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鹤庆县2000年被列为全国和云南省退耕还林试点县,工程实施以来,实行“五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退耕还林与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相结合。为加快退耕地区经济发展,增加退耕农户收入,使退耕农户的陡坡耕地退耕后收入不减,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坝区发展蚕桑养殖业,新增丰产桑园114259亩,每亩桑园养蚕收入600元以上,每年可创产值855.54万元。在冷凉半山区重点发展青梅,干热河谷区选择市场前景好的石榴、台湾青枣等优质经济林果,使植被迅速得到恢复,降低水土流失,退耕农户获得很大经济效益。二是退耕还林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2002年在金沙江一级支…  相似文献   

2.
林果业成为南疆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疆五地州及吐鲁番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大力发展林果业,并把林果业作为今后农业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巴州目前的林果挂果面积达2万公顷,其中香梨挂果面积达0.67万公顷,年产果品15万吨,创产值3.2亿元。贮藏保鲜能力达8万吨,林果收入已占农民年收入的25.5%。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可达3004元,增加262元,其中林果收入增加39.5元。库尔勒市抓住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积极扶持香梨产业继续取得较大发展,目前,全市香梨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结果面积0.4万公顷,去年产量突破6万…  相似文献   

3.
调壹发现:①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改善了我省生态环境,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②退耕还林要与当地林农的种植习惯相结合,尽量多采用当地经济价值高、生态防护效果好的乡土树种,注重三大效益有机结合;③退耕还林必须把政府引导、重点扶持、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及市场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礼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做到了八个结合: 一是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把“树上山、粮下川”有机结合起来,退耕还林同治水、改土、荒山造林绿化统筹安排,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平缓地的粮食单产。 二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采取林草、林药、林菜、林果间作方式,发展林果业、畜牧业、药材、蔬菜等相关特色产业。实行圈养舍饲,发展畜牧产业。发展中药材产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吉县实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工程以来,饱受十年九旱、广种薄收之苦的人民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也总结出了退耕还林的“三字经”。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考察了吉县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给予很高评价。 三结合 退耕还林和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吉县一方面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建设生态经济林,引导农民还林还草;另一方面,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舍养型畜禽项目,变牧养为圈养。县政府出台了严格的禁牧政策,两  相似文献   

6.
刘家河村解决退耕还林中的收益不均问题陕西省岐山县刘家河村采取按亩林产品收入分配的办法解决了退耕还林户收益不均的问题。即用退耕总面积除所有收入,得出亩均收入,再依退耕地面积分配,并形成书面材料,与农户签订合同,长期有效。(杨晖王宇萍)朝天区打造退耕还林精品工程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采取五抓举措,高标准、高规格地打造精品工程,连续两年被省政府授予“退耕还林先进单位”称号。五个抓即:宣传发动、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政策兑现、奖惩考核。(姜朝元)石柱县建设四大特色产业基地重庆市石柱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因地制宜,走特色路,打绿色品牌,着力培植以杨树为主的工业原料基地、以佛手为主的木本中药材基地、以直干蓝桉为主的木本香料基地、以银杏、板栗为主的木本干果经济林基地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规划建设45万亩,目前已建成13万亩。四大产业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00元。黄钰财)富宁县3万多农民受益于退耕还林云南省富宁县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坚持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采取多种造林模式,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68...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乌兰浩特市退耕还林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程与扶贫开发,水土保持等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生态建设的同时,很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乌兰浩特市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盱眙县以加快实施“九五”国土绿化规划为目标,以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转换生产经营机制为核心,下大力气抓好绿化造林工作。农村绿化突出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城镇以园林建设为重点,扩大公共绿地,兴建观光休闲点,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和质量。到1999年,全县农村绿化面积达266666公顷,建成农田林网53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全县林业总产值达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50元。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1…  相似文献   

9.
位于甘肃南部的礼县,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骨干工程,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工程,列入县乡(镇)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自1999年工程启动到2001年试点结束,建设区群众累计投工50万个,完成退耕还林、荒坡造林8.5万亩,给6444户退耕群众兑现补助粮食514万公斤,补助款兑现率达100%,群众人均纯收入净增116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注重“六个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六个结合”是:退耕还林与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相结合;退耕还林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依靠科技进步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利益调  相似文献   

11.
全国乡村林场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贺县桂岭草寺林场,从“造”、“管”、“封”入手,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如今林杨2000多公顷林木总蓄积量为13.9万立方米,覆盖率为95%以上。这个林场绿化覆盖率高,只能利用零星荒山和更新改造面积扩大造林和调整林种结构,造林重点放在质量上。他们严把整地、树苗、栽植三关,坚持造上一片、管好一片、成林一片的指导思想,每年都制定了造林护林的目标责任制和制订造林计划目标,并坚持每造0.067公顷林(包括全垦、种上树、抚育三年),经林杨验收,成活率达85%以上的,才发给  相似文献   

