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截线法、访问法、交尾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黑琴鸡东部分布区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分布区巢址的林型、食物丰富度、隐蔽级、干扰级、距水源距离、坡向、坡位、坡度、巢位、海拔高度共10项生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分布区黑琴鸡种群数量为(24 785±2 737)只.河北围场县塞罕坝林区种群密度最高,达到(7.28±0.875)只/km2,内蒙古红花尔基林区种群密度次之,为(5.347±0.645)只/km2,河北木兰围场林区种群密度第三,为(3.94±0.474)只/km2.在该分布区中,影响巢址选择的生境因子主要有距水源距离、食物丰富度、隐蔽级、林型、坡向和干扰级,其中塞罕坝林区、红花尔基林区和木兰围场林区是黑琴鸡巢址选择的最佳生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拉市海越冬灰雁(Anser anser)生境选择的机制,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调查了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雁在农地、草地、灌丛、休耕地、沼泽泥滩地、浅水区和水中央深水区等7种基本生境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越冬灰雁对不同生境有明显的偏好性,在43个调查样方当中,31个为浅水生境,9个为沼泽生境,3个为草地生境;而对调查样方和对照样方的13个生境因子差异性分析中发现,主要制约灰雁生境选择的因子是干扰频率、距干扰的距离(P〈0.01)以及水清澈度、植被盖度(P〈0.05),人为干扰是影响拉市海越冬灰雁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红花尔基林业局具有独特的樟子松森林生态旅游景观,通过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经济、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探讨了景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合理的经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食用及药用真菌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真菌资源的调查,报导和评价了该保护区食用及药用真菌资源,对保护区内真菌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扎龙湿地恢复初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2—2005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积累濒危鸟类繁殖生态学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丹顶鹤对觅食生境的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警戒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生境类型是其觅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8.
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段滩涂对越冬期鸻鹬类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统计到鸻鹬类8种,其中仅在潮沟发现1只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泽鹬(Tringa stagnatilis)也仅分布在潮沟,鹤鹬(Tringa erythropus)和矶鹬(Tringa livpoleucos)分布在潮沟和养殖塘,其他几种几乎占据了研究地的所有生境.其中,优势种是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和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adrinus),分别占鸟类总数的80.24%和13.09%;常见种为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和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其它几种均为偶见种.鸻鹬类的密度(x25=40.49,P<0.00001)在各生境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高潮带光滩鸻鹬类的密度最高,养殖塘也有一定的鸻鹬类分布,但密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2014年4~5月,在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湿地的梦里水乡、焦家村-月亮湾、烟雨鹭洲、小渔村等区域选取了60个10 m×10 m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L.)利用样方进行植被类型、明水面、水深、人为干扰距离、草本植物高度、草本植物密度、乔木距离、食物丰富度8个生态因子的生境选择分析。结果表明,黑水鸡喜植被茂盛、密度大、高度适中的隐蔽生境;就食物而言,黑水鸡尤喜水浅且食物丰富的水域,对明水面的选择不明显;干扰因素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对黑水鸡的影响不大,而人为活动稀少区域的黑水鸡对干扰稍显敏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黑水鸡春季生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有隐蔽性、食物多寡以及干扰程度。 相似文献
10.
扎龙保护区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2005年3—5月份,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散养与野生丹顶鹤觅食生境类型一致,均选择芦苇沼泽;因子分析表明:觅食微生境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影响散养丹顶鹤取食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警戒因子和食物保障因子为主,而野生丹顶鹤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警戒因子为主。得出结论:孵化期,在扎龙保护区繁殖的散养丹顶鹤繁殖对的觅食生境选择策略与野生丹顶鹤繁殖对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线电跟踪观察和固定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生境特征。结果表明:松鼠的重取区集中在巢树附近40~60 m内的林隙中,重取区的乔木以针叶树为主,地面被覆苔藓及阔叶树落叶。重取区的冠层郁闭度和灌木密度均低于对照样地。重取生境的特征表明,空间记忆和视觉刺激是松鼠重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4月,对分布于内蒙古扎赉特旗图牧吉周围的大鸨(Great bustard)的生境选择特征进行了分析。随机跟踪正在取食的大鸨或者根据取食痕迹,确定大鸨选择的生境位置,生境因子选取:海拔高度、生境长度、生境宽度、生境面积、生境类型、坡位、坡向、坡度、距最近草丛的距离、距最近林区距离、距最近水源距离、距最近道路距离、人为干扰距离、植被高度、植被类型。利用系统取样的样线法调查整个研究区域环境变量的特征。共获得95个样方,样方中有大鸨出现的定义为活动地40个,赋值为1;反之为非活动地55个,赋值为0。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建立大鸨冬春季取食生境选择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取食生境中大鸨对黄豆地有着很强的偏好性,取食农田的面积要能满足对开阔度的需求,同时取食生境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遇到险情时迅速起飞。在综合比较各种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以三次曲线作为夜栖地模型。大鸨对夜栖地的选择,主要是要求其有适合的草高。 相似文献
13.
