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一、前言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L.)Beauv.)是多年生杂草,根茎蔓延力强,铲除不易,是干旱瘠薄沙地上的主要杂草。它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多,影响林木生长。但是它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反应极为敏感,特别是在郁闭以后的刺槐林内很少发现有茅草生长。笔者曾在毛白杨、刺槐带状混交林内作过调查(见表1),从调查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刺槐林带内平均每平方米上的茅草密度  相似文献   

2.
刺槐和杨树混交,能促使杨树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位于黄河故道,土壤质地为细沙或粉沙,结构疏松,养分少。造林树种开始以美杨、旱柳、刺槐为主,以后改为加杨、大关杨、刺槐。由于土壤瘠薄,同时造林多为纯林,有相当一部分杨树已处于“小老树”状  相似文献   

3.
杨树刺槐混交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沙地条件下,杨树剌槐混交造林能显著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生物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病虫害明显少于杨树、刺槐纯林,是一种较好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4.
杨树刺槐混交林与杨树纯林生物量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林场的加杨刺槐混交林和加杨纯林的皆伐标准地中,用等株径阶标准木法结合实际测材积测定了林分生物量。研究表明,混交林单位面积的现存生物量和年均增长量为纯林的1.83倍;混交林加杨的单株生物量为纯林加杨的1.77倍;纯林加杨的根系生物量比重大,单位根量的干材生产力不如混交林加杨高。  相似文献   

5.
于不同程度石漠化区的枫香、刺槐和柏木人工林中采集叶片为试材,通过比对3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SOD、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对石漠化区3种植物抗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程度区对植物体内SOD含量的影响显著。在轻度石漠化区,柏木SOD含量最高,刺槐SOD含量最低;在中度石漠化区,柏木SOD含量最高,枫香SOD含量最低;在重度石漠化区,枫香SOD含量最高,刺槐SOD含量最低。刺槐叶片MD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柏木叶片MD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则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沙地杨树刺槐混交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及辽河下游一带(北纬34°-42°,东经106°-124°),分布有河流冲积、风积所形成的内陆和沿海沙地。这些沙地的气候特点是:春季多大风,降水量少,年平均降水量150-750毫米;蒸发量较大,年蒸发量1,500-2,500毫米;气候干燥,湿度低,年平均绝对湿度5-10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65-70%。土壤为冲积土、草甸土、砂性淡钙土;土种有细沙土、沙土、沙壤土、沙砾土等交错分布。土壤干旱瘠薄,有机质含量一般小于1%,缺乏氮、磷营养元素。土壤结构疏松,蓄水与保水力差,酸碱度约为8左右。地表温差变化大,增热与散热都快。旱生植物如白茅、菅草、蒿类等生长旺盛。由于沙地自然条件较差,加上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措施没有跟上,杨树人工林一般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工纯林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杨树作为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其纯林面积超过1亿亩,超过全世界杨树人工林面积之和,它的缺点尤其是生态缺陷越来越引起重视。通过混交林经营实现人工林天然化,是改变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差、林地生产力退化的唯一出路。杨树刺槐混交能实现这一目标,并能提高杨树和刺槐的生长量,已被大量实践和国内外学者所证实。通过从基础理论入手,阐述杨树刺槐混交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两树种细根在北京市潮白河沿河沙地加拿大杨 (2 7a生 )刺槐 (2 2a生 )混交林中的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 ,从细根养分循环角度探索了两树种混交协调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 :(1)加拿大杨和刺槐林木细根的分解特点不同 ,杨树细根在分解前期的N、Ca、Mg元素浓度逐渐升高 ,P、K元素浓度则逐渐降低。刺槐细根分解过程中N、P、K元素浓度逐渐降低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混合分解中各元素含量变化介于两树种细根单独分解之间 ;(2 )细根的N、K、Mg年归还量以刺槐纯根最大 ,两树种混根次之 ,杨树纯根最小 ;(3)混交林中N素归还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杨树的N素状况 ,杨树细根的P素归还量大于刺槐细根 ,有利于改善刺槐的P素营养 ,混交林杨树与刺槐在细根N、P养分方面形成协调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刺槐种子园开花结实状况调查和控制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刺槐各无性系的结荚率较低,平均只有30%。要实现种子园的高产,建园时不仅要考虑入选无性系的生长势,还要考虑其结实高低、花期是否相遇等问题。由于种子园各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和人为操作影响,人工控制授粉的平均给荚率更低,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提高结荚率的措施,用这种方法实施刺槐的有性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象为刺槐人工林,观测点位于蒙阴县大峪大队南面丘陵上。该队地处蒙山北麓,地形起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自1958年以来,该队营造了大面积人工林,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起了一定作用。为研究其对小气候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1985年4月初至5月底,我们对林内外的小气候进行了对比观测,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北方一些省的不少林场在沙地栽培杨树实践中,采用杨树与刺槐混交,提高了杨树的生长量,引起了各单位广泛的关注和兴趣。 1974年北京潮白河林场的调查结果表明:14年生的加杨、刺槐混交林的蓄积量比加杨纯林增长65%—96%。林内气温和土温  相似文献   

