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农村科技》2010,(1):60-63
北京市的山区面积占到市域总面积的62%,被定位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近年来,在北京市山区出现了“沟域经济”、“林下经济”等发展模式,绵延十几公里的沟域被森林覆盖,依托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形成了集观光采摘、新型民俗、健身疗养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沟域经济产业带。目前,多个区县进行了成功探索和实践,为京郊山区发展增添了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沟域经济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形态。构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是支撑北京沟域经济发展、保障山区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小气候特征与芦苇地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作物生长期,林地内温度较芦苇地低;在作物成熟乃至收获后,林农间作地内,太阳辐射量较芦苇地大,温度及温度日变化大,土壤湿度小。所有这些小气候特征均不利于钉螺孳生。林农间作地与芦苇地小气候特征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群体结构的差异所造成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小气候特征是有利于灭螺,有利于杨树的生长,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有螺滩地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有螺滩地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作用及其应用效果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林农间种、窄株宽行、低坝高拦发展水产等技术建立的林农渔复合生态系统,不利于钉螺孳生,灭螺防病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的结构、类型和模式,并确定适合该区发展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为该区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渭北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渭北地区不同类型林农复合立体经营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能、时间和物种资源,不仅对渭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有较好的生态改良作用,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农业起源于森林,从来就是以林农结合的形式发展至今.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发展历史在北魏《齐民安术》中就有记载,记载的是桑园间作的经验.从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史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复合经营阶段、传统农业复合经营阶段、现代农业复合经营阶段.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全省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的出露面积达13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和毕节地区的17个县域,绝大部分是较高比例的喀斯特地貌县(喀斯特面积60.45%~95.17%),植被覆盖率低于19%(不少地区低于5%),是贵州省裸露型、半裸露型石漠化的集中出现区,旱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1].贵州省水城县属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区,喀斯特山区生境严酷、环境承载力低,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重点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杨树林农复合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树林农复合经营技术和林分经营管理技术两方面,对我国近几年杨树林农复合经营技术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林农复合经营已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在土壤水分、养分、抚育间伐和最佳轮伐期等管理技术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还存在着林分经营目标不明确、经营和病虫害控制仍较粗放等问题,在此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复合生态系统中区域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平顶山市10a环境质量检测及评价的相关资料,提出了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类似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聚类分析法计算出各年度可持续发展度,确定影响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子,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序列模型,为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北京沟域经济的建设内容包括环境整治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新村民居工程、特色产业工程。沟域经济的建设得到全市上下特别是山区群众的认可,形成社会广泛共识,巩固了京城生态屏障,提高了山区农民收入,满足了首都市民需求,加快了山区城镇化建设。今后,要探索特色发展模式,坚持正确工作方式,坚持科学谋划,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沟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21-8323
沟域经济是新型山区农业发展模式,北京市昌平区具备发展沟域经济的良好优势。该研究介绍了昌平区发展沟域经济的主要做法,从发展意识、管理机制、产业链条等方面分析了昌平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部门联动综合谋划、集合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产业融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秦巴山区沟域农林产业、沟域矿产工业以及沟域旅游产业的现状,梳理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农林产业规模小、工业发展受环保约束以及沟域旅游开发水平低等问题,最终提出需要将沟域农林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沟域工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结合、沟域旅游产业与全域旅游结合的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树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当地选取合理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北沿海平原杨树-农、水杉-农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林龄和株行距的不同,选择8种复合模式,分析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中,随季节变化林分的叶面积指数、透光率的变化规律,以及林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截获量、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化。【结果】2011-04-11,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先升高后下降,透光率变化趋势与LAI恰好相反。在小麦开花期,对照田小麦LAI达到最大值,为5.72,光截获量在开花灌浆期达最大,与对照比值最大达0.808;在大豆结荚期LAI达到最大值,为1.37,在结荚期,大豆光截获量达到最大值,其中对照为1 472.550mol/m2。在小麦孕穗期,不同样地小麦生物量为1.066~2.458kg/m2,差异不明显,随着小麦灌浆、成熟,各样地小麦生物量差异越来越明显,其中成熟期在2.265~5.305kg/m2;大豆成熟期,各样地大豆生物量差异比结荚期显著,不同模式生物量在229.705~419.085g/m2。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与产量都达到极显著相关,C(15a,3m×12m,杨-麦复合)、D(15a,3m×16m,杨-麦复合)模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较低,B(5a,3m×16m,杨-麦复合),G(5a,3m×16m,水杉-麦)产量分别为2 864.30,2 937.67kg/hm2,高于对照(2 813.95kg/hm2)。不同模式大豆产量差异显著,G(5a,3 m×16 m,水杉-大豆)的产量为1 664.73kg/hm2,与对照最接近,在各个构成因子中,有效粒数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最大,为0.994。【结论】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树冠遮阴会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其中小麦减产较少,大豆影响较大,且较大林龄、较小株行距的林分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门头沟区为合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通过示范推广林药、林菌模式发展生态产业,有效提高了以煤窝沟域为代表的沟域生态经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10月17-18日,由北京市农委主办、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承办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探索新模式,建设新山区",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经济社  相似文献   

19.
林农复合系统既是生态系统也是社会生产体系,其生产要素的组合安排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都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该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林农复合系统中的几种常见模式(林-粮、林-菌、林-菜、林-禽牧、林-药复合经营模式)的经营特点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林农复合产业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西修河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河是江西的五大河流之一。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功能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确保修河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