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拟南芥活性氧不敏感型突变体的筛选方法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 ,采用EMS化学诱变方法 ,在 1 0 - 4 mol/L的H2 O2 选择条件下 ,以幼苗根在重力作用下的弯曲生长为指标 ,对 5 0 0 0 0株拟南芥幼苗进行筛选 ,得到了 2 6株潜在拟南芥活性氧不敏感突变体。此突变体的获得为探索氧化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信号转导网络中的作用提供了直接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采用EMS化学诱变方法,在pH值5.5,琼脂浓度为6g/L,La^3+浓度为3mg/kg的选择条件下,以幼苗根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弯曲生长为指标,对经过化学诱变的M2代拟南芥幼苗进行筛选。得到根不弯曲生长明显受抑的为拟南芥La^3+敏感型可能突变体。此突变体的获得为探索La敏感性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供了直接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纳(SNP)对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种子萌发、幼苗主根长和叶片超氧阴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NP(0.01 mmol/L)不影响种子萌发、幼苗主根长和幼苗的生长,显著降低拟南芥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从而提高植株的抗旱性。高浓度SNP(0.1mmol/L)不仅抑制种子萌发,还显著抑制幼苗主根长和幼苗的生长。而0.5 mmol/L SNP处理种子的萌发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4.
以拟南芥atcwinvl 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为材料,比较研究了2种基因型植株在营养期和生殖期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拟南芥atcwinvl 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简称突变体)较野生型萌发率平均下降5.88个百分点;突变体在44 d抽薹,较野生型延后4d;分支数平均4支,较野生型下降20.84...  相似文献   

5.
【目的】拟南芥的NPR1 (nonexpresser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 1)是植物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的关键调节基因,SAR是一种有效的先天免疫反应,提供广谱抗病性。大量的研究表明:水杨酸为诱导SAR的细胞外信号,而NPR1蛋白作为水杨酸的受体串联并启动细胞内的反应。拟南芥突变体npr1-2是研究拟南芥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的材料之一。为了筛选出纯合的npr1-2突变体,测定纯合突变体中NPR1基因的表达水平,鉴定突变幼苗对水杨酸的敏感性。【方法】采用PCR扩增、DNA测序、定量RT-PCR以及水杨酸敏感性鉴定等方法。【结果】鉴定并筛选出了npr1-2纯合突变体,发现突变体NPR1基因表达量下调为野生型的30%左右,突变体幼苗对水杨酸的敏感性降低。【结论】npr1-2纯合突变体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863份黄瓜突变体和长春密刺野生型为材料,进行PEG-6000溶液(200 g/kg)模拟干旱发芽试验,通过比较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并综合胚根生长情况,初步筛选得到耐旱材料,再对筛选出的材料和野生型材料长春密刺进行苗期干旱(PEG-6000,200 g/kg)处理,并测定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综合比较筛选得到耐旱新材料.结果表明,干旱发芽试验下,初步得到11份耐旱突变体材料.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下11份突变体材料与长春密刺野生型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株高、茎粗和地下鲜质量均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隶属函数法比较筛选得到7份高耐旱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氯化镍对拟南芥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拟南芥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镍(NiCl2)对拟南芥生长发育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重金属的毒理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主要的实验结果:1.培养基经NiCl2处理后,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随NiCl2处理浓度的提高,拟南芥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明显降低,350 u M的NiCl2处理后,种子不能正常萌发出子叶,其发芽率为0。NiCl2对拟南芥根的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处理的拟南芥幼苗根短,侧根数目少。NiCl2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同样受到抑制,苗弱小,叶片失绿。NiCl2处理的幼苗在培养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50 uM、100 uM NiCl2处理过的植株生长发育及开花结实与对照无明显差异,150 uM NiCl2处理过的植株比较矮小且开花晚、结实率低;NiCl2处理浓度达到250 uM时,植株最为弱小并且不能正常开花、结实。2.拟南芥幼苗经NiCl2处理10 d后,随NiCl2处理浓度的升高,拟南芥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malonaldehyde(MDA)、proline(Pro)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都呈上升趋势。上述生理生化指标说明,NiCl2处理影响了拟南芥的正常生理生化反应,导致拟南芥的叶片失绿,MDA和Pro积累,膜透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eIF5B-1基因在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作用。以拟南芥翻译起始因子的T-DNA插入突变体eif5b-1为材料。测定突变体eif5b-1种子的萌发速率,同时利用多聚核糖体谱和qRT-PCR的研究方法,对拟南芥野生型(WT)和eif5b-1突变体的萌发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eif5b-1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下降;2)eif5b-1突变体种子萌发过程中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受到影响;3)eif5b-1突变体中ABI1、ABI3、ABI4、ABI5及DOG1基因的转录受到影响;4)eif5b-1突变体选择性地影响ABI4和DOG1基因的翻译效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种子萌发期进行不同覆膜处理对北柴胡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筛选适宜覆膜材料,为北柴胡大田栽培提供参考。本试验选用北柴胡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北柴胡种子在种子萌发期进行草席、黑色地膜、白色地膜、遮阳网4种不同覆膜处理,不覆膜为对照(CK);种子萌发后撤去遮盖物,并对萌发3个月后的北柴胡幼苗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最后,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对柴胡的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不同指标影响不同;其中地上、地下干鲜重比值、可溶性糖含量均以草席覆膜为最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黑色地膜覆膜处理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对照为最高。综合评价认为,黑色地膜覆膜处理组对北柴胡幼苗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拟南芥野生型Col–0(CK)和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为试验材料,观察统计了4种浓度(0.1、0.5、1.0、2.0 mmol/L)苯丙氨酸处理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分析了苯丙氨酸对酪氨酸降解途径中关键基因HGO、MAAI和SSCD1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0.5、1.0、2.0 mmol/L苯丙氨酸处理能够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和根的生长,对突变体sscd1的抑制程度高于野生型对照;0.1、0.5 mmol/L苯丙氨酸促进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1.0、2.0 mmol/L苯丙氨酸抑制地上部生长,其中对突变体sscd1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q RT–PCR分析发现,苯丙氨酸处理能显著上调野生型中HGO基因的表达以及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中HGO和MAAI基因的表达,表明苯丙氨酸能上调拟南芥酪氨酸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