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2020,(5)
为了寻求榆黄蘑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进行了6个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榆黄蘑发菌速度快,但发满前期菌丝较稀疏,后期才逐渐浓白。培养料发酵后短时高温处理接种后均没有污染,而熟料接种污染率较高,尤其是含棉籽壳的培养料,污染率达75%;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后现蕾早,比熟料提前5~10 d;混合料配方的产量总体高于单一配方料,玉米芯+木屑料经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最高。玉米芯40%+木屑40%为主料,经过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栽培榆黄蘑为试验较好配方及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鸡腿蘑是一种抗杂能力强的草腐土生菌。几年来,笔者利用栽培平菇、杏鲍菇、茶薪菇等的废菌料,进行小拱棚畦床栽培鸡腿蘑试验,并应用于大田生产,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制作 选用优良的鸡腿蘑品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1.1 母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KH2(PO4)35g,水1,000mL。配好后装进试管,制成斜面,灭菌,接种,置22~28℃下培养,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1.2 原种制作 培养料配方为棉壳85%,麦麸10%,石灰3%,糖、过磷酸钙各1%,KH2(PO4)30.1%,料水比1∶1.3。拌匀堆闷5~7天(翻堆1~2次),装瓶灭菌后接种,待菌丝长过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87年从湖南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红平菇菌种,经三年来在盛夏期以稻草为原料室外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1988年试验结果简介如下:(一)方法:培养料配方为稻草78%、米糠20%、磷肥和石膏粉各1%,含水量约62%,pH8.装入17×33厘米塑料袋,接种后置室内自然温度发菌,当菌丝满袋后,移入柑桔园畦地上出菇,以室内为对照。(二)结果:1988年5月2日接种800袋,折干料  相似文献   

4.
西藏野生食用菌白鸡腿蘑的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进行了白鸡腿蘑的生长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培养料成分试验,栽培方法比较试验和栽培中试,根据各项数据和当地资源情况,确定了采用以青梨秸杆和牛粪为原料,调节pH值为6.5-7.5的培养基,每年5-11月间在西藏的拉萨地区用熟料分两个阶段栽培白鸡腿蘑的方法,并筛选了高产优质的菌株,该野生品种人工栽培成功,可用于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以白色金针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栽培金针菇后废料(菌糠)倒往田地,为充分利用这些废料,我们引进了鸡腿蘑菌株,进行了废料栽培鸡腿蘑配方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代料香菇营养代谢的特点,用多种生长调节物质、矿质元素等,经配方试验比较,研制成香菇生长素,以克服代料香菇后期营养不足,出菇差的缺点,提高生物学效率。现初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香菇菌株为Cr-02。培养料配方:阔叶术屑76%,麸皮20%,石膏粉2%,糖1%,过磷酸钙0.6%,尿素0.5%,多菌灵0.1%,料水比1:1.2,pH自然。塑料袋宽15厘米,袋长55厘米,87年9月25日制棒,11月2日开始脱袋。试验分2个处理和2个对照。处理1(T_1):1号生长素配方,由生长促进物质、维生素、微量  相似文献   

7.
半地下室塑料大棚立体栽培平菇,能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温、湿条件,在有限的面积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一、培养料处理:配方:棉籽壳、麦草、豆杆、玉米芯等主培养料,辅加1%石膏、1%磷肥、0.3%尿素、0.15%多菌灵。棉籽壳拌料前曝晒两天或进行堆积发酵;麦草、豆杆、玉米芯经曝晒后粉碎。二、装袋接种:菌袋规格为23~26×40~45×0.03~0.06厘米,按以上配方配制好棉籽壳培养料、豆杆培养料、麦草培养料等,置于已消毒过的房间装袋接种,分层播菌,每袋播菌四层,接种量10%。三、排袋发菌:接好的菌袋置保温性好  相似文献   

8.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们淮北地区,昔遍采用棉子壳栽平菇和金针菇,虽然棉子壳栽培料已出过菇,但棉子壳的营养物质并未耗尽,在栽培鸡腿蘑的实践中,笔者发现鸡腿蘑菌丝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很强。为了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从1991年开始试用出过菇的废料栽培鸡腿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生物效率达110%~130%,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废料处理 将出完平菇、金针菇的废料运置水泥场地上,拣去有杂菌污染、虫害的菌袋,然后用铁锨拍碎,晒干备用。 (二)培养料配方 ①平菇废料40kg,金针菇废料  相似文献   

10.
徐学忠  田果廷 《食用菌》2002,24(2):18-19
许多菇农希望能找到一种适合菌丝生长而不适合杂菌生长的培养料 ,以求更大限度降低成本。有关石灰水在平菇生产中的应用已有报道 ,本试验用石灰水浸泡培养料代替高压蒸汽灭菌 ,降低制种成本。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种 平菇种 99号 ,系本研究中心菌种。1.2 试验配方 设四个处理 ,基础配方为棉子壳 70 % ,麸皮2 9% ,石膏 1%。处理 1加 5 %的石灰水 ,处理 2加 10 %的石灰水 ,处理 3加 15 %的石灰水 ,处理 4加 2 0 %的石灰水。1.3 试验方法  1培养料浸泡 :按处理配好各份石灰水浓度 ,将称好的培养料放入各浓度的…  相似文献   

