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走政策性发展之路。在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从萎缩到迅速增长的过程,转变得益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政府扶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需力量,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国情下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两步聚类法优化了农户分化类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水稻单产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农户响应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比例仅为47.4%,传统农户和专业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比例偏低。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的家庭水稻单产为7.087 t/hm2,高于未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显著提升了水稻单产,这一结果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通过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实现集约化生产、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改善土壤质量和采纳新品种提升水稻抗病害性能的渠道来提高水稻单产。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粮食主产县、双季稻种植均显著强化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水稻增产作用。因此,在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下,建议要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降低农地流转、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的获取成本,加大对从事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粮食主产县和双季稻种植区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农业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分析了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模式以及存在不足,在借鉴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对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促进农业发展;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找出比较适宜我国开展的农业保险模式,并建议政府在资金、监管、立法等方面大力扶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鄞州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商业保险为政府代办的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安全保障途径。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共保经营和低保障的初始成本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形式。提高种植业的保额、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再保险、化解巨灾风险、建立农业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青铜峡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政府的财政补贴对发展农业保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产品属性出发,结合世界上通行的财政补贴方式,分析了财政补贴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稳定和保障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分析了地市级农科所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优势,阐述了地市级农科所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中的实践,并从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和产品宣传、制定主要农作物灾害性理赔操作规程、组建农险专业人员队伍、研发新的农业保险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势的策略,以期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彭可茂  席利卿  彭开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41-1144,1152
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特性与配置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机制研究等主要方面对国内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文献作了综述,并针对各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述评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运行中的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阳生 《北京农业》2011,(15):225-226
自2007年国家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调研,介绍了湖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情况,并从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方即政府层面、保险公司层面以及农户层面研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运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且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我国来说,农业保险在整个农业风险管理工作当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部分,但与其他农业保险相比,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与作用。自2004年起,中央多次在"一号文件"中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出了指导意见,2007年在6个省份正式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即财政补贴部分保费,农户负担部分保费。本文基于2006-2008年四川、江西及安徽三省的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农业保险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于2008年,宣州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县,率先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几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该文借鉴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对宣州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的6个乡镇农户的实际调研,从农户的参与度、认知度、对现行农业保险的评价、对农业保险赔款作用的评价等方面研究了宣州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遂昌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商业保险为政府代办的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安全保障途径。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共保经营和低保障的初始成本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障的重要形式。提高种植业的保额、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再保险、化解巨灾风险、建立农业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增强农业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甘肃省政策性马铃薯保险是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对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影响深远。文章首先结合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政策性马铃薯保险实施现状,进而分析了政策性马铃薯保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不断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加大,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广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10年发展,已成为解决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分析当前广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广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农业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保险,要在政府的力量之下来进行推广和覆盖,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共同参与。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思路的探讨,分析了加速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给出了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冯冠胜 《吉林农业》2014,(20):18-19
杭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浙江省农业保险共保体模式的一种成功尝试,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益探索,在农业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杭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的主要模式,分析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00-201
近年来,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不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威海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开展有十余年,成为解决农业风险的重要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分析了威海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互动机制,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健全既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也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间互动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