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使水泵机组始终处于高效区域运行,从电磁调速电动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机械特性出发,分析了电磁调速电动机励磁电流与水泵转速之间的变化规律,阐述了采用电磁调速电动机实现水泵机组优化运行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于永海  徐辉 《排灌机械》2000,18(3):26-28
根据电磁调速电动机驱动的水泵机组起动过程中的力矩平衡方程,得到水泵转速的变化率与水泵转速和励磁电流的函数关系式,据此进行数值模拟。当给定一个起动过程中水泵转速随起动时间的变化规律,就可得出对应的该水泵机组起动过程中的电磁调速电动机励磁电流控制的规律,并在一个实际的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中进行了验证,其转速的变化基本符合数值模拟时设定的转速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对其它异步电动机拖动的调速设备的控制软件开发提  相似文献   

3.
王丽敏 《排灌机械》1989,7(4):46-50
本文从改变水泵、风机恒速节流控制为调速运行节能的原理出发,着重分析了电动机调速节能的理论,对目前已使用的普通鼠笼电动机如何实现调速节能的方案进行了比较,指出变频调速是实现水泵、风机高效节能的一项有吸引力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调速是电动机节电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变化负荷运行的风机、水泵等采取调速运行后,其节电率一般可达到20%~35%。在目前各用电行业中,60%以上的电动机为交流异步电动机,承载变化负荷运行。如果将这些电动机改为调速运行方式,其节电效果将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的分析,认为机组跳闸的原因只能是机组运行过负荷,现场调查分析表明,机组启动跳闸的原因是由于水泵供货厂家配错叶轮所致。采用降低电动机转速,适当增大水泵叶片安装角的措施进行了处理,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变频器谐波对变频调速水泵机组效率的影响,在分析变频器谐波产生机理以及谐波对水泵机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滤波功能的高频电参数测量仪和虚拟仪器等构建了开式试验装置.高频电参数测量仪连接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在电动机输出轴与自吸离心泵之间连接有转矩-转速传感器,并以1台典型自吸离心泵机组为对象,通过改变变频器输出频率调节自吸离心泵的转速,分别测量自吸离心泵机组滤波前后的水力性能参数和电参数,计算分析滤波前后自吸离心泵机组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20~50 Hz范围内,对变频器输出谐波进行抑制可使自吸离心泵机组效率提高1%~3%,电动机的效率提高3%~9%,并且频率越低,电动机和自吸离心泵机组的效率提高越明显.变频器谐波对变频调速水泵机组性能影响的量化研究将有助于调速范围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离心式水泵高效工作区的性能曲线进行二次拟合,分析了离心式水泵机组并联调速运行特性.以泵机组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系统流量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符合水泵并联调速运行特性的最小功耗优化数学模型,将不同转速泵并联调速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求解多元函数条件极值问题.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和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迭代法求解该模型,给出了并联调速机组优化运行时工况点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怎样调节水泵流量在机电排灌中,有时为了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防止水泵汽蚀,增大或减少排灌水量,要求对水泵的流量进行调节,以满足实际排灌需求。那么,怎样调节水泵的流量呢?1变速调节法(1)变频调速法,即改变输入电动机电源的频率,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但需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8CJ56型轴流泵的性能和原配套的1600kw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状况.提出了在更换电动机老化线圈的同时,按照增大电动机容量和变极调速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多方案的比较,采取的电机改造方案为电机增容到2000kw,以原转速为第一转速,改变绕组接线达到改变磁极对数,获得电机第二转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水泵叶片角度和调节转速,可以增大水泵流量和提高水泵扬程。这种改造方式无需改变机组的支承结构系统和管路系统,是一种投资省、收效快的技改方案,对其他机组的技术改造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宇新 《排灌机械》2001,19(6):38-40
提出了一种开磁磁阻电动机的数字电流控制技术,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40进行了开关磁阻电动的硬,软件设计。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控制性能,将其应用于水泵的调速系统中,能实现恒转矩运行和高速运行,进一步提高水泵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叶建亭  居剑文 《湖南农机》2012,39(1):107-108
电磁调速电机是由电磁转差离合器和交流异步电动机构成的,它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从电磁调速电机的工作原理方面入手,分析了电磁调速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与维修应用建议,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田滴灌系统水泵变频调速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田滴灌系统水泵及管路运行特性,分析了滴灌水泵调速节能原理,对其采用变频调速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提出该调节方式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在现有的经济及技术条件下,变频调速技术在大田滴灌系统中不具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泵调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宜  李会暖  刘晓阳  丁思云 《排灌机械》2006,24(4):44-46,53
水泵电力消耗占水厂制水成本的30%-50%,如何降低成本是每个水厂致力研究的问题.介绍了变频调速节能的原理,探讨了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泵调节控制系统中所选用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实例进一步阐述了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不仅是节约能源,还能够为水泵运行带来方便,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变频调速在水泵节能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水泵节能原理的分析,指出水泵调节运行时能量损耗的大小较大程度取决于控制流量的方式;结合对几种常见调速方法性能的比较。归纳了水泵采用变频调速的优点;依据实例提出:对于大型泵站和耗电量大且装置扬程变化较大的泵站最好采用变频调速。  相似文献   

