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质早熟晚粳糯--余粳晚糯是我所通过多年选育而成的晚稻早熟类型的粳糯新品种,经过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生育期短、米质好、糯性强、易脱粒等多种优良特性,并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
岫糯3号是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粳型糯稻新品种,文章介绍了其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西粳糯五号是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西粳一号与秋筱糯 (日本品种 )杂交选育的优质粳型糯稻新品种。综合性状优良 ,品质好 ,产量高 ,适宜陕西关中稻区及黄淮稻区麦茬种植。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6,(12):15-15
“雪花甜糯”系康发种苗基地选育而成的无融合生殖粳糯新品种。该品种株高95厘米.茎秆坚韧,叶片挺直、窄小、色绿。株型紧凑。  相似文献   

5.
优质早熟晚粳糯“余粳晚糯”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粳晚糯是由二晚品种鹰优晚一号的一株不同类型的粳稻糯性单株,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粳糯新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熟期早、产量高、结实率高、耐寒性强,最高产量7530kg/hm2,平均产量5707.5kg/hm2。可作二晚种植或作救灾品种种植。此外,还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优质常规粳型糯稻板仓粳糯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仓粳糯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与湖南五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晚稻中熟常规粳型糯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并介绍了该品种具有糯性强、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好、耐低温能力强等特性,理论产量为582.1 kg/667m~2,按照八五折计算,实际产量约494.8 kg/667m~2。最后,从适时播种、严格种子消毒等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晚粳(糯)稻育种攻关协作组日前宣布,"九五"期间选育并通过省级审定的晚粳新品种16个,晚糯新品种2个,这些新品种成为浙江省晚粳糯稻主栽品种,促成了浙江省晚粳糯稻品种的又一次更新。这一"九五"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同日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 以嘉兴市农科所、浙江省农科院为主组成的由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以及宁波市农科所、绍兴市农科所等11家单位组成的这个协作组,5年来以提高单产为主攻目标,致力于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育种思路创新和推广模式创新,在育种和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晚粳新品种秀水63,单产达7 310.9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45%,累计推广面积53.31多万hm2。航育1号晚糯新品种,单产达6 247.5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1%。据省种子部门统计资料,这18个晚粳糯新品种在浙江省内推广130万hm2,在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推广面积达153万hm2,育成的其它品种推广面积159.3万hm2。 (本刊辑)  相似文献   

8.
盐糯17系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的中熟中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盐糯1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镇糯19号是以武运粳21号与武香糯2402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8 d左右,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没有生产上的限制性缺陷性状,适宜沿江、苏南等周边地区作为高产、广适性糯稻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宜迟播晚粳糯镇糯2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在迟播生产条件下实现高产稳产、糯性佳、综合抗性好的品种需求,综合运用亲本SSR标记组群划分、系谱分析、抗病基因功能标记世代监测、聚合品质微效基因等育种技术,培育出迟熟晚粳糯新品种镇糯20号(审定号:苏审稻20170015)。试验结果表明:镇糯20号的比较优势与双亲适度的遗传距离和丰富的遗传背景有关;与对照武运粳23号相比,镇糯20号区域试验增产3.60%,早熟1.9 d,综合抗性水平相当;镇糯20号为优质糯稻,宜迟播。并讨论了常规糯稻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优质晚糯新品系鄂粳糯26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粳糯266经试种和示范种植,表现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介绍鄂粳糯26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为鄂粳糯266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板仓粳糯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与湖南五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晚稻中熟常规粳型糯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并介绍了该品种具有糯性强、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好、耐低温能力强等特性,理论产量为8 731.5 kg/hm~2,按照八五折计算,实际产量约7 422.0 kg/hm~2。最后,从适时播种、严格种子消毒等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岫粳糯5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组配杂交,经连续多代系谱选育出圃的粳型糯稻新品种。按水稻新品种选育试验程序依次完成预备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完成抗性鉴定、品质检测、DNA测定、DUS测试、转基因检测等试验程序,202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稻2021037。文章介绍了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生产应用及主要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圣糯1号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以徐稻3号为母本,广陵香糯为父本,并用徐稻3号回交后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好,产量高,出米率高,灌浆快,熟相好等优点。2018年6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在鲁南、鲁西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15.
镇糯19是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以中粳稻武运粳21号为母本,以中熟晚粳糯品系江2402为父本杂交,经8代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米新品种。对糯米新品种镇糯1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阐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为镇糯19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晚粳糯春江糯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春江糯2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晚粳糯新品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糯性好,酿制的绍兴黄酒品质优良。其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适宜在浙江省单、双季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旱稻新品种丹旱糯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旱稻研究室通过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1984年夏以矮秆的5057为母本,抗病、大穗的IR26/早丰γ为父本,有性杂交,经丹东、海南两地繁殖、定向选育,至1993年选育出旱稻新品种丹粳5号。1994年由丹粳5号繁种田选出优良糯型变异株;1995年在所内旱稻试验田株系圃种植,编号为旱株18;1996年在所内旱田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丹旱糯3号是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旱稻研究室通过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1984年以矮秆的5057为母本.抗病、大穗的IR26/早丰γ为父本,有性杂交.至1993年选育出旱稻新品种丹粳5号。1994年由丹粳5号繁种田选出优良糯型变异株;1995年在所内旱稻试验田株系圃种植,  相似文献   

19.
泉糯669是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粳糯水稻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该品种全生育期较皖稻68早熟8-10天,解决了沿淮地区稻麦茬口紧张问题,为稻麦周年丰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重点阐述该品种选育、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泉糯669是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粳糯水稻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该品种全生育期较当粳8号早熟8.5 d,解决了沿淮地区稻麦茬口紧张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