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地区原无毒麦,据调查,兴安县1969年从河南平顶山调入小麦种未经检疫而传入。灵川县海洋公社发生毒麦有两个来源:一是一些群众到发生毒麦的邻近公社兴安县高尚公社串换麦种;二是据海洋公社粮所曾所长反映:“1967年从墨西哥,1971年从阿尔巴尼亚、加拿大调小麦种而传入。”毒麦传入后,逐步蔓延,田间混杂率逐年增加。经1976年普查和1978年复查,结果查明,全地区发生毒麦的共有兴安.灵川、临桂、阳朔  相似文献   

2.
稻象甲Echinocnemus sguameus Billberg,俗称钩鼻子虫,属鞘翅目耳喙象虫科。此虫,近两年来在赣南的为害急剧上升,是值得注意防治的一种水稻害虫。笔者1984—1985年在赣州市沙石乡吉埠村与蟠龙乡长塘和高楼村调查,发现早稻秧田和本田与二晚秧田和本田稻象甲为害很普  相似文献   

3.
王德好 《植物保护》2001,27(1):23-25
稻象甲在我国危害有回升趋势 ,不少稻区已成为水稻前期重要害虫。研究表明 ,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耕作制度的改变、栽培技术的更新和农药品种的换代 ,使本地虫源积累。根据发生特点 ,提出“合理耕作、诱杀成虫、治成虫控幼虫”的防治策略。关键性防治措施是压低虫源。  相似文献   

4.
我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350hm2,由于人少田多,稻田种植多年来一直采用单季稻种植及近几年部分面积应用水稻旱育抛秧再生栽培方法。种植品种绝大部分为汕优63。进入90年代以来,稻象甲在我场从无到有,从零星发生到大面积遭危害。目前己成为危害水直播田、旱育抛秧再生稻田、中插秧田低龄幼苗的一主要害虫。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简述如下;1生活习性稻象甲在我场危害代一年一代。主要以成虫在田埂的杂草基部及土缝或稻内越冬。据近几年的越冬基数调查,未冬耕田块一般百成虫10~20头,幼虫0.5~3.7头,田埂成虫1…  相似文献   

5.
辽北地区稻象甲发生严重张伯岩,贾志远,马庆林,金光龙,杨碧野稻象甲(EchinocnemussquameusBillberg)又称水稻象鼻虫,属鞘翅目耳喙象虫科害虫,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50年代东北地区曾有此虫分布记载,但至今尚未见大面积发生为害的报...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2日,仙桃市沙湖原柙场中稻(汕优63)秧田普遍发生稻象甲,6.67hm~2秧田遭受严重为害,并且蔓延周围乡村。据当地植保老同志讲,1972年发生过一次为害较轻,1993年在三农户田点片发生。 稻象甲发生后农民措手无策,高剂量地使用甲基1605、敌敌畏、甲胺磷、久效磷等农药防治都无济于事。笔者和当地农民从十余种农药中筛  相似文献   

7.
徐善忠 《江西植保》2000,23(3):90-90,73
泰和县位于赣中地区 ,是一个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 ,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及耕作制度的改革 ,稻象甲逐渐上升为该县水稻的一种重要害虫 ,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本文就稻象甲在该县的发生作一介绍 ,并提出防治对策。1 发生概况稻象甲在该县一年发生二代。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 ,大量迁入早稻秧田 ,危害早稻苗并产卵繁殖。成虫咬食心叶 ,折断秧苗 ,造成断垄少秧。以旱床育秧秧苗受害最重 ,抛秧秧苗次之 ,水育秧苗受害最轻。 5月中下旬 ,一代幼虫咬食水稻新根 ,造成禾叶枯黄、卷缩 ,严重的成块矮缩、枯死。一…  相似文献   

