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父爱如水     
留余 《中国农垦》2005,(6):74-75
有人说父爱如山,而我却要说,父爱似水。从我呱呱落地的那天起,父亲就将所有的爱化作涓涓流水,从我心田流过,载着我开始了人生的旅程。我的一声含糊不清的“爸爸”,让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挣更多的钱,只为了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每天的工作令他疲惫不堪,但只要见到我,他就开心不已。为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叔叔及婶娘三年前都去世了,留下儿子小山和三间破瓦房。小山当时只有8岁,由于没有其他亲人,我父亲便把他收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今年初我父亲也去世了,留下部分遗产,由于小山不是继承人,我们便没有给他分遗产,他竟扬言要告我们。请问,我堂弟能否分得我父亲的遗产?  相似文献   

3.
单国胜 《新农村》2006,(9):29-29
我父亲退休后迷上了赌博,从小赌到大赌.从以前的一天输几十元,到一周之内输掉了几千元。我和妻子对他百般说服教育,并且保证我们可以养他。但是他仍照赌不误,不但输掉了我们家以前省吃俭用节余的几万元积蓄,还负债数千元。如果父亲这样赌下去,将来要债的会找我偿还。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小家庭,不想被我父亲给毁了。请问,如何才能使我的家庭不受父亲的赌债连累?  相似文献   

4.
<正>他,是近代著名大学问家梁启超九个孩子中的老幺,深得父亲疼爱;他,是留美艰苦求学的青年才俊,又在新中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参与国家建设;他,还是“两弹一星”战略的“功臣”,曾参与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他就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梁思礼出生在北京。  相似文献   

5.
<正>可亲可敬的父亲赵琦虽然离开我们五年了,但刚过去的重阳节,再次引发子女们对他的无尽思念。父亲为党和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的音容笑貌就像昨天一样清晰可见。父亲1930年1月出生,1950年参加工作,在长达41年的工作经历中,有33年在河南,其间23年下放在基层。他先后担任北京中央直属单位专家翻译、省直机关秘书、农村食堂炊事员、高级中学教师、企事业单位科技干部。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工作,他都以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上,宁可自己和家人受再大的苦和委屈也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肩膀     
在别人看来,父亲的肩膀与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在我们全家人的心目中,我父亲的肩膀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他是我们兄弟姊妹生存的依靠,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是他的一副双肩挑起我们兄弟姊妹生存和走向社会的两只“摇篮”。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7,(10):51-51
【案例】王某父母几年前离婚,他由父亲抚养。他父亲突遭意外死亡,未留下遗嘱;现在王某家庭成员有继母、继母的女儿、爷爷四口人。其家庭财产该怎样划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他”曾嫁做人妇.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也曾恋爱娶妻.成为另一个孩子的父亲。“他”生来就拥有男女两套生殖器.注定他一生坎坷;“他”多次自杀,却又放不下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钉子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春,我父母亲所在的工作单位整体搬迁到城北,就在那一次搬迁中,跟随父亲52年的行军壶被我们丢在了被拆迁的楼房里。从此,那个行军壶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了。听父亲讲,那个行军壶是他1959年在浙江参军时部队发的。在父亲服兵役的7年里,他对那只行军壶视若珍宝,每次出车、行军、拉练,都要带着它,一刻也不离身。1966年2月,父亲与几万名官兵响应党中央号召集体复员奔赴新疆支边,父母抱着襁褓中的我,  相似文献   

11.
父亲·农具     
正父亲已经年过六旬,而我们姐弟几个均在外工作,田地间的事自然是插不上手。担心父亲太过劳累,我们一致劝说父亲将家里的几亩责任田转让给乡邻耕种,但是父亲不太愿意,总说自己还能应付。弟弟无奈之下,给父亲买一个旋耕机,尽可能减轻父亲的工作强度。看着父亲新买的旋耕机,我想起1980年秋季,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分田到户,村里对农具进行统筹分配的情景。因为农具数量  相似文献   

