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观察3种治疗方法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治疗疗效,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治愈率。选某鸡场确诊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鸡520只,将患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西药,腹水康,西药加腹水康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西药加腹水康的效果最好,治愈率为96.15%,腹水康次之,治愈率为93.08%,西药的治愈率为90.77%,对照组为9.23%。表明采用腹水康加西药组合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效果最好,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肉鸡血清肌钙蛋白T与腹水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建立了肉鸡血清中心源性肌钙蛋白T(Tn-T)的ELISA测定方法,用于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早期非损伤性诊断指标.结果表明,患腹水综合征肉鸡的血清Tn-T平均测定值为0.242±0.0703 ng/ml,而正常鸡的平均值为0.1 79±0.0467 ng/ml;以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值大于等于0.2 ng/ml作为判定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标准,判别准确性达到78%.检测血液中肌钙蛋白T是诊断幼龄鸡早期心脏病的重要方法,可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方法用于针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育种方案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肉鸡养殖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肉鸡养殖场中普遍存在肉鸡感染腹水综合征的现象,不仅对肉鸡养殖行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还会威胁人们的食品安全。基于此,笔者根据对河南省肉鸡养殖中腹水综合征的诊断分析,提出几点治疗方案,以供肉鸡养殖人员参考,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国内需求不断增加,肉鸡企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针对肉鸡疾病实施的有效防控措施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保障肉鸡质量的重要基础.肉鸡养殖中腹水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此病防治应采取积极措施,发现有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本文从腹水病病因、诊断和防控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针对疾病情况提出相应防控措施,为肉鸡养殖企业开展腹水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肉鸡腹水综合征 ,又称肺动脉高压综合征 ,是影响世界肉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文章着重论述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史、诱发因素、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同时对其发病机理提出了三种假说。为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理 ,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秋冬季节,在肉鸡饲养的过程中,令广大养殖户颇感头痛的一件事就是鸡群发生腹水症,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肉鸡腹水综合征,又名"心衰竭综合征"或"高海拔病",该病不仅有较高的致死率,而且因降低了肉鸡的屠宰等级而影响饲养效益,对肉鸡生产危害很大。由于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复杂,一旦发病,很难控制。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谈谈肉鸡腹水综合症发病机理、病因、症状及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商业肉鸡的严重代谢性群发禽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疾病诊断困难等原因,这对有效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疾病造成了很大困难。本文在近年来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阐述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心衰综合征",是以明显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多因子致使病鸡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而导致病鸡死亡的综合性疾病. 1发病机理 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对血氧的需要所致.  相似文献   

9.
观察自然腹水症肉鸡的红细胞压积(PCV)、右心/全心比(RV/TV)和A超的变化,同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肉鸡腹水症进行防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腹水肉鸡PVC、RV/TV明显升高(P<0.01),腹水鸡A超检查出现特异增宽的水平波段.用中药和尿酶抑制剂(氢醌)结合的方法对肉鸡腹水症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腹水症、"高海拔"症、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鸡慢性缺氧、代谢机能紊乱,临床上以腹腔积液和右心室扩张、全身瘀血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张勇 《动物保健》2014,(8):58-59
随着现代农牧业发展,养殖园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肉鸡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但在肉鸡养殖过程中,肉鸡腹水综合征严重威胁着肉鸡养殖产业,在这里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做简要阐述。(一)概述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以腹水为主的呼吸、循环系统机能障碍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征、心衰综合征,鸡高原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肉鸡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了两种钙颉颃剂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对肉鸡肺动脉高压和腹水肉鸡右心肥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4日龄,硝苯地平组肺动脉压极明显低于低温组(P<0.01);28和36日龄,维拉帕米明显降低肺动脉压 (P<0.05);44日龄维拉帕米组肺动脉压极明显低于低温组(P<0.01).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可降低肉鸡腹水心脏指数.结果说明维拉帕米和硝苯地平降低了低温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和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肉鸡腹水心脏指数,初步证实钙信号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农牧业发展,养殖园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肉鸡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但在肉鸡养殖过程中,肉鸡腹水综合征严重威胁着肉鸡养殖产业,在这里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做简要阐述。(一)概述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以腹水为主的呼吸、循环系统机能障碍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征、心衰综合征,鸡高原病。以鸡心脏、  相似文献   

14.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综合征最初的报道多见于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生,是目前造成商品肉鸡死亡的重要疾病,该病的死亡率日趋上升.生长速度快的肉鸡品系易患此病,促使肉鸡生产性能提高的饲养方案常引起鸡群死亡率的上升,而死亡鸡中因腹水综合征的占很大比例.该病3~5日龄均有发生,但多发于4周龄以上发育良好的肉鸡,以秋、冬寒冷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5.
<正> 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又称"心衰综合征"、"肺高压综合征",最早见于1946年,发生在美国依阿华州的火鸡;肉鸡腹水综合征则最早见于1958年北美的报道。此后10年,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地陆续有报道;在国内,1986年首报于江苏,随后在北京、青海、河南、上海、广东、河北、甘肃等省市陆续报道该病的发生。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据统计:由本病引起的肉鸡死亡数占肉鸡上市前总死亡数的40%~80%,造成极为惨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肉鸡养殖业的一个世界性问题。本病病因较为复杂,许多因素如慢性缺氧、高能日粮以及某些营养、应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目前对于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机理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一、肉鸡腹水综合征的临床病理表现发生肉鸡腹水综合征的肉鸡,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腹部膨大,触压有波动感。严重病鸡站立困难,不愿行动,常以腹部着地,呈"企鹅状"。病理组织学研究显示:肺支气管周围  相似文献   

16.
腹水综合征肉鸡氧自由基变化规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自然病例,采取分组(对照组,轻度腹水综合征组和重度腹水综合征组)对比的方法,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羟胺法测定了肉鸡血清和主要组织(心脏、肝脏、肺脏、肾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肉鸡比较,轻度腹水综合征组肉鸡血清和主要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或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5)或显著升高(P<0.01);而重度腹水综合征组肉鸡血清和主要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或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间接证明了氧自由基和氧化损伤参与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理过程,氧自由基产生水平与肉鸡腹水综合征病情的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肉鸡因投资小,见效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给扶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加速了新农村的建设。肉鸡饲养不科学,很容易得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根据生产实践,对肉鸡腹水综合征进行了概述,总结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归纳提出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方法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迅速发展,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也呈快速上升态势,给广大肉鸡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并掌握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诊治方法是养好肉鸡的一项重要任务。介绍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防治的一些经验,以供肉鸡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肉鸡腹水征,多发生于幼龄肉鸡,对快速生长的幼龄肉鸡侵害更大。本病以严重腹水,右心肥大或扩张,肺、脾、肠淤血,肝萎缩质硬为主要临诊特征。病因复杂,危害大,被认为当今肉鸡养殖业的三种最严重的新病之一,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20.
岳春林 《中国家禽》2004,26(17):16-17
肉鸡腹水综合征不但给广大肉鸡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时至今日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引发腹水综合征的一些诱因。只要我们树立防重于治的科学卫生防疫思想,积极搞好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消除这些诱因,腹水综合征就能得到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