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郝付平  陈志 《农机化研究》2007,(10):206-208
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玉米收获机械,对解放劳动力、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增强国民经济实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收获机械正在朝着大型化、专业化、通用性、高适应性、智能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国内玉米收获机械研制起步较晚,虽有产品上市,但技术都不太成熟,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为此,通过对国内外玉米收获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玉米品种繁多和种植行距不统一的现状,探讨了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市场需求,预测了我国在本领域的中长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蒜收获机械研发现状及作业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当前国内外大蒜机械化收获技术,指出现有机型存在的问题;并从机械伤损、果秧分离技术、作物倒伏等7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大蒜收获机械作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我国大蒜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的对策。以期为我国自主研发高效、低损、优质的大蒜收获机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00年,我国国内大蒜出口量与产量在世界上占比已经达到60%,如今仍呈逐年上升趋势。通常,大蒜种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暖温带与亚热带,特别江苏徐州地区种植面积比较大,在全国总种植面积中占比达到80%。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国内农业产业的机械化主要集中于稻麦棉这些作物上,没有重视大蒜种植,严重影响了大蒜种植户的效益。一、我国大蒜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在大蒜收获机械方面的研究和批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中国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梳理近年国内外大蒜生产机械研究现状,包括大蒜破瓣分级设备、大蒜播种机和大蒜收获机,指出大蒜机械化生产中存在传统小行距种植模式与机械联合收获大行距要求不匹配,大蒜破瓣分级标准与播种机排种要求标准不匹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主要大蒜品种、种植区域开展宜机化大蒜生产模式研究的思路.最后...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各水稻产区收获机械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对现有水稻联合收获机械性能及适应性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和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现状,指出了油菜机械直播、联合收获和油菜籽烘干机械化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大多高产品种不能满足机械直播要求、油菜机械化收获的适应性差、适收期短、损失率大,以及油菜籽的烘干工艺、干燥机理和适用装备研究缺乏等问题,简述了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与配套技术的研究必要性,提出了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油菜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一、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从发展状况来看,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已成为大蒜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大蒜生产机械化技术个别环节有所突破,但全程机械化水平较低。按照大蒜的不同生产环节,其所需机械主要有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铺膜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等级分拣机械和产品加工机械等。这些机械设备中除耕整地机械、植保机械和排灌机械可与其他作物通用外,其余机械设备均为大蒜生产专用,需按农艺要求进行专门设计制造。目前,大蒜生产仍主要以人工为主,大蒜生产机械技术不够成熟,未能得到  相似文献   

8.
大蒜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广,目前大蒜的收获大部分还是靠人工收获,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成本特别高。随着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大蒜收获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可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可以提高大蒜收获的质量。鉴于此,介绍国内外大蒜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和收获机械核心技术的研发现状,为我国大蒜收获机械进一步发展和如何提高大蒜收获的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挖掘机关键部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程度低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促进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广泛应用于马铃薯机械收获的是马铃薯挖掘机,其研制的整体水平低,对其关键部件挖掘部件和分离部件性能的研究将决定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为此,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论述了我国马铃薯挖掘机这两大关键部件基础设计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潘峰  李斌  韩林  赵岩 《南方农机》2023,(20):5-9+23
向日葵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但目前我国向日葵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收获机械的研发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故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向日葵收获机械对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向日葵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课题组归纳阐述了国内外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整理总结并分别举例说明国内、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收获机具的功能特点。在对比国内外收获机具的不同优势后,提出目前我国向日葵机械化收获存在农机与农艺融合度较低、现有收获机具作业性能适应性差、收获机械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并基于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出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提升收获机械作业性能、提升收获机械的智能化水平等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向日葵机械化收获技术向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等方向高速发展,为促进向日葵产业发展和机械化收获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蒜薹收获是大蒜生产的重要环节,收获时既要保证蒜薹质量又不能伤害植株影响其继续生长,实现机械化收获比较困难,蒜薹收获仍以人工为主,为研发能达到推广应用要求的蒜薹收获机,对蒜薹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进行分析。