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调查,湛江市乔木绿化树种资源共58科,274种。用特菲尔法及民意测验方法,建立了湛江市绿化树种以生态适应性、抗逆性、生态效果、观赏价值、移栽难易度和经济价值六项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该评价体系对这274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Ⅰ级树种63种;Ⅱ级树种97种;Ⅲ级树种77种;Ⅳ级树种37种。  相似文献   

2.
厦门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5个生物生态学特性指标、3个美学价值指标、3个抗逆能力指标、2个管护成本指标组成的厦门市城市绿化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厦门城市绿化50个主要树种进行综合效能测评,进而利用级差法筛选出一级树种14种,二级树种26种,三级树种10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润楠属植物筛选出具有较好景观价值的优良树种并建立润楠属植物观赏价值的评价体系,利用AHP法建立评价模型,从花、叶、果及其他4方面选择了春色叶颜色、树形等10个指标对11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润楠属植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观赏性综合得分区间为4.3395~2.6370,11种润楠属植物可分为3个等级:刨花润楠、广东润楠、黄心树为Ⅰ级,浙江润楠、短序润楠、绒毛润楠、黄绒润楠、柳叶润楠为Ⅱ级,粗壮润楠、木姜润楠、龙眼润楠为Ⅲ级。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省野生乡土树种的医药价值情况评价是进行河北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是判断该树种是否为珍贵树种及珍稀濒危树种不可或缺的内容,对野生乡土树种在医药领域中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编程设计出层次分析法(AHP)模块,通过该模块支持的软件页面录入数值确定医药价值的各级指标权重值;利用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数据结合KBE技术获得参评野生乡土树种对应的医药价值的具体指标权重,获得综合权重值并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分为七级的医药价值的河北省野生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5.
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属豆科羊蹄甲属植物,为近几年在广州等华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乡土树种,并成为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重点发展的地域特色花文化品牌树种.为提高人们对洋紫荆植物的认识,体现其应用价值,文章查阅相关资料,对洋紫荆植物文化及园林应用进行了分析.洋紫荆作为广州特色观花树种,具有和谐包容、思乡情怀以及繁荣进取等寓意,其在文化、景观、生态和科普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滇西北亚高山地区乡土阔叶树种的资源状况,该地区乡土阔叶树种所具有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以及对该地区14种(类)有利用前景的乡土阔叶树种的介绍,论述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所具有的乡土阔叶树种的资源优势,并对其应用价值作出了评价。以此,提出了利用其乡土阔叶树种的资源优势,治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园林绿化树种灰色综合评价与分级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确定了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效益、保健功能、抗病虫能力、抗污染能力和经济效益7个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园林绿化树种灰色综合评价与分级模型.对衡阳市常见的84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级,评价结果为:Ⅰ级树种有20种;Ⅱ级树种有22种;Ⅲ级树种有23种;Ⅳ级树种有19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澄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优良树种,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规划的需要,初步选取了 85个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 一个包含生物学特征、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涵盖了形态特征、树形、滞尘能力、工业价值等20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计算出各树种的综合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澄江市国家森林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生态适应性、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3个方面中的10个指标构建了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山体植被修复树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31个三明市常见的优良乡土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万寿岩山体植被修复适宜树种,为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山体植被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州发展公园花境植物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适合广州地区的花境植物综合性评价体系,本研究对广州发展公园中的 7 组花境的 植物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 个方面,提出 23 个花境 植物综合评价指标,构建花境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广州发展公园的 57 种花境植物进行评价。基于花 境的特点,本评价体系中观赏性权重最高,生态适应性权重排序第二。经过综合评价,筛选了赤苞花 Megaskepasma erythrochlamys、巴西野牡丹 Tibouchina semidecandra、蝎尾蕉 Heliconia metallica、红花檵 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等 36 种综合应用价值较高的花境植物。在本评价体系中,观赏性和 生态适应性是评价花境植物的重要指标,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也与花境营造注重“自然、美观”和 “可持续”的特点相吻合。综合评价等级为 I 和 II 级的 36 种植物适合在广州地区推广使用,综合评价等 级为 III 级的 21 种花境植物主要为一二年生花卉,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限制条件较多。  相似文献   

11.
