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的增大.流通环节的日益活跃.生猪疫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一是生猪的老疫病(如猪瘟、猪气喘病等)继续肆虐.新发生的疫病不断增加.且许多生猪疫病是由多种病因和多重因素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发病症状日益非典型化.隐性感染增多:二是在生猪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虽然有些疫病目前已经研制出有效的疫(菌)苗,但还有不少疫病尚无疫(菌)苗可用:有些疫病虽有疫(菌)苗可防,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猪规模化养殖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养猪生产的主要模式,规模化猪场的疾病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和免疫机制外,还应针对猪只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和疫病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药物保健方案,才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猪群中发生的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在防控这些疫病的发生与传播中,除了做好疫苗免疫预防,搞好疫病检疫与检测、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落实好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和控制好养猪的生态环境等工作之外,还应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疫病流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进行保健(预防),这也是动物疫病防控中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的具体措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8):61-61
近日,有报道称,养猪业过度依赖抗菌药物导致疫苗失效,因而致使生猪疫病流行并大量死亡,直接导致猪价大幅上涨。对此,全国生猪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立贤表示,疫病是猪  相似文献   

5.
做好生猪疫病预防对确保生猪健康养殖及增加养猪收入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多年来对生猪养殖积累的经验,主要对母猪、公猪、仔猪、育成猪饲养进行科学的免疫预防及医治,现作一阐述,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很多中、大型的养猪场正规化、自动化、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猪场的选址建筑、生产模式、种猪的优良程度上,猪场从业人员的水平也在提高。中国的养猪业已经繁荣发展起来。规模化猪场代表了大量的生猪存栏量,同时也为病原体的孳生、繁殖、传播创造了有力条件,以至于有些猪场疫病频频暴发。既有蓝耳病、猪瘟等,也有链球菌、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所以,各个猪场不得不采用大量的药物给猪群做保健和预防。这  相似文献   

7.
王辉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12):25-26
能繁母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能繁母猪的生理保健至关重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工作“母机”,它的生理健康如何,决定着猪群的兴衰,因为很多疫病是通过垂直感染的。近几年来,由于猪的疫病尤其是能繁母猪的疫病控制乏力,南方乃至全国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甚至很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常见的生猪疫病有猪瘟、猪流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传染性鼻炎、传染性皮炎等新型猪疫病也逐渐成为了猪的常见病,同时因为猪舍的大规模圈养,加速了这些传染病在生猪之间的传染,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生猪的疫病防控,确保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1生猪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1.1生猪疫病的类型增多近年来我国生猪的常见疫病类型不断增多。生猪疫病的病原体也出现了变异,  相似文献   

9.
能否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关键在于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疫病的防治、科学的饲养以及因灾死猪能否得到社会保险性补偿等具体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解除农民养猪的后顾之忧,促进生猪产业化模式的形成。一、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走“保健、保险”之路19...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中、大型的养猪场正规化、自动化、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猪场的选址建筑、生产模式、种猪的优良程度上,猪场从业人员的水平也在提高。中国的养猪业已经繁荣发展起来。规模化猪场代表了大量的生猪存栏量,同时也为病原体的孳生、繁殖、传播创造了有力条件,以至于有些猪场疫病频频暴发。既有蓝耳病、猪瘟等,也有链球菌、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所以,各个猪场不得不采用大量的药物给猪群做保健和预防。这  相似文献   

11.
夏季高温对生猪饲养有着较大影响,它可以降低猪的生产性能,降低猪的免疫机能,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可能造成疫病流行。本文阐述了猪的体热调节原理,分析高温对生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猪舍选址规划、建筑设计、遮阳通风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综合控制高温措施,降低高温因素对生猪饲养的影响.倡导科学养猪。  相似文献   

12.
王梦圆  陶红军 《猪业科学》2020,37(11):20-24
文章通过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生猪疫病报告的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各国生猪疫情发生情况,并利用基础统计学方法描述各国生猪疫病暴发后猪肉市场价格以及进口量变动的规律。研究发现,对于暴发生猪疫病的国家来说,短期内该国猪肉消费数量下降,生猪养殖从业者恐慌性抛售,其国内市场猪价下跌,猪肉进口因国际国内市场生猪价差缩小而受到抑制。长期内生猪疫病发生国国内生猪产能大幅度缩减,猪肉供不应求从而引发猪价持续上涨,国际国内市场猪肉价差扩大刺激猪肉进口。  相似文献   

13.
目前,猪场疫病控制的方法正向着通过健康监测来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方向发展,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治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疫苗和药物控制,猪群保健逐渐被人们重视,群防群治的观念深入人心。规模化猪场应重视群体的预防和治疗,即确立猪群的保健,特别是妊娠母猪、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保健预防,则不是病后治疗的观念。猪群保健分为母猪保健和仔猪保健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赤龙 《饲料广角》2011,(16):24-27
2011年上半年.猪价大幅攀升.生猪养殖行业利润丰厚.是养猪业大丰收的半年。生猪结构性出栏减少.供需缺口扩大导致猪价上升。2010年猪价的持续低迷.能繁母猪和仔猪双双下降。使生猪产业链遭遇瓶颈.导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加上疫病肆虐,养殖成本的逐步攀升.宏观经济等因素,致使猪价高位震荡。下面笔者就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及影响因素作一回顾.并展望下半年猪价走势。  相似文献   

15.
武向添 《兽医导刊》2019,(4):103-1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生猪的的养殖过程中,我们应重视猪疫病的防治,减少猪疫病对生猪养殖的影响。而春季正是猪疫病的多发季节,在这一季节做好猪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更为重要,从春季猪疫病的成因及类型入手分析,提出了春季猪疫病防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万遂如 《养猪》2007,(5):39-40
当前猪群中发生的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在防控这些疫病的发生与传播中,除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生猪的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生猪的疫病更加复杂化.严重地威胁着生猪散养户的发展.因此.生猪散养户应树立生猪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王梦圆  陶红军 《猪业科学》2020,37(12):20-22
文章通过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生猪疫病报告的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各国生猪疫情发生情况,并利用基础统计学方法描述各国生猪疫病暴发后猪肉市场价格以及进口量变动的规律。研究发现,对于暴发生猪疫病的国家来说,短期内该国猪肉消费数量下降,生猪养殖从业者恐慌性抛售,其国内市场猪价下跌,猪肉进口因国际国内市场生猪价差缩小而受到抑制。长期内生猪疫病发生国国内生猪产能大幅度缩减,猪肉供不应求从而引发猪价持续上涨,国际国内市场猪肉价差扩大刺激猪肉进口。  相似文献   

19.
近年以来,随着“一园三业一基地”的实施,我县中小规模生猪养猪场日益增多,生猪养殖面临动物疫病的威胁更加严重。笔者在调杏规模养猪场中调查发现,我县一蝼业主重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轻综合防控的落实,无或不可行的药物保健方案是导致猪场疫病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哺乳仔猪的药物保健 (一)哺乳仔猪常见多发的疫病种类哺乳仔猪出生后,主要发生的疫病有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慢性猪瘟,葡萄球菌病及猪球虫病等。但发病最多,死亡率高的还是大肠杆菌病与伪狂犬病(农村多发生,因其母猪未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