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旭东 《新农村》2009,(10):6-6
抓好农民增收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立足以农为本、以民为重推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樊集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把加大农民科技培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劳动力转移、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等五项举措,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扎实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农村工作的两个重点,而增加农民收入又是重中之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局面,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山区表现的更为严重。我国有901个山区县(市),总人口约29682万人,其中有587个县被列为贫困县。而这901个山区县(市)分布在北京、河北、湖北、四川等全国28个省、直辖市,其分布之散、覆盖面之广不言而喻。全国乡村劳动力32911.8万人,其中山区县(市)乡村劳动力约13472.0万人,占全国乡村劳动力的40.93%。实现山区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花大力气解决好贫困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才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1培养新型农民在全国1000个以上县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共计培训农民500万人。2为产粮大县农技推广部门配备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高新区辛店镇,占地59.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38万亩.全镇农业人口3.9万人,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秋作物杂粮为辅.镇政府为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积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村》2005,(2):37-37
贵州省遵义县拥有农业人口100万人以上,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的目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小城镇建设和私营企业发展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使全县2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6.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建德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到2007年底已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1.6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2.9万人,转移就业率达70.7%;农业专业技能培训4.4万人;失地农民培训3120人;后备劳动力培训944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1.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3057人。  相似文献   

7.
王辉 《新农业》2013,(15):57
一、东港市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现状近几年来,东港市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受训农民达15万多人次,占农村从业劳动力的80%以上。主要在以下8个方面开展培训:一是开展远程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三年来,全市共招农民中专生1237人;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近几年每年引导性培训3000人、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三是实施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四年共培训产业农民4000  相似文献   

8.
促进农民增收是发展“三农”的核心目标。目前,要促进农民增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升级,即从务工潮向创业潮跃升。当前。农民创业潮已经开始涌动。据不完全统计,仅2004年江苏返乡创业人员就达4.6万人,创办各类企业1万多个。这些人被农民称为“能人”。  相似文献   

9.
全国农民培训开展情况检查调研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培训在全国得到了普遍重视.以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重点的农民科技培训,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科技骨干;以"阳光培训工程"为标志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大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当前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各地的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但在项目实施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裘荣法 《新农村》2008,(4):38-39
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是杭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十一五”期间,杭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质量和水平,不断开创培训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佳木斯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偏大,而且这里的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研究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佳木斯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国家建设全民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深入分析佳木斯地区农民收入实际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提高佳木斯地区农民收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市场营销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竞争优势,实现农民快速、持续增收。应重点从6个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绿特色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市场营销能力;加强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我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镇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我对双山镇五个行政村农民就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展开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我认为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关键是技术,愁的是资金,少的是信息,缺的是带头人。一、现实状况双山镇距嫩江县城南37公里,与农垦九三分局相毗邻,国道111线、国铁齐嫩线纵贯全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完善,是区域物流枢纽。全镇现有农户2065户,农业人口7360人,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浅议北京远郊山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北京远郊山区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定位,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农村从业人员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城镇化速度慢,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流通不畅和政府补贴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5,(2)
<正>自2011年浙江省提出"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来,台州市始终坚持政府买单、农民上学普惠政策,坚持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基本方向,坚持突出重点、提升绩效工作要求,创新实施"五类培训",大力推进农民培训转型升级,在培养人、助增收、促"三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累计培训农民20.87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7.49万人,农业专业技能提升4.11万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提升9.27万人,实现农民转移和  相似文献   

15.
骆楚楚 《新农村》2005,(6):30-31
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诸暨市枫桥成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统一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镇举办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班34期,培训农民3845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929人,本地用工培训949人,劳务技能培训568人,法律专项培训1118人,其它培训281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01人。  相似文献   

16.
巧家县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 ,努力实现农民人均增收70元 ,比上年增长7%的目标。以效益为中心调整种养业结构 ,确保全县种植业和畜牧业促进人均增收30元。全县计划引试新品种15个 ,种植两杂良种1.2万公顷 ,确保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00万千克 ;改良生猪1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农民青壮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农业生产和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留守的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相对较低,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不足,加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农产品质量偏低、农业增效迟缓、农民增收困难。因此,农业部于2005年在全国100个县启动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提升农业科技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探索。郫县是2009年开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通过3年的实施,郫县科技入户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对郫县3年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调查,并对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科普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常州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求真务实,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认真组织实施“科技人户工程”、“农民培训工程”、“百会千户万家小康带动工程”,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促进了全市农村科普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陈岩华 《新农村》2001,(7):31-31
嵊州市谷来镇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计划于2001年至2003年,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使18~50周岁的1.68万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使他们“手握金钥匙,开启致富门”,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顺利实施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谷来镇成立了由镇长张道益任组长的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并要求全镇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镇干部充分认识到搞好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2004年起,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短期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以来,新疆农业富余劳动力人口大量减少,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2008年,新疆阳光工程共培训转移17万人,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38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