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苹果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培养食用菌的良好培养物料。用其作培养基栽培蘑菇,产量高,味道鲜荚,营养丰富,每100千克,培养料可产鲜菇100千克左右。 (1)配方组成。苹果渣(干粉)70%、木屑15%、麦麸13%、石灰2%。  相似文献   

2.
蘑菇堆肥高压发酵隧道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的蘑菇生产技术世界领先,其采用发酵隧道(图1)制造堆肥,空调菇房栽培出菇,周年生产蘑菇6~8茬,每茬产量稳定在30千克/平方米。我国蘑菇培养料发酵设施落后,技术含量低,菇农烧煤产生蒸汽进行培养料后发酵,全国数十万个煤灶冒烟6~7天,不但耗费大量能源及人力,还排放大量碳和硫污染空气;种菇环境脏、乱、差,  相似文献   

3.
蘑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鲜美食品。据报导,体重7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食用100~200克干菇,就可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蘑菇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与鲜美程度密切相关,它亦反映出培养料中的氮素状况。对此前人研究较少,我们对不同培养料生产的不同大小、不同品种蘑菇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测定,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果农之友》2007,(4):F0004-F0004
PBO是汇集世界尖端科技的结晶,解决了我国果树生产上的几个难题,使红富士苹果成花量增加2.5~3.0倍,取代了环剥,早熟15天,光亮度极高,果价提高0.4~0.6元/千克;嘎拉苹果早熟7天,果价提高0.6元/千克;大樱桃坐果率提高5.5倍,早熟7~9天;  相似文献   

5.
云南昭通地区每年产生废弃苹果树枝达10万t,果木资源十分丰富,将其制成木屑进行食用菌生产,既可增加果农收入、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还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变废为宝。为研究苹果枝木屑培养料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苹果枝木屑作培养料栽培香菇效果较好,前期香菇产量高于杂木木屑培养料,总产量和平均单棒产量两者差异不大,香菇的外形、品质、口感也无明显差别。建议在当地推广苹果枝木屑替代杂木木屑作栽培料生产香菇技术,推荐配方为79%苹果枝木屑、20%麸皮、0.5%石膏、0.5%葡萄糖。  相似文献   

6.
栽培蘑菇的传统培养料,主要是稻、麦草与畜粪混合堆制而成。以菇床铺料厚度17厘米计,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培养料,约需新鲜畜粪3万斤(或干粪7千斤)。粪肥用量大,已成为发展蘑菇生产的障碍,为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合成、半合成堆肥研究。  相似文献   

7.
苹果生产作为一种商品生产,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但取决于果品的数量,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果品的质量.以我们豫西地区为例,优质的SOD富士苹果,一箱15个(5千克左右)可以卖到168元,而普通的富士苹果,一箱20千克售价在30~40元,相差十分悬殊.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1983,(5)
答:半合成培养料,是利用禾草和化肥代替一部分粪肥制成的蘑菇培养料,其配方很多,如:稻草1000斤、禽粪100斤、尿素12~15斤、石膏10~20斤。全合成培养料,是全部用禾草和化肥来代替粪肥制成的蘑菇培养料,  相似文献   

9.
线克对滑刃线虫防治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是为害双孢蘑菇的重要病原,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菇床,培养料变黑、发粘、发臭、塌陷。蘑菇菌丝体稀疏或不发,以至绝收。本文报道了采用线克处理覆土或培养料来防治线虫,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日前,山东省招远市一家果农企业获得苹果商品条形码,其无毒红富士苹果通过精包装加贴条形码后,一个可卖到5元钱,相当于未获得条形码苹果1千克的价格。  相似文献   

11.
长果12苹果系日本品种,1996年由陕西延安市果树试验场从日本长野县果树试验场引入,1996年春嫁接在6年生乔化北斗树体上。翌年就有腋花芽结果,第三年结果株率100%,平均株产31.2千克,最高产量56.4千克。表现早熟,果个中大、浓红、美观,风味浓郁、香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极丰产,是一个极有发展前景的中早熟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12.
在蘑菇生产中,培养料一般是用干牛粪粉进行堆制。这种办法在备粪粉时,不但费工,而且粪肥中养份也易流失。为此,我们进行了鲜粪堆料试验。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鲜粪堆料不但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料中养份损失,而且可节省粪肥用量,蘑菇的产质量却比常规法高。现将堆制方法介绍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以1000平方尺栽培面积计算。用鲜牛粪10000斤,石灰60斤,干麦草3500斤,过磷酸钙100斤,尿素30斤,猪粪水100担,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省漳州市是以常规模式栽培双孢蘑菇的老产区、主产区,自20世纪90年代后,季节性栽培蘑菇每平方米产量一直维持在15千克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近些年来停滞不前,逐渐被江苏、山东等地超越。为拓宽双孢蘑菇产业发展思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双孢蘑菇课题调研组成员于7月29日至8月2日专门赴江苏、山东学习考察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经验,着重了解两地蘑菇产业发展规划、工厂化生产厂房设计、品种选育、培养料隧道发酵、育菇环境数字化调控、  相似文献   

