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概述了配气机构凸轮型线的设计方法。根据配气机构振动特征数ε确定了两种型线函数(组合式和高次方式),对4108型高速柴油机凸轮型线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配气机构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比较了两种型线的各种性能参数的差别,对两种凸轮型线的优劣作出了评判。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实测的配气凸轮升程表,运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法和N次谐波函数逼近法,推导出升程函数的数学解析式。并运用这两种方法对4110Z型柴油机的配气凸轮型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升程、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经过比较,认为N次谐波函数逼近法能够拟合出更理想的凸轮型线。  相似文献   

3.
以经典的数学理论及振动的谐波理论为指导,利用计算机对现有凸轮离散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对凸轮机构进行运动学发动力学的计算,求出该配气机构的各种特征参数,如气门的开启及落座速度、最大的正及负加速度、丰满系数、最小曲率半径、最小油膜厚度等,从而对配气机构进行校验及预测。  相似文献   

4.
发云机转速与功率提高,配气机构弹簧的冲击力、气门挺轩与凸轮摩擦面间相对滑动的速度也随之上升,气门挺杆、凸轮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化,因而加剧了挺杆和凸轮的摩擦失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柴油机配气机构运转不平稳的问题,通过改变凸轮型线进行凸轮轴的优化设计,同时应用UG软件建立柴油机配气机构三维模型,并对配气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的最大加速度显著下降,配气机构运转平稳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Excite Timing Driver软件,对某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方法和结果评价,并且对原凸轮型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重新拟合了加速度曲线,改善了原气门升程曲线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多项动力凸轮升程函数的项数,应根据内燃机配气机构的运动要求寻找独立的边界条件来确定。本文给出八个独立的边界条件,从而确立了凸轮升程函数为八项式。对于每一项的指数,则采用对气门运动加速度、丰满系数、最小曲率半径等优化的方法来寻求。最后,将该理论应用到105系列柴油机的凸轮设计上,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某型号摩托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采用圆弧式摇臂,由于圆弧摇臂与凸轮接触应力的许用值比较低,凸轮容易发生磨损,引起发动机的噪声过大,而且发动机的机械功率损失也较大。因此,采用滚子摇臂来代替圆弧摇臂,并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原来的凸轮型线进行重新设计,然后通过高速强化实验验证配气机构的可靠性。保证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的情况下,提高中、低转速的扭矩,改善其燃油经济性,满足工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机构可以降低泵气损失、实现米勒循序和提高燃烧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对发动机进气充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响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介绍了一种凸轮驱动式电液可变气门机构及其工作模式,并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建立了相对应的进气充量预估模型,验证了此充量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商潭苏 《拖拉机》2013,(5):41-48
利用GT—VTrain对某发动机配气系统进行了计算,对比了采用两种凸轮轴下各零件的动力学结果,分析了配气机构中的气门运动情况、凸轮挺柱接触应力、活塞气门最小间隙、弹簧受力等结果,找出了其中更合适的凸轮轴.为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速柴油机配气凸轮优化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对高速柴油机配气凸轮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综述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配气凸轮型线采用最优化技术以来经历的3个阶段的特点及优缺点,并指出了高速柴油机配气凸轮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红花丝采摘装置漏采的问题,对其采摘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凸轮机构的运动失真是导致采摘性能降低主要因素,表现为凸轮与推杆顶端出现局部脱离,造成冲击振动,带动安装在推杆上的动齿与主轴上的定齿振动,导致红花丝夹不紧,出现漏采现象。为此,建立了推杆在弹簧作用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推杆在弹簧作用下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调整该模型参数,使凸轮回程型线产生对推杆的支持力始终小于弹簧的弹力,保证凸轮与推杆始终接触,消除动齿与定齿的振动,降低红花丝采摘装置漏采率,改善红花丝采摘装置的运动性能。同时,对凸轮升程型线进行设计,通过Creo软件仿真,推杆运动平稳,通过高速摄像验证设计理论的正确性,提高了红花丝采摘装置的采净率。  相似文献   

13.
控制谐波凸轮缓冲段加速度变化率能解决谐波凸轮逼近算法中的问题——缓冲段加速度曲线的剧烈波动。按此法设计的TC87和TY90B系列直喷柴油机配气机构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395型柴油机进气涡流弱、充气效率较低的缺点,作者对原进气道进行改进,得到了一个高涡流的新气道,并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设计高次方型新进气凸轮,用一维不稳定流动模型进行了充气效率的对比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进气系统的改进对改善柴油机的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国内旱地移栽机存在取苗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8形"凸轮整排取苗机械手,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同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机械手各个关节速度与加速度方程,以"8形"凸轮整排取苗机械手的设计结构为出发点,建立取苗机械手的样机模型,使用Mat Lab和ADAMS求解苗针位移方程进行对比,并在ADAMS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且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钢球滚子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弹流润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amrock-Dowson膜厚度公式和点接触中心区油膜计算公式,推导出钢球滚子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中钢球和凸轮滚道接触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比较分析了凸轮在采用修正等速、修正梯形加速度和修正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曲线时,整个分度周期内油膜厚度的变化.讨论了凸轮转速、分度盘负载力矩、钢球直径、凸轮滚道截面半径与分度盘直径比等参数对油膜厚度的影响,为钢球滚子弧面分度凸轮的润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固定凸轮残膜捡拾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阐述了固定凸轮残膜捡拾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力学分析,推导出固定凸轮机构的效率计算式.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以固定凸轮效率最大和接触应力最小为目标的双目标优化函数,建立了该问题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运用Matlab软件的优化设计功能对该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经生产实践证明可行,为固定凸轮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