从观赏特征、形态、生境、分布、应用特点等方面介绍海南尖峰岭的海南梧桐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方枝蒲桃Syzygium tephrodes(Hance)Merr.&L.M.Perry、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Hemsl.)Makino、显脉杜英Elaeocarpus dubius A.DC.和银珠Peltophorum tonkinensis(Pierre)Gagnep.5种适宜在南方园林中应用推广的野生植物,以期为乡土园林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新的资料,并引起相关工作者对乡土观赏植物的重视,促进乡土植物在南方园林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市车陂涌河岸带人为干扰较少的 5 个河段的草本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河 岸带的物种多样性和影响河岸带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总结适宜广州河岸带生态护岸的草本植物。经统 计,河岸带样方内共有草本植物 57 种,隶属于 23 科 51 属,禾本科与菊科植物最多,分别占 10 种和 8 种。本土植物 47 种,外来入侵植物 10 种,存在外来生物潜在入侵危险。群落结构复杂,物种组成繁多。 结合生态护岸原则和调查结果,最终筛选出节节草 Commelina diffusa、柔枝莠竹 Microstegium vimineum、 红尾翎 Digitaria radicosa 等 10 种本土植物作为生态护岸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城市鸟类及蜂蝶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了解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探讨食源树种的生态特性及其景观特征。【方法】调查了广州市12处城市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观察鸟类及蜂蝶类的取食情况,记录绿地中食源树种的种类、应用频次、配置方式及生长状况,归纳分析食源树种群落构成、观赏特性、生态性等。【结果】广州园林绿地常见食源树种有23科33属45种,其中鸟类食源树种25种,蜂蝶类食源树种20种,以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为主,并以乡土种为主、外来驯化种为辅;食源树种的观赏与被取食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31种),秋冬季的相对较少(16种)。【结论】广州市绿地的食源树种资源丰富,约300种,但常见鸟类及蜂蝶类食源树种仅占18%,结合良好适应性、抗逆性、取食性、观赏性,归纳出20种优势乡土食源树种;同时对食源树种群落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在兼顾食源树种的观赏性与生态性的基础上,设计出6组可在广州城市园林绿地推广应用的生态配置群落,采用树种混交与立体复合栽植的形式,乔、灌、草结合,形成丰富的水平与垂直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绿地生境异质性,增加食源树种的数量及丰富度,提供丰富稳定的食物来源,为鸟类及蜂蝶类提供多样的稳定栖息地。研究结果将对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合理选择与科学配置应用,以及营造鸟类及蜂蝶类昆虫生态景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共健康导向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来,流行病不断爆发,尤其是当下正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共健康问题,以及在此导向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再次思考公共健康的含义,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公共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效用的影响,探讨了目前城市园林植物应用的问题,其中问题主要体现在植物总种类偏少、乡土种类偏少、基于公共健康效用群落配置模式的缺乏和生态系统营造整体理念的缺乏,提出了药用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重要性与模式,并以粤港湾大湾区为例筛选出对公共健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100种城市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5.
绿化植物是城市绿地实现生态效益及美学价值的核心元素。文章将SPAD叶绿素仪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研究,以期为城市绿化植物的绿色定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不同绿化植物的SPAD值存在显著差异,除蒲葵、高山榕外,各物种SPAD值变化趋势与胸径、株高变化趋势一致。除蒲葵与白蝴蝶外,其余物种植株胸径与叶片SPAD值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叶片SPAD值随植株胸径增加而增大。高大乔木物种道路旁植株SPAD值高于公园植株;对于林下植物,结果则相反,表现为公园中植株高于道路旁。植物的SPAD值对植物生长状况及生长环境均有良好的表征,在城市园林绿化研究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园林木本植物原产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园林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该市园林木本植物共有339种以上,其中原产于广州市的有54种,占总种数的15.9%,其它均为引种,主要引自于亚洲、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该市园林木本植物所属的科、种及其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为:原产区分为12类,根据原产区的类型,我国自然分布的有150种,占总种数的44.2%;从国外引进的种(我国不产)有163种,占总种数的48.1%;杂交种和栽培变种有26种,占总种数的7.7%.在分析原产地的基础上,就今后的引种栽培工作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明学院校园植物种类调查与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三明学院校园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三明学院校园植物名录,并且对校园植物配置情况、绿化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种类不够丰富,绿化配置结构简单,植物种类较少,校园树种组成种类单一。建议加大植物种类的应用,尤其乡土树种的应用,以提高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使校园绿化体系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花境植物在广州城市公园的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花境植物应用及其配置模式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常用花境植物95种,隶属61科88属;常用的4种配置模式分别是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运用乡土植物或热带亚热带植物进行花境配置,能体现岭南特色及亚热带风情,然而花境应用中存在乡土植物较少,人工痕迹较为明显,自然野趣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含土沉香风水林的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土沉香的广州市萝岗区风水林(村边次生常绿阔叶林)设样方进行调查,分析其组成和结构特征。在800 m^2样地内有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39科60属,以热带分布科和属占优势;优势科有茜草科、樟科和大戟科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3个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丰富。乔木层第1亚层木荷重要值最大,黄果厚壳桂次之,该群落命名为木荷+黄果厚壳桂+黄杞群落(Schima su-perba+Cryptocarya concinna+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Community)。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为主,叶型以中、小革质单叶为主;种群频度分布规律为A〉B〉C〉E,属于A级的种类占优势;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以小径级为主,只要环境合适,自身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样方内部分植株侧根或树枝遭人为砍伐,树干被砍伤,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土沉香是广东省地道药材的"十大广药"之一,建议在广州市有野生土沉香生长的植物群落,设立自然保护小区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