11.
鸡腿蘑对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6个鸡腿蘑菌株分别接种在新料和含30%金针菇菌渣的原种培养基上,比较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结果表明,在含菌渣培养基上所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更快;且在新料上菌丝长速愈慢的菌株,在含菌渣培养基上生长速率的增加愈明显。出菇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表现不同,这表明,不同菌株对菌渣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6个菌株中,5号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2.
864菌株是我室1986年从草菇培养料中分离得到,它对草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生物效率可提高15%~20%,最高达30%以上。为了了解它在姬松茸菇上的效果,我们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姬松茸菌株从国外引进。培养料按一般草菇配方。采用箱式栽培,每箱66cm~2,装干料3.25kg。 (二)试验方法 试验设两个处理:①对照组加864菌液发酵。②试验组加864菌液发酵(每百公斤干料加600ml)。两组同时播种,菌丝走透后覆土。每个处理三个重复。从现蕾后定点观察各5朵,测量菇盖直径和厚度、菇柄直径与长度,称重。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子实体的经济性状 不同处理的培养料对菇盖大小与厚度、柄长度与直径以及菇体重量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13.
用袋料栽培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在产出2~3潮菇后,由于培养料干涸,产菇量明显大减或不产菇。这时切莫将废料丢弃,可将其加工后再栽鸡腿磨,因鸡腿蘑属粪生菌、土生菌,草腐性,所以各种食用菌出菇后的废料均适宜鸡腿蘑生长。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不同覆土处理对鸡腿蘑出菇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腿蘑菌丝需在土壤介质作用下方能扭结出菇。笔者对覆土进行了3种不同处理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覆土处理对鸡腿蘑的产量和出菇期均有一定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鸡腿蘑菌株及来源 Cc-1、Cc-2引自昆明微生物所,Cc-3四川省菌种场组织分离纯化野生种,Cc168、Cc173...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栽培金针菇受室内环境的限制,我所于1990年11月开展了以室内培养菌丝体、野外大棚出菇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①菌种:古金1号全白金针菇菌株,本所自选.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70%.③栽培袋:采用规格为35×17×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二)试验方法①栽培菌袋的制作:按常规法将培养料拌匀后装袋,每袋折合装干料200g,于1.5kg/cm~2下灭菌1.5小时,冷却至25℃以下后无菌操作接种,置20~25℃的室内培养,30天后菌丝长满袋.②选搭荫棚:选不积水、近水源、方便管理的冬闲稻田,整地  相似文献   

16.
塑料袋栽香菇,存在污染率高,上下层菌丝菌龄差异大,培养时间较长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菌条接种法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培养菌条:采用铅笔厂的边角木条(或适宜食用菌生长的相思树等枝条),截成与铅笔大小的段,装于广口瓶中,每瓶装60~70条,再用调好湿度的木屑培养料填满木条间空隙。然后按常规法塞棉塞、灭菌、接种、培养,待木条菌种长满瓶后,即可供塑料袋接种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云南的热带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canarii)菌株进行驯化培养。结果表明:热带小奥德蘑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最适宜pH为8.5;热带小奥德蘑可以在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50%棉籽壳、30%木屑、18%麸皮、石灰2%,pH自然,含水量65%~70%)上生长,一般从接种到子实体采收完成约65~71 d,生物学效率为122.66%±5.11%。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光因子对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曾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黑木耳8203菌株。培养料配方为油菜秆60%、玉米蒲芯10%、米糠10%、麦秆16%、糖1%、石膏2%、过磷酸钙1%,pH7,料与水的比1∶1.6。总投料300公斤,按配方称量拌匀,压成600块(每块0.5公斤),分别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扎好袋口,常压灭菌后按无菌操作方法接种.(二)方法①自然光和无光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取100块接好种的菌种块,放在自然光的培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产纤维乙醇的糟粕(工业废料)为主培养料,分别混配棉子壳、大豆秆、稻草、麦草四种辅料做四个配方,与对照配方(棉子壳、大豆秆)栽培平菇对比试验.培养料经7~8 d发酵处理,采用”秸秆专用”平菇菌种接种,聚乙烯塑料袋装料,两头和中间各播种一层,常规栽培管理模式.出菇管理无采取任何增产措施,共出菇五潮菇,其生物转化率达120%.试验结果表明糟粕作为主料配合秸秆栽培平菇可行,其生物转化率与常用栽培料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选择适于香菇生长的相思树、木麻黄、栲、槠、枫、栎、懈树等阔叶树小枝条,或铅笔厂边脚料,制成长2厘米、直径0.7厘米、一头稍尖的木钉,先用1%糖水浸10小时或煮沸半小时,捞起稍凉至不滴水,加40%木屑培养料(木屑培养料配方:木屑27斤,石膏1.5斤,糖1.5斤,水35~40斤)拌匀,按常规法装瓶(或袋)灭菌接种,置23~25℃培养45~55天待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