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实施社区共管、合理生态补偿、加大宣传教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变生活能源模式等5项建议,促进社区与保护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就保护区与社区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对广西弄岗、十万大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5.0对调查问卷中的11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确定出4个公共因子,即: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生态效益的认识,保护区相关制度与周边社区相互影响,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发展的经济影响,社区共管.并从这4个方面对2个保护区与社区间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藉此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识水平,解决社区居民在能源需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社区共管力度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从根本上化解保护区与社区间矛盾对立的关键是解决周边群众的替代性生计问题,为此,提出了保护区需要通过为社区提供物质和资金的保障及项目和技术的支持,提高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调查方法,对2003年开展社区共管项目的格化箐村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以及该村与非项目村的差异,对项目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认为,社区共管示范项目对于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矛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提出了建立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将社区共管纳入地区发展规划等社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驾车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了保护和拯救天然华山松母树林、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周边社区的发展需要。在有利于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社区分布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保护区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林业与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区周边生活着约36万人口,庞大的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压力,如何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1995年~1997年,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处在保护区边缘的白花林村实施了一个社会林业项目,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是实施“中国荷兰合作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 (FCCDP)的试点保护区。根据项目要求 ,2 0 0 0年 4月 2 4日~ 5月 5日 ,11月 4日~ 11月 17日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 2次野外调查。野外调查中采用以常规的路线调查法为主 ,辅以定点统计 ,张网捕捉鉴定后释放 ,访问当地村民等方法进行。共记录到鸟类 2 2 1种 ,分属于 17目 4 5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 2种 ,Ⅱ级保护鸟类 2 1种 ;留鸟 16 4种 ,夏候鸟16种、冬候鸟 2 8种、居留类型不详的鸟类 13种。并对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保护区综合管理计划是实现保护区管理目标的重要指南,保护区周边地区管理计划是保护区综合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周边地区管理计划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在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策略的具体实践。文中阐述了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概念和保护区周边地区的发展理论,结合中荷合作云南省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介绍了保护区周边地区管理计划的编制过程。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具有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保护区管理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实现保护与社区和谐发展,是保护区面临的严峻挑战。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社区居民多、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等特点,保护与社区之间的矛盾也较为突出。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保护区与生态环境知识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够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维持保护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其成为自然保护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文章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出了评价,并通过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而对其管理给予了评价。据此,强调了加快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不仅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还能对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持续监测。为了推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科学有效管理,分析了当前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巡护队伍建设、巡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为今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摸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林农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及民生开支等情况,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经营功能区、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财政补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年补偿标准为核心区246.66元/hm2和391.04元/人、缓冲区157.91元/hm2和250.35元/人,即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年均补贴核心区为3 206.53元/户,缓冲区为2 052.87元/户。  相似文献   

14.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等特点;评价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阐述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分析了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相似文献   

16.
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分析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发展现状,两者之间发展存在的矛盾,并提出提高周边林区居民保护意识,实施能源替代工程,提高就业保障,发挥项目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等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少数民族居住地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关系,认为社区共管措施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茂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莽山烙铁头蛇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7年在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界的沙坪片发现莽山烙铁头蛇活体实体1条。为了进一步了解莽山烙铁头蛇资源情况,2010—2012年,2个自然保护区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对沙坪片区莽山烙铁头蛇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沙坪片有莽山烙铁头蛇分布,分布海拔800~1 200 m,种群数量估计有48~80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采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水青树林,揭示了其分布、生境、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