12.
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三、三、五”工程是在“六五”计划后期,在农业区划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后确立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经济林果开发工程。这项工作以发展3万亩梅子、3万亩花椒、5万亩苹果而得名。这项工程从1984年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种植花椒3万亩,梅子3.46万亩,苹果4.5万亩。这些果木大多数已进入初果期,1992年,全县苹果产量达100万公斤,收入近100万元;干花椒产量1.5万公斤,收入24万元;梅子产量9万公斤,收入14万元。山区农民从发展林果业中得到实惠,其中收入达到百元以上的农户有2000多户,千元以上的农户有400多户,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户。如今“三、三、五”工程已成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和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3.
城步苗族自治县已完成退耕还林5733.3公顷,其中去年第1批3066.7公顷退耕还林的种苗费230万元、粮食补助300万公斤,补助资金40万元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县受益人口达12.7万人,人均增加收入170余元。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2.1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力地抑制了水土流失,提高了生态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为开发全县生态旅游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城步县实现退耕还林“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易能上 @杨相伦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再兴植树造林热潮,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建设,喜迎县庆五十周年。国道和省道、县、乡、村公路两旁,河流两岸再添新的绿色,累计植树180多万株。近年来,通道县以铁路、公路、河流沿线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通道建设与五个项目相结合,统一规划设计,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造林绿化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0%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与林业分类经营相结合。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7万多公顷,有林地面积为14万多公顷。2001年3月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进行林业分类经营。共区划公益林小班3784个,面积5万多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28.2%,并把公益林小班界定到组,注册到户。结合绿色通道建设绿化河流94条,长14455公里,两岸公益林2.3万多公顷。绿化林枝柳铁路38公里;290国道100.8公里;省、县、乡、村公路95条,共904.1公里,护路公益林6412.6公顷。二是与退耕还林相结合。通道县抓住退耕还林机遇,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群众自愿申请退耕还林,林业部门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提供造林一级树苗。公路两旁,河流两岸的林地营造了生态林。坡耕地退耕户、荒山荒地承包户分别与乡镇政府...  相似文献   

15.
溆浦县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适宜经济林生产。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经济林生产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来抓,突出在“五一化”上做文章,经济林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富山富民富县的重要支柱。1994年,被林业部授予“经济林生产先进县”。到1996年,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73万多公顷,全县农村人.均O.08公顷;经济林产品年总产值达到2亿元,人均经济林收入300元。涌现出一批人均经济林收入500元的乡、千元村、万元户。一、布局科学化。科学、合理的布局是市场经济对经济林生产提出的要求。在发展经济林生产时,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沧州市全市上下切实把大搞造林绿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打造富民强市的优势产业相结合,与构建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相结合,认真开展以东部绿化、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为主的植树造林活动,使全市造林绿化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到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0.69万公顷,比“九五”末增长10.96万公顷,相当于过去近三十年造林面积之和,  相似文献   

17.
总的计划是分三个阶段,以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进林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即:2003~2007年为转折调整阶段,2008~2012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0年为由快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渡阶段。前10年要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今后实现健康稳定的大发展打好基础。三个阶段林业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分别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年新增有林地面积16.7万公顷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3.5%、4%。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21.5%、27.5%、32%。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7个、8个、9个,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16%、25%、33%。林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林果面积分别达66.7万公顷、86.7万公顷、100万公顷,林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值达50亿元、80亿元、150亿元。林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12%、20%、30%以上。林业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林业产值在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林业职工收入在当地职工收入居于中上水平。通过努力,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使山区生态环境、绿洲生态环境和荒漠生态...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雅安市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培育以水电能源、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逐步将全市经济结构由生态资源型转为生态效益型。据统计,全市去年依托退耕还林新发展林、竹、椒、果、桑、中药材基地等绿色种植业面积达95万多亩,总产量50万吨,收入7.37亿元,生态经济总收入连续两年超过粮油总收入。石棉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正逐步实现着“告别浓浓炊烟,留驻青山绿水”和“以山育林、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民”的良性生态循环之路。名山县抓住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节契机,结合退耕还林,高标准规划启动了“绿色茅河”万亩茶园工程,达到年产细茶4万公斤的能力,去年出圃茶苗3亿株,实现收入400万元,人均400元以上。茶叶形成了吸引投资商的绿色资源。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茶叶加工项目有4个,投资50万元以上的有5家,全乡已完成茶叶投资1120万元。四川蒙山华欣茶叶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房,即可投产。芦山县的桑园林发展比较迅速,去年新栽种桑树4076亩,全县累计发展桑林面积1.2万余亩,成为退耕后农户增收的好项目之一。宝兴县结合退耕还林(草)工...  相似文献   

19.
一、工程实施情况到2010年底,临洮县共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面积28633.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7661.3公顷,还草672公顷,荒山造林18966.7公顷,封山育林1333.3公顷。经国家、省、市多次验收,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都在85%以上。二、成果巩固的措施1、退耕还林与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解决了退耕还林工程区退耕农户的生活用能源问题。大力发展薪炭林、沼气池、太阳能、节柴灶等,缓解农村能源供需矛盾。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使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能源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2、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张成刚 《中国林业》2008,(13):48-48
退耕还林工程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要认真搞好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发展林区经济,防治水土流失,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实现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机结合。要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所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