14.
苹腐速克灵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简结赵学德陈吴海(山东省蒙阴县职业中专276200)(蒙阴县果业局苹果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是苹果3大主要病害,生产防治中所用的多数杀菌剂兼治效果差,且很容易产生抗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1994~1996年用河北省邢台农林...  相似文献   

15.
制备适合蘑菇生长的培养料是栽培蘑菇的关键。随着蘑菇生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广大蘑菇种植者希望有一种快速有效的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以克服目前二次发酵技术周期长、费工多、耗能大的缺点。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的研究,制成了适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蘑菇培养料节能、快速、床式发酵的新技术,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增温发酵剂的制备在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分离筛选到可用于蘑菇堆肥的微生物,并以此为基础制成了适用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二)应用增温发酵剂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根据增温发酵剂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二次发酵的原理,同时参照国外短期发酵技术和室内发酵方法,并结合国内常规堆制发酵的操作步骤,我们建立了一套在生产上行之有效的节能、快速、床式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其具体流程为:稻草的切割和预湿一预堆一添加增温发酵剂一培养料进房床式发酵一翻格播种一管理采收。与二次发酵技术相比,每堆制111.1米~2培养料,应用这技术可省煤150~300公斤,省工8~10个,缩短周期5~10天。  相似文献   

16.
(1)抑制秋梢生长。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花芽分化期,尽量控氮控水,抑制秋梢生长。 (2)合理施用花芽分化肥。一般3~6年生树株施高效三元复合肥或苹果专用肥1~1.5千克,7~9年生施1.5~2千克,10年以上施2~2.5千克。也可株施磷酸二铵1~2.5千克,加施硫酸钾1~1.5千克。  相似文献   

17.
张健  丁路 《西北园艺》2000,(2):28-28
草菇属温型菇类,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麦秸和玉米芯是丰富易得的作物秸秆,我们自1998年起利用其栽培草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达25%~30%。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麦秸100千克,麸皮5千克,干鸡粪10千克,草木灰5千克,磷酸二氢钾0.2千克,石灰8千克,水200千克。  相似文献   

18.
蘑菇人工栽培于20世纪30年代传人我国,传统的栽培技术是以牛粪和稻、麦草为培养料。80年代调整产业结构之际,平湖市引进蘑菇生产技术,由于生产规模受到牛粪资源制约,当地菇农首创了以菜籽饼、稻草加少量氮素化肥经堆制发酵而成的“蘑菇人工合成无粪培养料”,解决了牛粪资源不足的难题,促进了蘑菇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复合矿质肥对制作培养料和栽培蘑菇的作用,我们于一九八三年秋至一九八五年春,使用菇原制作培养料栽培蘑菇进行比较试验,取得了好的结果。菇原是日本FERRO公司生产的一种熔融矿肥。它是由磷、钙、镁、硅、硼、铝、铜、锌、钼等元素组成。弱酸溶,具碱性。可用于制作无粪培养料和有粪培养料。实验证明,使用菇原可促进培养料发酵,丰富培养料营养水平,促菌丝生长,增加蘑菇产量,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20.
黄建春 《食用菌》2009,31(4):40-40
正确掌握蘑菇培养料的发酵技术是防止蘑菇培养料发酵后产生氨味的关键。蘑菇培养料发酵必须严格做到以下几条:1要正确计算培养料的碳、氨比碳、氮比是发酵期间微生物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同化掉碳源及氮源的比例,也就是说,蘑菇培养料发酵的微生物活动是按一定数量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的。蘑菇培养料发酵理论上的碳、氮比是30-33:1,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培养料在露天发酵受光线照射分解和雨淋流失的影响,碳、氮比宜在26:1。所以在配置蘑菇培养料时,要按碳、氮比26:1正确计算。如果在配置培养料时,将氮源配的过多或计算错误,使氮源过多,这是造成培养料发酵后产生氨味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