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油桐枯萎病是我国油桐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油桐产业的发展。为油桐枯萎病防治及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油桐枯萎病在中国油桐产区的发生、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油桐枯萎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探明贵州当地油桐品系对枯萎病的抗性,为抗病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贵州各地收集的油桐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子浸种、幼苗及幼树灌根、伤口接种油桐枯萎病病原菌,观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分析38个油桐品系对枯萎病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武汉2号、望谟大关7号、罗甸冒井1号和沿河1号的油桐枯萎病发病率较高,抗性表现较弱;望谟大关6号、岑巩1号、岑巩2号、岑巩4号、松桃1号、望谟蔗香镇1号、望谟蔗香镇4号、望谟蔗香镇5号和望谟蔗乡镇巧送村2号的发病率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棉花枯萎病从1964年以来由零星病株扩散到点片发生危害,早已成为主要棉区的严重棉病。为了协同全国有关单位弄清土壤中病菌消长规律,给综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根据,尽快的控制或消灭其危害。兹将本年研究结果简要报导为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1964年的工作概况 我省在1963年以前,对于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无确实报导。1963年开始在钟祥和孝感两县的两块棉田里发现少数枯萎病株,但未引起高度注意。1964年调进鄂光棉种进行棉种更新时,经检疫机关检查证明有0.18%带枯萎病菌及有黄萎病嫌疑,乃广泛引起迅速更新棉种保证增产,与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免贻后患的争论。为了使检疫工作有效地为生产服务,并符合即积极地推广良种,又严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总结了油桐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以期为林业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瓜镰刀菌枯萎病是近年来内蒙各城郊工矿区温室和大棚黄瓜普遍而重要的土传病害。根据1983年在呼和浩特市西菜园连作6—7年的大棚黄瓜地调查,该病发病率高达70%以上。因此明显地影响高寒地区保护地黄瓜栽培和市场供应。Owen(1956年)报导国外,黄仲生等(1984)年报导京郊黄瓜枯萎病菌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吉林、上海报导该病菌是瓜萎镰刀菌(F.bulbigeum)作者从1978—1983年对我区呼和浩特,包头、集宁,山东省泰安,济宁,宁夏银川等市郊露地温室、大棚的黄瓜枯萎病镰刀菌作了鉴定和接种试验。本文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油桐为供试植物,利用油桐+红薯、油桐+黄豆和油桐+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桐幼林生长和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何种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生长,以及探明油桐枝和叶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对油桐幼林的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幼林生长,尤其是对油桐的树高及分枝长度2个生长性状影响更大;不同套种模式处理间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桐+黄豆套种模式油桐幼林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红薯套种模式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油桐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分布范围很广,安徽省为其重要产地之一。由于油桐系亚热带树种,安徽处于其自然分布北缘,易受低温霜冻为害,故产量年际变化很大,邻近两年中,产最可相差七倍。虽然影响油桐产量变化的因素复杂,但气候因子对油桐产量的年际波动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探讨气候因子与油桐产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对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9.
