作生产成功运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地开发我国水田农作物和畜禽相结合的农作系统和种养模式,而稻鸭共作的实质正是实现了水稻、水禽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江苏省镇江市是国内较早与日本开展稻鸭共作技术引智、交流的地区,由镇江市水禽研究所参加“稻鸭共作技术项目”,以丹阳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为生产基地,以“公司 农户”的形式生产无公害稻米和优质鸭肉,探索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稻鸭共作生产实践,在发展安全生产、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被日本同行誉为“亚洲最成功的实践”。2004年2月24日-3月5日,本刊记者实地采访了镇江市农业科技局沈晓昆处长、镇江市水禽研究所戴网成所长、丹阳嘉贤米业有限公司谢桐洲总经理,采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图片,对镇江稻鸭共作生产实践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江苏镇江稻鸭共作生产成功运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相似文献   

14.
稻鸭共作技术链接亚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日本福岗县的古野隆雄、鹿儿岛大学万田正治救授共同致力于稻鸭共作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遂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并于1992年成立全国稻鸭共作协会,至今参会农户达1万多个,召开全国专题研讨会14次,正式出版发行《合鸭通讯》刊物;日本政府也将稻鸭共作技术列为政府认可的12项环保型持续农业项目之一大力推广,对从事者给予12年无息货款。稻鸭共作的大米价格也高出未养鸭稻米价格的20%-30%。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夏季我市数个乡镇“稻鸭共作”试验田有周期地发生以鸭软颈为特征引起死亡的疫病,经丹阳市兽医站综合诊断为肉毒梭菌中毒,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取得良好的效果。该经验在全市推广后,2004年全市近万亩“稻鸭共作”试验田没有发生一例因肉毒梭菌中毒引起的连锁死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国际稻米年”。如何使稻农增收,提高稻米食品的安全,是国际稻米年的主题。稻鸭共作技术在水稻、水禽的可持续生产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亚洲许多产稻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于2004年7月18日-22日在中国镇江市召开,体现了中国在稻鸭共作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的勃勃生机。本次研讨会为历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参加国家、地区、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中国、韩国、日本、越南、泰国、香港、台湾、俄罗斯等地区的专家学者就稻鸭共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现场考察,处处洋溢着人们对于生态种养的热情。为此剪影会议实况,以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7.
稻鸭共作是一项卓越的生态农业技术、是亚洲共同的技术。稻鸭共作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稻田养鸭技术,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典范。稻鸭共作中充分利用、挖掘了鸭的生物学特性。鸭子集多项稻田作业于一身,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旋肥、中耕浑水、刺激生长,可谓是巧夺天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鸭的生物学特性就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是对稻田养鸭和现代稻鸭共作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水禽生产大国,近年来稻鸭共作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南北稻区的多个省市都开展了稻鸭共作的应用和推广。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稻鸭共作技术的研究,他介绍了日本“稻鸭共作”的先进技术,并对我国“稻鸭共作”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鸭生理学行为学研究及其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技术,起源于中国、完善在日本、发展在亚洲,被誉为亚洲共同的技术、卓越的环保农业技术。稻鸭共作,鸭是关键。日本的稻鸭共作农户、学者,围绕鸭的生理学、行为学,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为稻鸭共作技术中科学、合理利用鸭的役用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日本对鸭生  相似文献   

20.
消息信使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0):42-42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环保型、可持续型农业新技术,是亚洲共同的技术。近年来,这项技术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和我国的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和推广。为推动稻鸭共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稻鸭共作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受日本全国稻鸭协会的委托,由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镇江市科学技术局、镇江市农林局承办的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将于2004年7月18日至7月22日在中国镇江召开。这将是历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以来参加国别和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为便于国内外开展稻鸭共作技术的交流,现向国内外征集有关论文,以便于编辑会议论文集。请论文作者在2004年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