从大蒜的收获模式和蒜薹收获的方法对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出发,综合分析现有蒜薹收获机械的类型、关键部件和工作原理,通过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性能比较分析,针对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普遍存在对蒜薹假茎破坏、影响蒜头后期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夹薹原理机械化收获蒜薹,蒜薹长且对假茎损伤小,蒜薹收获机械化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提高收获部件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对植株和蒜薹的损害乃至无损。为我国蒜薹收获机械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大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国内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概况,介绍了一些典型的马铃薯收获机械产品及其特点,分析了马铃薯收获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相关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研发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温室采摘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摘是温室作物生产中劳动力耗费最大且最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的关键环节,近几十年来采摘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日本以番茄、草莓等主要作物为对象的机器人采摘研究得到了持续和深入的开展。这些年中国温室的采摘机器人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研发最为活跃的国家。本文按作物品种对日本、中国、欧盟、韩国等的温室采摘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梳理出了全球该领域的主要研发主体、技术特征、发展水平和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温室采摘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复杂非结构环境的适应能力、复杂机器人系统的融合能力两大技术关键,认为环境工厂化、结构标准化、多机共融化和人机共融化将成为其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对中药材的需求日益旺盛,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目前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仍以人工收获和中小型挖掘机收获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从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出发,综合分析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应用和研究现状,重点阐述关键部件挖掘机构、分离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制约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不足、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发积极性不高、收净率和破损率缺乏系统性研究以及收获作业的智能调控技术缺乏研究。提出低耗深挖技术、柔性低损分离输送技术和智能调控技术是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蒜薹不同采收方式及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鳞茎均重之间的关联机制,开展两年的大蒜田间试验研究。试验以"苍山白蒜"和"金乡紫皮蒜"两个大蒜品种为材料,研究不采薹、手工采薹、犁刀法采薹、剪花苞式采薹及不同植株叶片损伤程度等12种蒜薹采收方式对鳞茎均重的影响。试验数据均表明,以鳞茎均重为评价指标,各采收方式对评价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剪花苞式处理组指标值最高,不采薹处理组指标值最低,且两组指标值差异显著;手工采薹与犁刀法采薹的指标值差异不显著。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指标值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优选蒜薹和鳞茎的组合采收方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蒜薹采收机械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蒜收获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蒜收获效率低、损伤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蒜收获机,主要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操纵系统、振动系统及切割系统。同时,采用了二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方法对影响其性能的入土深度和入土角度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参数优化试验,获得取整后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入土深度8cm,入土角度2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挖出率为97.96%,大蒜损伤率为1.03%。研究结果对大蒜收获机的研发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曲阜大蒜机械化种植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当前大蒜种植、收获机械在研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浅析了农机生产企业急需攻克技术难题,并对推广大蒜种植机械化技术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甘蔗收割仍以传统的人工收割和不全面的小型化机械收割方式为主,机械化收割水平较低.为研发能够适应要求的收割机,从甘蔗机械化收割现状和特点出发,对甘蔗机械化收割机技术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重点阐述甘蔗收割机扶蔗装置、物流通道和剥叶装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归纳制约我国甘蔗实现全面机械化收割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山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因受其自身生长特点、地理环境和种植模式的影响,山药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大多采用人工收获。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山药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几种山药的种植特点,概述我国山药收获的主要方式,阐述行走系统、传动系统、开沟系统、土壤翻振机构、定位系统等山药主要收获装备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单论述国外山药收获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山药收获机械化面临农机与种植环境融合不够、种植模式不统一、收获机具质量差、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收获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山药机械化收获装备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因地制宜研制山药机械化收获设备、推进种植规程建设、学习借鉴发达的国家发展经验、提高核心部件的创新能力、研制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