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保护区进行了初步评价,介绍了保护区的资源状况,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科研价值等指标评价了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阐述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讨论了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壶瓶山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处具有合适面积的华南虎栖息地”。就如何拯救保护区华南虎做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并提出了拯救方案。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制因素。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又对该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林火隐患、薪材需求、林木采伐、生态旅游、采矿、猎捕、放牧及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相似文献
12.
西域青荚叶是亟待开发的一种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通过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域青荚叶植物群落多项特征所作的样地调查,在该保护区西域青荚叶的分布地带共收集到维管束植物57科96属128种。对其生境植物群落区系植物成分的分析表明,该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其作为东亚古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与古热带、泛北极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而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的联系较为缺乏,热带和温带区系交错十分明显,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其群落成分分析表明,植物组成种类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生活型谱显示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所分布的西域青荚叶种群,生活于该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或中山常绿阔叶林以及竹林中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段,生活力强,以分蘖繁殖为主。其生存环境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或弱的光照;高或中的土壤湿度、微酸性或酸性的土壤,高或中等的土壤肥力是适合该种植物生存的生境。 相似文献
13.
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植被起源古老,珍稀特有植物繁多,常绿树种地带性特征明显,分布广泛,藤蔓植物多而发达,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自然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开展植物重点物种资源监测等措施,以强化植物资源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