8.
陈景成 《广西植保》2005,18(1):33-33
稻象甲往年主要在晚稻零星发生,但近年来,逐渐在早稻开始发生为害,每年发生面积一般为666.7~2000hm^2幅度。而2004年发生比往年早,为害比较普遍,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是历年来未见有的,初步统计发生面积达2.24万hm^2,占早稻种植面积16.78%。博白、陆川、北流、福绵等县(市)区有相当部分乡镇成虫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秦荣生 《广西植保》1996,9(1):15-17
桂林地区水稻纹枯病发生及其改进的防治建议秦荣生(桂林地区植保站桂林541001)桂林地区位于南岭南部,雨水多,常年降水1500~2000毫米,是水稻病虫重发区。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一般年份早稻170万亩左右,晚稻160万亩左右。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种植...  相似文献   

10.
稻象甲及其防治措施龚标勋海南省琼海市中原植保服务站571437)稻象甲(EchinemussguameusBilberg)又称水稻象鼻虫,属鞘翅目,耳喙象虫科害虫。据报道,50年代我国东北地区曾有此虫分布记载,但尚未见大面积发生危害的报道。目前我国南...  相似文献   

11.
历年稻象甲〔Echinocnemus sauameus Bill〕在恭城县零星发生,为害很轻。而1986年早稻秧田发生普遍、秧苗受害空前严重。该虫以越冬后的成虫咬食秧苗心叶、叶片、茎秆,被害秧苗叶片在横排小孔或被咬断漂浮于水面。虫口少时只田埂边的秧苗被害,重则整块秧苗被咬光。一般以近山边、沟边、生长嫩绿的秧田受害较重。秧苗受害率最高为  相似文献   

12.
1986年,我场部分稻茬地膜棉和稻茬麦后直播棉田,稻象甲(Echinocnemus sgua-meus Bill.)猖獗。发生面积达685亩,一般平均每平方米有成虫7.7—24.2头,最高33.9头。棉苗被害株率31.2—100%,断茎率5.4—47.3%,叶被害率21.5—73.2%,  相似文献   

13.
稻象甲和稻水象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邹钦 《植物保护》1989,15(1):50-51
稻象甲(Fchironmus squameusBillberg)和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eschel)是全世界为害水稻的两种重要害虫。稻水象甲为我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国内目前尚未见有分布报道。本文结合国外资料,对两虫的生物学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比较研究。稻象甲主要分布我国、  相似文献   

14.
15.
稻象甲在应城市每年发生1代,从1990年开始,稻象甲明显回升,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到2000年时稻象甲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应城市常发性害虫之一.一般中稻秧苗被害率在10%左右,严重田块中稻秧苗受害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杨坤胜  敬勇 《植物保护》1984,10(2):24-25
稻象甲Echinocnemus Sguameus Bil-lberg俗称钩鼻子虫,铁牛等。属鞘翅目,耳喙象虫科。该虫是贵州山区的水稻害虫之一。在60年代,贵州的耕作水平虽然比较粗放,只局部地区为害严重。而1982年铜仁地区仅铜仁、江口,石阡三个县不完全统计,稻象甲发生面积1000多亩,尤以铜仁县的谢桥、川铜、茶店三个区发生面积较大,其中谢桥区仅寨桂公社发生面积达600多亩。对于在发生动态方面出现的这种复杂现象,笔者作了一些初步调查,现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防治稻象甲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 《广西植保》2007,20(4):15-16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稻象甲可使用封钻蛀600倍,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作为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8.
稻象甲回升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象甲回升原因及其防治技术黄玉富,高联义,尹祝生,李美珍李华(江苏姜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5529)(靖江市植保站)近年来,随着免(少)耕麦的推广及直播稻、小苗抛栽等栽培技术的推广,稻象甲的发生为害呈加重趋势。为此,作者从1989~1995年对该虫...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0月份,厦门动植物检疫所在厦门东渡港区粮食码头和厦门面粉厂多次发现假高粱植株,且长势旺盛。据该处工作人员反映,1986年就发现了这种杂草,每年为防火都进行割除,反而越长越旺。  相似文献   

20.
稻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稻象甲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为害加重。为了揭示其种群的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图式的特征,确定资料代换和抽样数量,1987年,作者进行了稻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