12.
杨树刺槐混交林太阳能利用率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用林分现存生物量估算太阳能利用率、CO_2吸收量、O_2释放量和水化合量的方法,并对黄河林场25年生的加杨刺槐混交林和加杨纯林的这几个指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混交林的这几个指标比纯林高50.0—53.8%。  相似文献   

13.
渭北刺槐和油松人工林林分质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质量等级组成和期望成材类型的蓄积量被作为表达渭北黄土高原刺槐和油松人工林的林分质量的数量指标。结果表明,没有利用价值的林木占总林木株数的50%以上;龄级间各期望成材类型的蓄积均值趋于随着龄级的增长而增加,但波动较大,特别是在好的立地条件下生长的刺槐乔林;油松和刺槐矮林在好的立地条件下,期望成材的蓄积量高于其在并的立地条件下的值,对刺槐乔林来说则截然相反;在相同龄级内刺槐乔林的期望成材蓄积量高于刺槐矮林和油松林;由于林分间变异系数太大,因而龄级和好坏立地条件之间各期望成材类型的蓄积量差异并不显著,仅有个别龄级在好和差的立地条件下可见微小的差异;这是由无规则的抚育间代利用造成的,立地越好,采伐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
枣槐尺蠖杂食性,蔓延快,对刺槐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我们于1989 ̄1995年开展了刺板尺蠖的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阈值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刺槐尺蠖雄蛾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非常敏感,雌蛾从羽化至死亡,均能释放性信息素引诱雄蛾,并不因交尾和产卵受到明显影响。性信息素粗提物对雄蛾的引诱力很强,可持效7—10天,诱蛾量的变化规律和蛾蜂期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利用性引诱进行虫情测报,可及时准确地指导防治,是综合防治刺槐尺蠖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根毛变形试验(Had)为检测手段,对刺槐(Robinuapseudoacacia)与刺槐根瘤菌共生过程中的信号识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刺槐种子浸提物诱导后,刺槐根瘤菌野生型菌株8711能够产生结瘤因子(NodFactor).该结瘤因子能诱导刺槐根毛发生变形,且变形情况与菌体正常侵染所引起的变化相同.因此,可以把刺槐根毛变形作为检测结瘤因子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刺槐尺蠖(NapocheimarobiniaeChu)杂食性,蔓延快,对刺槐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我们于1989~1995年开展了刺板尺蠖的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阈值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930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显著。杨树人工林的边缘效应率达1.26,边缘效应深度达林内30 m,边缘部分杨树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林内,多出108.6%。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显示,土壤养分含量随着边缘的深度不断深入,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并随着边缘深度的增加,升高的趋势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19.
刺槐和加杨混交造林,由于刺槐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都生长良好,此事早为人知。但对根瘤菌的形态特征,固氮酶的性活以及人工利用的途径等都还缺乏了解。我们于一九七三、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作了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为互通情况,现将已获结果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树黑星病FusicladiumtremulaeFrank.以分生孢子侵染当年生新叶,6月出现症状,7月发病盛期,9月再发病高峰,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树枝梢或落叶上越冬。该病首先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发病,随树龄的增加病情减轻,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病害的发生、发展与6、9两月份的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根据气象因子可初步预测下年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