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麻新品种“双亚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F1×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化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
亚麻新品种“黑亚11号”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玉富  刘燕 《中国麻作》1997,19(4):11-12
黑亚11号是选用优势,高纤,抗逆性强的不同类型亲本杂交,经多次选择育成的早熟,长麻率高,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6692.0kg/ha,954.4kg/ha,560.7kg/ha,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1.8%,27.1%,14.4%。  相似文献   

3.
黑亚11号是选用优质、高纤、抗逆性强的不同类型亲本杂交,经多次选择育成的早熟、长麻率高、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6692.0kg/ha、954.4kg/ha、560.7kg/ha,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1.8%、27.1%、14.4%。机制长麻17.9%,比对照高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8kg、分裂度450支。  相似文献   

4.
宁甜单优1号和宁甜双优1号杂优品种系以抗(耐)丛根病为选育目标,经1993、1994年在宁夏、甘肃、内蒙三省(区)病地、非病地广泛设点试验、示范育成。宁甜单优1号在病地产量平均为3591.4kg/亩,平均含糖13.91%,产糖量500.3kg/亩,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当地对照种提高207.5%、2.37度与276.95%;宁甜双优1号在病地平均根产量为3031.1kg/亩,平均含糖13.61%,产糖量414.1kg/亩,比当地对照种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增加159.5%、2.07度与212.02%。在非(轻)病地两品种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7.7%、12.88%,含糖均比对照提高1.0度,适应性广泛,现已在宁夏、甘肃、内蒙等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1993-199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在两个地点对新育成的小麦品系(福繁11,福绵2号,福太2号,86-5,晋914435,586,系6)进行了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晋麦2148。结果:两点平均,参试品系产量水平为144.7-204.1kg。福太2号和586比对照减产11.4%和11.7%;86-5比对照增产2.5%,其余4个品系比照增产1.4-4.5%。多数品系有效穗和穗粒数比对照略多或相仿,千粒重有  相似文献   

6.
“双亚5号”亚麻新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亚5号品种是用复合杂交法[(黑亚3号×Natasja)×(78—99×Typed)]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品种中早熟、多抗、高产、优质,原茎、纤维和种子每亩产量分别为427.9、62.0和42.6千克,分别比对照(黑亚7号品种)增产10.3%、26.3%和21.5%。机制长麻率17.9%,纤维强度28千克以上,属优质品种。目前该品种已被黑龙江省列为“九五”期间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7.
粤油200 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粤油187×粤油92)F1 为母本,(粤油320- 26×粤油92)F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88- 1990年参加全国南方片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抗病组),平均产量308415kg/hm 2,比CK1 粤油92 增产1732% ,比CK2 粤油116 增产4726% 。在人工接种试验中,青枯病发病率为66% 。1997 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hm^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hm^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hm^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黑亚15号是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注册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641.7、897.2、1282.3、619.o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3%、20.2%、12.2%、11.9%。长麻率20.O%,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1.ON。属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呼育302为多倍体多粒型杂交种,其母本为四倍体双丰1号,父本为二倍体内三71-1.呼育302品种属于标准型(N)品种,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抗病性(褐斑病、黄化毒病)较强,适应性广。在1987~1988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对照品种工农4号(CK)提高11.0%、0.3度和13.9%,在1990年的生产示范中,其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8.2%、0.9度和28.7%。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1991—1992年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估测和评价6个供试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福红2号、福红3号、福红4号分别比对照粤74一3增产21.3%、16.12%和13.17%,增产达显著标准,其回归系数b<1,炭疽病发病率低于5.6%,表现产量高、稳定性好、抗病力强。而福红1号比粤74—3早熟30天,增产7.89%,炭疽病病指4.72%,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病、中熟(偏迟)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威优46     
威优46(V20A/密阳46)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6年湖南省18个区试点平均亩产516.23kg,居5个参试组合第一位,比对照威优64增产6.0%(达到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24kg,略低于对照。全生育期121.8天,比威优64长10.3天。1987年续试,全省17个试点平均亩产470.87kg,居参试9个组合第一位。比对照1威优64增产2.9%(不显著).增产幅度为1.4%~20.6%。比对照2威优6号增产3.6%(不显著),增产幅度1.0%~30.1%,全生育…  相似文献   