15.
从离心水泵工况分析入手,研究了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水泵的适用性问题,给出了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的水泵选型控制参数。在水泵选型和运行调度都合理时,变频调速供水系统才可取得预期的节能效果,小流量条件下需辅以气压给水技术节能。为充分利用高效率调速运行的流量区间,设定的工作压力应等于或略大于所选水泵高效区右端点的扬程。同型号水泵并联工作,只对1台水泵调速时,调速泵仍然存在小流量供水现象;设定工作压力下单泵最大供水量大于高效调速区间下限流量的2倍时,对2台水泵实施调速可避免水泵工况点偏离高效区。  相似文献   

16.
虽然《泵站设计规范》对泵站电动机层的噪声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泵站机组运行产生的噪声多数超出了规范的要求.针对南水北调东线泵站工程年运行时间长,如何减小设备运行的噪声,减小其对运行人员的不利影响的问题,在分析噪声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首先根据水泵机组噪声产生的原理,针对噪声特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方面采取优化电磁回路设计、选用优质材料、提高加工工艺标准等措施,从源头减小噪声;其次,结合设备结构和布置的特点,对主要噪声源——电动机和叶轮外壳采取阻尼隔音毡的措施,减小噪声的发射;最后在设备布置的空间内设置吸音材料,构建吸音空间等措施.多种减噪措施的组合,使泵站运行时电动机层的噪声小于85 dB,优于国家有关噪声的规范要求,改善了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以LabVIEW虚拟仪器为测控系统的车辆电磁制动器电磁体试验台上,通过数字电位器的方法实现对当前通用电磁调速电动机调速控制器转速给定电压信号的电可调节。设计了实际电路对原控制器进行改造,实测了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而为电磁调速电机的自动控制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水泵性能曲线进行二次拟合,根据等扬程流量叠加原理建立了水泵并联运行曲线方程.对不同型号水泵配置的单调速泵站,通过建立的水泵并联调速运行方程和泵站的年供水规律,计算得到各供水指标下调速泵的调速比,可以实现完全通过改变水泵的特性来达到工况点改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泵站离心式机组并联调速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泵站系统变流量时泵站并联机组调速运行工况点难以确定的问题,分析了相同型号、相同管路布置时多泵并联的运行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化管路约束,应用离心泵性能特性和流体机械相似原理对泵站多泵并联工作机组的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以系统流量为约束条件下的调速特性数学模型,讨论了多泵并联系统调速时的系统性能,并给出并联调速机组单泵调速情况下的工况点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拖动水泵运转的电动机是泵站能耗的主要设备之一,研发和选用高效电动机对实现泵站节能有重要意义.这种电动机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包括改变其内部结构实现变极调速等,以降低损耗、提高效率.在阐述了节能高效电动机概念及其本体节能和调速节能的基础上,以无滑环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和双速凸极同步电动机在泵站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电动机与传统的电动机相比,其能耗节约率分别为4.33%和26.2%,推广到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的部分机组,年节电量可达3.58亿kWh,约占其机组年消耗电量的7.8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