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地栽培的杏,生长旺盛,产量高,树体营养消耗大.因此,秋季对大棚杏进行细致有效的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是保证大棚杏高产、稳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杏树冠形紧凑,树体低矮,适合大棚密植栽培。本文从大棚杏树合理栽植、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5个方面介绍了大棚杏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获得较高的杏栽培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棚杏树秋季管理的重点是保叶、养根,以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对于扣棚后提高坐果率有重要作用。树体秋季管理也是杏日光温室栽培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花芽质量和贮藏营养水平,对于扣棚后坐果率的提高以及幼果和新梢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树体秋季管理的技术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杏具有栽种适宜性强、寿命长、管理简便、产量相对稳定、营养丰富、兼具鲜食及加工两用等优点.岷江干旱河谷地区受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的影响,加之种植户在生产种植过程中关键措施应用不到位、重要环节管控缺失,导致树体管理失控,果实品质参差不齐,制约了杏产业发展.为此,笔者对栽种环节提出几点关键措施,以解决制约杏产业发展的瓶颈,达到...  相似文献   

5.
杏果成熟较早,从采收后到休眠期是杏树恢复树势、树体营养积累的重要阶段。此期间进行科学管理,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使树体的合理生长,促进花芽的进一步分化,提高花芽的数量和质量,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葡萄萌芽期、新梢生长及开花期、果实生长期、成熟期、树体营养贮藏期、果树休眠期介绍大棚葡萄周年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杏果成熟较早,从采收后到休眠期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是杏树恢复树势,树体营养积累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树体的合理生长、促进花芽的进一步分化,提高花芽的数量和质量。为来年的丰产打下基础。现将杏树采收后的具体管理措施总结  相似文献   

8.
杏果成熟较早,从采收后到休眠期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是杏树恢复树势,树体营养积累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树体的合理生长和花芽的进一步分化,提高花芽的数量和质量,为来年的丰产打下基础。现将杏树夏秋季的具体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的经济技术指标,建园要求,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实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大棚温室杏自2000年在我县瑶峰镇下埝底村、南关村等村开始栽植,2004年达400多公顷,大棚杏效益可观,667米2效益达1.5万~2万元,但是由于杏根癌病的发生,制约了杏树面积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杏树根癌病又名冠瘿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原发生于山东、辽宁、河北等地,随苗木调运侵入我县,据2003年调查,发病面积达12%,2004年调查发病面积达34.5%.严重田块造成了刨树毁园,对大棚杏产量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使部分杏农望树兴叹,栽上杏树两年,没有见到一点效益,全园毁灭,甚是凄惨.  相似文献   

11.
侵染性流胶病是桃树以及杏、李等核果类果树的一种常见病害,造成树体早衰,大量减产.  相似文献   

12.
棚室葡萄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温室杏自2000年在我县瑶峰镇下埝底村、南关村等村开始栽植,2004年达400多公顷,大棚杏效益可观,667米2效益达1.5万~2万元,但是由于杏根癌病的发生,制约了杏树面积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杏树根癌病又名冠瘿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原发生于山东、辽宁、河北等地,随苗木调运侵入我县,据2003年调查,发病面积达12%,2004年调查发病面积达34.5%.严重田块造成了刨树毁园,对大棚杏产量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使部分杏农望树兴叹,栽上杏树两年,没有见到一点效益,全园毁灭,甚是凄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杏树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建园、科学施肥、树体与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广大杏农在杏的生产过程中提供借鉴、参考,以提高杏的产量和品质,达到以杏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大棚杏品质优、成熟旱、效益高,近年各地发展迅速,相当多的果农没有掌握采收后的管理技术,任其在棚内自然生长,致使树形杂乱,光照条件恶化,花芽质量差,严重影响翌年产量,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大棚杏采收后管理更要抓紧,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低温冻害、冰雹、雨雪等是甘肃省果业生产中主要自然灾害,对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等多种果树安全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是保证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一、综合应用农业措施,增强树体抗逆能力促使树势健壮、花芽饱满等栽培措施,均具有提高树体抗逆能力。主要包括早施基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合理修剪,及早疏花,减少养分的不必要消耗;加强各类病虫害的防治,提高树体抗逆能力;花前及时补充肥料,提高树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起,诸城市果树站,承担了保护地果树栽培预备苗生产与移栽试验.连续2年,桃、杏、李等树种预备苗移栽入棚后,取得成功.在400米2大棚中,预备苗移栽后的产量分别为:早红株桃850公斤,株产4.5公斤;凯特杏500公斤,株产2.5公斤;红美丽李625公斤,株产3.3公斤.营养袋预备大棚移栽具有集中育苗、集约管理,选苗准确、结构合理、产量高,有利于果菜轮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大棚杏新旧棚膜栽培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善大棚内的光照条件,进行了大棚杏新旧棚膜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棚膜比旧棚膜的透光率提高了14.3个百分点,果实成熟期提前3 d,产量提高了2.2%,每个大棚(667 m2)净增效益2 700元。新棚膜比旧棚膜能较好的提高大棚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建造大棚适于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适于栽培大棚枣,可以直接利用,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长度60米,南北宽8~10米,后墙水泥块或砖体结构,厚度1米左右,棚体高度2.50~3米为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的保护地栽培大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设计大棚通风窗自然调控温湿度生产杏是可行的,3种试验杏比露地栽培提前2~8 d成熟,且果实大;进一步采取树下覆盖黑色地膜,在花期前10~30 d白天9:40—10:20开启、15:40—16:20关闭2个通风侧窗;花期前10 d白天8:30—9:30开启、16:30—17:30关闭2个通风侧窗的简单控制措施,大棚内气温和地温维持在杏树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内,大棚内地温比露地大田地温高,从积温看大棚栽培杏比露地栽培至少提前7 d成熟。这些结果为下一步建立极早熟新品种杏与特别设计塑料薄膜大棚栽培相结合的杏栽培技术模式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小的青杏挂满枝头,个儿大的已有核桃大小。几个农民正忙着给杏树疏果。过去,一提大棚,人们会马上想到温室蔬菜,其实许多果树都能在大棚里种。由于棚里的温度可以调节,我们能让果树在既定的时间开花、结果、上市,实现错季节销售。藁城市设施水果科研基地的高级农艺师马军良说,今年这里种植了有杏、草莓、桃、樱桃等多个大棚果品新品种。据马军良介绍,基地种植的杏树全是金太阳、凯特等优良品种,具有果大、丰产、品质好等优点。其中凯特的果重一个能达1000克。马军良说,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他们完全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果树管理,肥料以有机肥为主,虫害的防治也尽可能地采取生物防治的办法。除此之外,他们还对树体进行了改造,采用单层一心的树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增加杏树的采光,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