<正> 我区是河南省油桐产地之一,油桐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来用商品混杂种子造林,好坏不分,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澄清油桐品种资源,选择推广优良农家品种,加速实现油桐良种化,根据省油桐科技协作组的安排,1981年4-10月对全区油桐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类.一、油桐资源的分布我区油桐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浅山、丘陵地带,重点产区是鲁山县,面积和产量占全区93%以上,十二个山区公社都有大面积栽培.宝丰、叶县、郏县、舞钢区、禹县都有成、幼林分布.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油桐是旬阳县的名优特色产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油桐种植面积达42万亩,旬阳油桐被列入全国名乡大典,旬阳县被命名为油桐名乡,由于市场原因,销售不畅,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甚至亏损,以及政策推动不力等诸多原因,农民种植油桐效益不高,便放弃管理,致使近二十年来全县油桐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制约油桐产业发展因素,提出壮大旬阳油桐产业的建议意见,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以来凤县漫水乡油桐基地的油桐地方品种和全国推广油桐品种贵桐2号的单株为观测对象,对其表型性状及立体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米桐、小米桐和五爪桐是来凤县普遍栽培的当家品种,主要分布于海拔500 m以下的区域.试验筛选出了的5棵树龄超过22年、生长势旺盛的地方品种金丝油桐单株,这些单株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和适应性,是开发油桐地方品种的首选材料.与金丝油桐单株相比,贵桐2号单株分枝角度小,较适合密植;加大贵桐2号初植密度,可以使油桐产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熟县碧溪公社地处长江下游,土壤肥沃,植棉历史悠久。全社共有耕地面积25,847.4亩,其中棉田面积为23,330亩。以粮棉套种为主。 1963年我们从外地引进了一批“岱字15号”原种,由于忽视了植物检疫,结果在种植后的第二年(1964年),十二大队的棉田里就出现了零星的枯萎病病株。当时我们对枯萎病的危害性还认识不足,控制不力,所以病菌就很快扩散开了,危害的面积越来越大,病情越来越严重,成了我社夺取棉花丰收的最大障碍。近年来,全社干部群众向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市场对油桐需求量增大,油桐发展前景好:但过去由于对油桐不大重视,不少油桐林弃管,单产水平低。实践证明,对低产油桐林进行改造,是巩固和发展油桐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凯 《北京农业》2013,(33):109
油桐树是经济型作物。油桐树属于木本油料作物。种植油桐的主要用途是油桐榨出的桐油可以应用在工业、国防业、化工业、造船业以及医药行业等多种产业中。桐油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油漆类工业原料必不可少的条件。油桐从桐籽到桐叶都具有多用途的优点。种植油桐是一项高利润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南信阳具有适宜种植油桐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是油桐种植的最佳地带。基于此,着重研究油桐的种植技术,并结合河南信阳的地域风貌,分析油桐种植在河南信阳的种植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解决北缘地区油桐良种缺乏的问题,2011年以来,在对安徽大别山区的桐城和金寨等地的油桐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油桐优良单株选择工作,经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择出5株油桐优良单株。所选5个优株雌雄花比例均在1:10以内,属于典型的少花花序类型;丛果性除"金寨2号"稍弱外,其他4株丛果性均较强,果大皮薄,光滑整齐,粒饱仁满,种仁含油率均在50%以上,2年的年均鲜果产量在1.25 kg·m-2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我国油桐优树的选择标准。以上油桐优树的选出为北缘地带发展油桐提供了良种培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展湘西武陵山区油桐生产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湘西武陵山区发展油桐生产的客观条件及其油桐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山区发展油桐生产的战略设想是:适当调减油桐栽培面积,重视零星栽培,实行集约化经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2000年气象资料和油桐生产资料分析了豫南山区商城县油桐生长期的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光能资源及影响油桐生长的气候因子,并提出了在油桐生产中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途径,为以后合理利用豫南山区气候资源、科学发展种植油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168-169
和田地区棉花枯萎病发现于 1964年 ,2 0多年一直控制在墨玉县。随着植棉面积的扩大和盲目引种 ,1989年开始迅速扩散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中期 ,该病逐步成蔓延之势。1996年 7县1市 70个植棉乡镇有 61个发生枯萎病 ,发病面积达 5 0 % ,重病田 42 60 hm2 ,绝产 12 16 hm2 ,造成很大损失。防治上除应继续严格检疫措施外 ,要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培育的抗病新品系大多对和田枯萎病菌系有很好的抗性 ,有些丰产性也不错 ,其中 BD10 3参加了 1998年新疆棉花抗病新品种 (系 )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9.
小油桐抗逆性(低温、干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  景瑞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8-59,64
小油桐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植物,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价值。自然界中小油桐主要受到低温和干旱胁迫;低温能使小油桐死亡,干旱主要影响小油桐的分布和产量。该文综述了小油桐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油桐尺蛾又名油桐尺蠖(Buzura supperssaria Guence)属鳞翅目尺蛾科,是我国油桐重要害虫。幼虫食叶,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影响油桐树生长和结实。为此,我们采用不同处理对油桐尺蛾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现总结如后。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园情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山阳县法官镇某村油桐林,试验面积2.5 hm2,树龄10年生,株行距3 m×4 m,平均树高2.5~3.9 m,树体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