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977~1990年2614次田间种群消长系统调查及对15417头长、短翅型雌成虫卵巢发育系统解剖证实,本地区单季晚稻最初虫源由南方迁入,迁入期通常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繁殖产生长、短二种翅型的成虫。从迁入建立种群到种群最终消失,可发生3~4个世代。田间种群数量动态与迁入基数、气温、食料及天敌等因子有关。其中,虫口基数和气温是种群大发生的主导因子。短翅型成虫大量出现是种群数量激增的预兆。 相似文献
2.
褐飞虱是安徽桐城县县单季稻、双季晚稻后期主要害虫,以70年代为害最重。近年来略次于白背飞虱。灯下初见期为6月中下旬,迁入峰在7月。常年迁入后发生4代:四(2)代一般7月下旬在迟早稻、单季稻田发生,不需要防治;五(3)、六(4)代为害单季稻和双季晚稻,为主害代;七(5)代为害双季晚稻。田间虫量呈单峰曲线消长,群体高峰出现期:双季晚稻田六(4)计在9月中旬末,10a虫量平均百丛500头;单季稻田六(4)代在9月上旬本.10a虫量平均百丛639头;七(5)代在10月上旬,10a虫量平均百丛241头。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为延缓褐飞虱、灰飞虱对25%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笔者引进相关药剂并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证明,参试的乙虫腈、烯啶虫胺等几种药剂对水稻后期的褐飞虱、灰飞虱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但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减轻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明确黄山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和二化螟(以下简称“两虫”)偏重及以上发生条件下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方法]选择在“两虫”发生偏重的田块,通过三氟苯嘧啶+乙基多杀菌素组合(以下简称“三乙组合”)与当地农民习惯组合防治“两虫”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明确“三乙组合”对“两虫”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三乙组合对水稻“两虫”防效好,同时农药减量作用明显。[结论]强化监测,于“两虫”低龄幼(若)虫高峰期选择三氟苯嘧啶+乙基多杀菌素各防控1次,能有效控制“两虫”危害,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该方法用药量低,用药次数少,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是植保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褐飞虱(M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上海郊区尤以8月底9月初(单季晚稻孕穗至抽穗期)发生的四代若虫数量最多、危害最重,是水稻全生育期的主要危害代,也是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5年,本地因受害虫迁入数量、气候条件、作物生育期及防治措施等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褐飞虱特大发生,数量之多、危害时间之长、防治之难,为20年来所少见。为认真总结褐飞虱发生及防治技术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害虫的防治水平,本文就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的特点与原因、存在问题及其防治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褐飞虱在桐城市演变可划分为 3个阶段 :1971年以前 ,1972~ 1982年 ,1983年至今 ;灯下迁入期、迁入量、大发生频率、主害代别等在 1977~ 1983年、1984~ 1991年、1999~ 2 0 0 3年均有所不同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六 ( 4 )代为主害代 ,80年代后发生为害盛期提前 ,五 ( 3 )代为主害代 ;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单季稻田初见期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双晚稻田初见期在 8月中下旬至 9月上旬 ;影响褐飞虱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气象、耕作制度、药剂、迁入量等 ,品种、天敌对发生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992~1993年试验观察,褐飞虱在济宁市每年发生3~4代,一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世代历期24.25天;二代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主要为害世代,历期25.75天;三代发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历期38.75天;四代卵和低龄若虫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后期低温而死亡。以25%扑虱灵防治效果较好,其次是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16.
17.
18.
褐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水稻单食性、常发性害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于在水稻穗期暴发成灾。一般危害损失达10%-20%,严重危害时损失超过50%,甚至绝收。为加强水稻褐飞虱的防治,从褐飞虱生活习性、生物型变化、褐飞虱造成的危害及大发生征兆等方面入手,了解稻褐飞虱的概况,提出稻褐飞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