13.
Ⅱ优92     
Ⅱ优92(原名Ⅱ优20964)由金华市农科所选配。199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0年参加省“晚籼杂”联品,汇总结果:产量居首位,平均亩产383.85kg.比对照种汕优10号增产4.3%。1990和1991年参加衢州市(地区级)区试,两年产量均居首位。1990年亩产幅度为421.5~515.0kg,平均亩产491.9kg,分别比对照1汕优10号、对照2汕优64增产6.8%和8.4%;差异极显著。1991年亩产幅度为478.3~553.3kg,平均亩产501.5kg,分…  相似文献   

14.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亚14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03年3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原茎、长麻、全麻及种子产量分别为6283.5,930.6,1416.5和758.5kg/hm^2,分别比黑亚7号(对照)增产10.6%,19.6%,18.6%和11.9%。长麻率18、4%,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属于优质、高产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省存在的高产、优质、抗黄萎病、抗棉铃虫4个关键性老大难问题,于1997~1998年选用丰产性好、纤维品质特优和抗黄萎病的新品系4个作母本,筛选出对棉铃虫抗性较好材料3个作父本,共配制12个杂交棉新组合,以抗棉铃虫杂交棉中棉所29F1和抗黄萎病常规品种中棉所12为对照,意图通过杂交棉新组合F1多基因遗传重组,达到同步改良途径。1 丰产早熟性12个新组合84个小区计产分析,霜前皮棉产量1065.0~1950.0kg·hm-2,比CK1增产9.6%,比CK2增产43.0%,达到极显著水平。2 纤…  相似文献   

16.
甜菜新品种吉甜206是以普通二倍体有性杂史后代单株系732-3和753-8互为父母本杂交而成。该品种在吉林省区域试验表现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6.0%、13度与14.4%,在吉林省生产示范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甜201提高13.2%、1.6度与25.4%,吉甜206是一个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多系杂交种甜研八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甜研八号是以KH为骨干系,与4个自交系按4∶1(自交系等量)配制的多系自然杂交组合(代号KH-5),生产上利用一代杂交种。1991~1995年参加全国13个网点区域试验和4个点两年(1994~1995年)的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为42638.6kg/hm2和43782.0kg/hm2,前者比对照增产9.0%,后者与对照持平(-0.1%),平均含糖率为16.6%和16.1%,比对照提高1.32度和1.35度,平均产糖量为7101.9kg/hm2和7003.7kg/hm2,比对照增产22.9%和9.5%;1993~1997年参加黑龙江省10个点区域试验和6个点两年(1996~1997年)的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和27.8%、0.8度和0.64度、18.5%和34.9%。抗褐斑病和根腐病,较对照低0.8级,根腐病罹病率5.5%,亦较耐立枯病和丛根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的佳木斯、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内蒙古的中部、东部,宁夏的银川,甘肃的黄羊镇,新疆的石河子、和静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2份红麻品种材料中初选出的7个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纸浆得率,抗炭病性及构成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麦茬麻中ZGR5,ZGR15,ZGR8和红11的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9.4%,21.9%,21.6%和20.2%,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春播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5.4%,19.6%,21.4%和11.9%,它们的纸浆得率平均比对照提高0.21-1.44介百  相似文献   

19.
K优1号     
K优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K型新质源不育系K青A,与明恢63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好、抗病等优点。1994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89~1990年参加该所品比,平均亩产607.4kg,比对照汕优63(下同)增产7.6%;1991年参加该所试验的同时,还参加了泸县、武胜、德阳市的大区试验和湖北鄂西州区域试验,产量变幅462.4~614.3kg,比对照增产6.5%~18.9%;1992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76kg.…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高强力棉花品种选育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棉花纤维内在品质高强力品种培育,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急需,原棉由产量型转向质量型,势在必行,其意义深远。纤维强度平均24.6g·tex ̄(-1),比对照中棉所12的20.9提高3.7。其中W716新品种强度达到26.5,相当于断裂长度29.2km;霜前花皮棉平均比对照增产13.8%,获得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枯萎病情指数平均6.4,抗性亦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