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探索龙珠牌生物型有机无机复合肥对改良土壤、防治污染、增产提质的作用,在2001年度试验示范的基础上,2002年在普定县城关等6个乡镇进行了试验和200hm^2示范。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生物复合肥50kg作底肥,追施多效奇2kg的处理A、B,分别比对照C增产稻谷31.1%、18.6%,增值147.5元、115.5元;大面积示范增产23.8%,增值112.5元/667m^2。施用生物复合肥后,土壤pH值、有机盾和稻谷P、K及粗蛋白质含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三沼”综合利用效益,进行了沼肥施用于小麦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沼渣混合施用(底肥:沼渣和沼液1200kg/667m^2+尿素6kg/667m^2,追肥:沼渣和沼液1500kg/667m^2+尿素6kg/667m^2)效果最明显,增产率比对照高38.99%,发病率低7个百分点。在小麦生产施用沼肥中结合沼液喷施叶面,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崇左市赤红土耕地蔗区进行土壤养分测定,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软件输出施肥建议卡,结果表明:应试作物甘蔗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肥,比常规施肥节约化肥投资109.1元/667m^2,增产12.73%,增收322.85元/667m^2,节支增收431.95元/667m^2;比单施穗宁牌复合肥节约化肥投资19、1元/667m^2,增产15、28%,增收269.9元/667m^2,节支增收289元;比单施用桂珠牌复混肥节约化肥投资69.1元/667m^2,增产9.94%,增收240.1元/667m^2,节支增收309.2元/667m^2。  相似文献   

4.
于2009年进行了中稻配方肥料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料与习惯施肥相比:稻谷增产88kg/667m^2,增产率为17.6%,施肥成本下降18.25元/667m^2,下降率达10.4%,节本增收167.85元/667m^2。施用配方肥料的测土配方施肥精度达97.8%。  相似文献   

5.
小油菜覆盖防虫网方式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油菜苏州青(叶用)为材料.研究防虫网3种不同覆盖方式对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棚全封闭覆盖的产量和纯收益最高,分别为4669.0kg/667m^2和8341.00元,667m^2;中棚全封闭覆盖和平面覆盖的居中.分别为4602.3kg/667m^2和7965.60元/667m^2;露地栽培最低。  相似文献   

6.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将不同施氮量(6.5kg/667m^2、7.5kg/667m^2、8.5kg/667m^2)对K326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进程及大田生育期一致,较往年有所延迟;农艺性状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和处理D(常规施肥)表现优于其他处理;在经济性状上,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产量较高、产值最大、均价最高,分别为108.24kg/667m^2、1684.85元/667m^2、15.57元/b;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氮钾施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二次饱和D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氮、钾肥施用的关系,建立了重穗型杂交水稻产量(y)与密度与氮、钾施用的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解析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模拟研究和优化选择,提出了重穗型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密度与氮、钾用量施用技术方案:单产≥700kg/667m^2.667m^2栽插密度为1.34~1.54万,施尿素22.0~25.7kg、普钙33.3kg、氯化钾14.9~18.6kg;单产≥750kg/667m^2.667m^2栽插密度为1.4~1.6万,施尿素25.4~29.1kg、普钙33.3kg、氯化钾15.6~20.0kg;单产≥800kg/667m^2,667m^2栽插密度为1.3~1.7万.施尿素32.0kg、普钙33.3kg、氯化钾16.4~22.7kg。  相似文献   