12.
怀念父亲     
11年前,也是秋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我32岁。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我们姐弟几个轮流在 病床前守护着他老人家,强作笑颜地劝他多吃 一勺饭,多喝一口水,多吃一片药。尽管背地里 流泪。 我总觉得父亲能好起来,因为那时他刚刚 60岁!在医院里,父亲常常笑着对来看望他的 人说:“没事儿,我这是老毛病,过几天就好 啦。”他还常常认真地对我和弟弟说:“等出了  相似文献   

13.
粮食的故事     
<正>父亲原来是个清瘦的人,后来岁月把他变成了一个胖子。父亲成为胖子的直接原因是他在艰苦年月被饿狠了,所以宽裕之后总想补偿,可惜那些一心盼他变胖的人已经走了。我爷爷、外公外婆、我母亲,他们像秋天大地上的落叶,被风带走了,剩我父亲孤零零留在世界上。我们对他没有太多的要求,总是劝他少吃些,因此他常陷在失落里,对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们家原来在农村,前几年落实政策时,全家都转为城镇户口,只留下我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仍在农村。前年他结婚时,父亲已经分给了他4间房,另外4间由我和父母居住。我们进城以后,这4间房就托异兄看管。前些日子,异兄把我们的4间房租给了别人,我不同意,他就说,我们现在已经离开农村,谁在农村。房子就属谁。还说,即使房子是我们的,宅基地也是他的。请问,他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5.
刻蜡版     
朱强 《中国农垦》2009,(1):62-62
随着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的普及,我们的办公条件大为改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追忆过去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有今日之变化,享受着每一天,感慨颇多,对明天的工作、学习、生活也充满了无限憧憬。  相似文献   

16.
李鸿 《百姓》2007,(1):62-62
人活着,不可以没有理想,但理想,不一定要远大。理想,不一定要远大。这是小时候父亲对我说的。在记忆中,父亲是那种没有理想或者说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从我记事起,就从来没有看到父亲雄心勃勃计划一件事,似乎永远一成不变地上班下班,把每天该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做完。记得有段日子,他们单位所有人都像疯了似的攻英语,捞文凭,评职称。父亲却不慌不忙地背着他英语单词,一天十个,不多不少。父亲就这样按部就班生活着,波澜不惊,心无旁鹜。作为家长,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他从没有像大多数家长那样要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他对我们的要求只是珍…  相似文献   

17.
父亲变卦     
《新农村》1999,(7)
父亲是农民,他家祖祖辈辈也是农民。父亲在祖父砌垒的三间泥草屋里长大,又在这里娶了我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5人。为了养活我们,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拼命往生产队的大田里甩汗珠。大自然的风刀霜剑给他脸上刻下了皱纹,田野里的泥垡秸秆使他的脚板磨出了厚茧,沉重的肩担压弯了他的脊梁。坚硬的锄杆、锹杆把他的双手凝成  相似文献   

18.
正敲下"煤气炉"这几个字,父亲的身影和他用过的那只煤气炉又浮现在我眼前。记忆中,父亲很少让我们触碰那只煤气炉。在我幼小的心中,煤气炉被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1958年,父亲作为测绘技术人员被派到龙亢农场参与筹建工作。初到龙亢,这里一片荒原,芦苇  相似文献   

19.
陈亦权 《农家顾问》2011,(10):24-24
28年前,一位姓胡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回到位于广州西郊的家乡,他的父亲从1960年开始.就一直经营着一家小打铁铺。他看着父亲年岁增大.对打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便劝父亲退休,可老父亲却深爱着打铁,舍不得关门。  相似文献   

20.
家风     
陈沐 《中国农资》2021,(3):16-16
年终祭祖归来,几杯酒下肚,父亲便开始了他的"百家讲坛"。父亲说,想想你爷爷,一辈子虽说没享什么福,但也是值了;当年他病在床上的时候,除了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村里还有好些个邻居过来守夜照顾,去世的时候也几乎全村的人都来送葬,一辈子也算风风光光了。母亲和我们兄弟几人也不是第一次听父亲絮叨这些了,习惯性的并不搭话,由着父亲继续说些零碎的过去。但,我知道父亲真正想说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