紫貂冬季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对大兴安岭阿巴河流域紫貂冬季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貂偏好成熟林地和老龄林地。(1)紫貂冬季栖息地主要的优势树种是落叶松林。对中等盖度的林地选择性强,而不选择开阔地带和特别高盖度地区。(2)主要栖息中,下坡位,而对上坡位选择性不强;(3)对小树密度,大树密度,乔木胸径,倒木长度,倒木密度,倒木直径等有正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15.
从建立种子园子代早期性状测定稳定性参数模型,论述了缩短日本落松林木育种周期的技术。通过缩短日本落叶松林木的育种周期,开展早期测定,促进早结实、多结实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增益为10.0%~15.4%;育苗造林遗传增益为18.4%;材积遗传增益为23.8%。28号无性系的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个体数量最多共37只,其次为蚌湖共28只、中湖池4只,沙湖3只。通过比较7个东方白鹳样方和随机选取得9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变量,发现两者之间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平均水深和湖面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沼泽地或浅水湖中。栖息地植被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平均植被盖度为(13.06±22.87)%,平均植被高度为(4.51±4.03)cm。决定东方白鹳分布的环境因子为平均水深,其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区域。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对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威胁因素包括偷猎、放牧、餐饮业和捕鱼业等。 相似文献
17.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对微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12月份,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的冬季微生境选择做了研究。一共测定了76个利用样方以及81个对照样方的20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凉水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偏好选择位于针阔混交林、最近乔木距离3m、最近乔木高度在10m之内、最近乔木郁闭度60%、最近灌木距离0.5m、最近灌木基径在0.4~1.0cm,针叶树百分比在1%~25%,乔木密度0.14株/m2,灌木密度0.10丛/m2,1m以下植被覆盖度1%,2.5m以下植被覆盖度4%,坡度1°~3°、雪深17cm,海拔340~370m,人为干扰距离1000m的生境。主成分分析显示前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积的贡献率达到87.522%,说明这7个成分基本上包括了狍微生境的信息,其中最近乔木胸径、最近灌木基径、1m以下植被覆盖度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较大;最近乔木胸径、坡度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较大;最近灌木高度、针叶树百分比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8.
于2004年11月-2005年1月期间,采用样带法对贺兰山区石鸡的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共测定了74个利用样方,结果表明:贺兰山石鸡(Alectoris chukar potanini)对植被类型具有选择性(χ2=453.17,df=3,P≤0.001),喜欢利用山地草原带,避免选择山地疏林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对优势乔木的利用有选择性(χ2=195.76,df=6,P≤0.001),喜欢利用无树的栖息地,随机利用灰榆优势的栖息地,避免选择山杨、杜松、油松、青海云杉占优势和混合型的栖息地;对坡向(χ2=85.12,df=2,P≤0.001)选择性利用,喜欢位于阳坡的栖息地,避免利用阴坡的栖息地,对半阴和半阳坡随机利用;对坡位也具有选择性(χ2=44.93,df=2,P≤0.001),偏好下坡位,避免上坡位,对中坡位随机利用。并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比较,石鸡的利用样方以乔木密度低、灌木密度低、草本覆盖度高、坡度小、雪覆盖浅、低海拔为主要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乔木密度、草本覆盖度、灌木密度和雪深具有重要作用。由这4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4.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