8.
油菜施用不同量沼渣底肥,配合追施一定量的沼液,对油菜增产效果较好,试验说明,以施沼渣底肥1500kg/667m2产量可达151kg,产量最高,比施腐熟牛肥1000kg/667m^2增产38.20%。以施沼渣底肥1000kg/667m^2产量可达147.70kg,比施腐熟牛肥1000kg/667m^2增产35.10%,增产效益最好。大面积油菜生产上建议施沼渣底肥1000kg/667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蒙啤麦一号大麦氮、磷、钾及密度合理的田间配比试验,建立四因素二次回归数学模型,为蒙啤麦一号在黄灌区的大面积示范、推广。集成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灌区施用配比合理的氮、磷、钾肥及密度对蒙啤一号大麦的丰产性有显著作用,运用二次回归数学模型进行推算,最高理论产量可达723.2109kg/667m^2,氮、磷、钾及密度配比为氮肥8.0kg/667m^2,磷肥8.0kg/667m^2,钾肥2.5kg/667m^2,播种量21.1kg/667m^2(千粒重为50g);最佳产量为549.7956kg/667m^2,与之相匹配的四因素配比为氮肥7.093kg/667m^2。磷肥3.730kg/667m^2,钾肥4.580kg/667m^2,播种量20.5kg/667m^2(千粒重为50g)。  相似文献   

10.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414”试验,确定了苏州市吴中区的水稻当家品种嘉33施用氮、磷、钾3种肥料的最佳配方为:纯氮111088kg/667m^2:五氧化二磷2.9033kg/667m^2,氧化钾2.6065kg/667m^2,理论产量达530.28kg/667m^2。  相似文献   

11.
张科 《北京农业》2011,(33):101-102
为了摸索配方肥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不同区域的最佳施肥量,设置配方肥不同用量对比试验,为今后指导配方肥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代县土壤肥力监测及施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县73个监测点连续10年监测资料,研究了全县从1990年到2001年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为全县农民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方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禽畜固体排泄物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长期施用无机肥料对土壤肥力的负面影响,将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的优点相结合,研制新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未来肥料的发展方向之一.以树脂包膜尿素作为载体,生物有机肥作为包衣原料,利用滚筒造粒机制备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采用玉米盆栽试验对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肥效进行研究,定期对各处理玉米的生理性状进行测定,并采集土壤样品,对各处理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酶活性、土壤呼吸、硝化和反硝化速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含量分别提高2855.88%、4414.14%和1153.16%,土壤中各种酶活性也明显提高,土壤的硝化、反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有所降低,玉米增产15.41%.  相似文献   

14.
在青稞和油菜上使用"金大地"复合肥的不同用量和常规施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稞和油菜施金大地187.5kghm-2,是适宜我县的最佳施肥水平,施量过高,产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大三元肥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肥料,集中了无机化肥的速效、有机肥的长效和微生物肥的促效作用。简要介绍了大三元肥的发展概况、研制,分析了大三元肥的肥效机理,总结了其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大三元肥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展大三元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硫肥对大蒜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蒜进行了施硫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施用硫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不同的施硫水平对大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各异,低施硫量处理对大蒜的肥效要低于高施硫量处理,施硫量为90kg/hm^2和120kg/hm^2的肥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稳得高301活性生态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稳得高301活性生态肥在湖南旱地作物中的施用效果,2001年用春马铃薯作材料进行了施用该肥的试验,结果表明,稳得高8900kg/hm2处理比等成本的丹麦复合肥750kg/hm^2加磷肥750kg/hm^2处理增产6.21%,较不施化肥处理增产11.58%,但称得高301对作物苗期生长供氮较低,故宜采用配施少量速效氮肥等相应措施,以充分发挥稳得高的肥效。  相似文献   

18.
木质素复合肥的研制及其对肥料氮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造纸黑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与常规化肥复配合成了木质素复合肥,并研究了该肥料对NP有效性的影响。经脲酶活性测定及土柱渗滤实验表明,该肥料能降低脲酶活性,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轻因常规化肥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20.
当归专用肥配方筛选及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当归专用肥配方及最佳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对8个专用肥配方与常规施肥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及根产量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归专用肥最优配方为B1和B4,各处理中,配方B1和B4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芦头径、主身径和根长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当归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8.09%和16.82%。当归的芦头径、主身径随着配方B1和B4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施肥量对根长影响不大,适宜的施肥量可有效提高当归阿魏酸质量分数,较常规施肥提高0.058%和0.075%,可有效提高氮、磷的利用率。配方B1和B4适宜施肥量为900~1 050kg/hm2,在1 050kg/hm2施肥量条件下,配方B1产值及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