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90年4月,河西走廊发生特大沙尘暴,金昌、武威等地受灾严重,造成人员、牲畜伤亡;1996年4月,酒泉地区发生特大沙尘暴,世界旅游名城墩煌受灾严重,数十名小学生和数百只牲畜丧生,使北方部分省市遭受浮尘、扬沙、沙尘暴袭击。此后的十几年来,沙尘暴连年发生,特别是从2000年至2002年春季,沙尘暴更是肆虐无忌,并已危及邻国-韩国。为此,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恢复河西走廊、内蒙西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二连浩特市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口岸城市,素有“中国北方大门”之称,是我国通往蒙古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便捷通道。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商贾云集,货畅其流,口岸贸易量和进出口额逐年攀升,经济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连年遭受严重干旱、蝗虫、沙尘暴等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沙尘暴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们对沙尘暴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强烈。那么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防治?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为此,我们特约请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先生为本刊撰稿,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季,西北、华北地区连续9次遭受沙尘暴袭击。而地处华北北部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至少有两次躲过了风沙侵害。虽说仍有7次受到沙尘暴侵袭,但其灾害程度也相对弱于近邻锡林郭勒盟。据赤峰市目前公布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市12个旗县区中,克什克腾旗是近年来发生沙尘暴频率最低的地方。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生态环境优于其他地区。 克什克腾旗生态环境好的根源何在?当地人回答说:一是这里的自然条件相对好些,无论是天然草场还是天然森林,都有相当规模的保存面积。二是这里的人们环保意识相对强些,无论是环境保护工作还是生…  相似文献   

5.
二连浩特市地处苏尼特盆地和浑善达克沙地边缘,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多年来草畜失衡,加之受气候影响,沙尘暴频繁发生。2000年沙尘暴次数达到13次,2001年达到14次。沙尘暴到来时,遮天蔽日,人们足不出户,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尘封,地处边陲,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开始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这里。作为沙尘暴的主要源区之一,它危及半个中国甚至更大的区域。在更多的人们的想象中,阿拉善是沙漠的世界、戈壁的王国,有着寸草不生鸟兽难栖的荒凉,有着人迹罕至的凄  相似文献   

7.
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有一片绿洲,它形如一把绿色的楔子,顽强地阻击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着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经济安全,堪称国家西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这里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安危,关系着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这里的防沙治沙、生态保护问题,强烈吸引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亲自批示决不能让这里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相似文献   

8.
沙尘暴是松散干燥的土壤物质和强冷高压气流的动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发生频率和强度是土地荒漠化严重的标志,其危害巨大。根据中国国家气象局的多年跟踪监测结论,中国沙尘暴的活动路径主要有三条。  相似文献   

9.
《园林科技信息》2005,(4):46-46,41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但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沙尘暴也是自然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的坐凳,高42.5cm,宽50cm,人坐上去非常合体解乏。  相似文献   

10.
试论社区参与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沙尘暴引发的思考从公元前 3世纪至本世纪的 50年代的近 2 10 0年间 ,我国沙尘暴共发生了不下 70次 ,平均每 30a一次 ;6 0年代 8次 ,70年代 13次 ,80年代 14次 ,90年代 2 3次 ;而今年不到 4个月就发生了 11次。西北地区的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 ,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重要沙尘源地。今年 3~ 4月间发生的扬沙或沙尘暴天气给西北地区许多县市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同时 ,对我国东部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沙尘暴的形成固然与地质条件和气候趋于干旱有关 ,但根本原因是植被减少…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绿洲区沙尘暴灾害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地区是严重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沙尘暴在该区的发生强烈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河西地区的沙尘暴和当地的自然因素息息相关,但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现代沙漠化的发展进程。恶劣的自然条件,如持续干旱、大风天气、丰富的沙源、植被稀疏、滥用水、土地以及植物资源等,导致了河西绿州区沙尘暴的频频发生。从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予以分析,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飞扬的沙尘中携带着的病菌还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沙尘暴是沙漠化最典型的天气,我国东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是由于科尔沁地的沙漠化引起的。它是我国沙漠化扩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一、科尔沁沙地的特点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和赤峰市境内。北起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南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春季,狂风肆虐,飞沙走石,沙尘暴席卷了中国十几个省份。暗黄色的天空笼罩着城市和乡村,飞机延误了起飞时间,汽车开着灯缓慢地爬行在能见度很低的公路上,嫩绿的小苗被黄沙吞噬……沙尘暴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着生产和生活。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遏制沙尘暴,就必须加快植树造林的步伐,退耕还林防风固沙。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建设工程,它对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止荒漠化,遏制沙尘暴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是沙尘发生的源区之一,该地区林业部门通过多年…  相似文献   

14.
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多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某一个地区遭受风沙危害的严重程度。以沙尘暴的危害和多发区为基础,考虑地面的土地沙漠化情况和水资源及气候等因素,将全国沙漠化土地区划为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格尔盆地中部、河西走廊、藏南谷地东部、内蒙古高原东部等9个严重风沙危害区。分别从地貌、气候、沙漠化土地类型组成和沙漠化土地形成因素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为风沙危害的分类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荒漠植春光     
贺兰之西,祁连之北,有一块古老神奇的土地——浩瀚的沙漠,苍茫的戈壁,层叠的峰峦,构成了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这里曾是水泽丰润之国。现在这里却变成了沙尘暴的发源地。与荒蛮抗争,再造绿色家园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幕便在世纪更迭的阿拉善大地上,又上演了—  相似文献   

16.
<正>车行内蒙古鄂尔多斯大地,无边的绿色直扑眼帘。走在鄂尔多斯市新城区康巴什的街头,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绿树掩映下的美丽鲜花,使人忘记了这是一个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近一半的市区。然而,就在8年前,这里还是沙尘暴肆虐,"对面闻声不见人,白天屋里点明灯。"连续多年的干旱,加之过度放牧导致草原严重超载,鄂尔多斯一度陷入即将被沙漠吞噬的困境,沙化、退化的草场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放眼一望,赤地千里。  相似文献   

17.
风沙,始终是社会的大敌。为抹去沙尘暴肆虐留给人类的沉痛记忆.正镶自旗人努力在浑善达克沙地上播撒绿色。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是京津冀地区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距首都北京仪210公里。据介绍,10多年前,这里常常是风沙蔽日,街上二几乎看不到人;而如今,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片祥和,人们三三两两聚在街头或聊天,或做生意,或等着装卸货物挣“零花钱”。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植被在防治沙尘暴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试图通过对沙尘暴发生的原因和对沙尘暴危害的认识 ,引起全社会对植被建设的重视 ,加快植被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一、沙尘暴物质来自国外还是国内?关于这一点,至今学术界还没有达到共识。存在几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但一个不容乐观和推卸责任的事实是,我们自己的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在大规模退化。据动态观测,20世纪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为1560平方公里/年,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前五年达2460平方公里/年,后五年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年。可以看出,沙漠一直在扩大。沙地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诱发的最直接环境灾害就是沙尘暴。近年来严重的沙尘暴使国家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国家为治理投入的巨额费用在逐年增加。二、沙尘暴是“天灾”…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沙尘暴地面监测站为监测点,定点定位观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动态变化过程,收集与沙尘暴灾害相关的气象,土壤等环境信息,获取沙尘暴发生及变化的有关参数,为沙尘暴灾害预警,灾情评估和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