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海湾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海湾海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高位池养殖,养殖面积3.6hm^2,虾苗规格0.7-1.0cm,投苗量336万尾。养殖周期95-113d,商品虾规格15.2-20.0g/尾,成活率60.9-80.1%,饲料系数1.25,产量39440kg。  相似文献   

2.
粤东饶平县柘林湾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湾口朝南,海域面积达68~70km。是我国沿海18个重点海水养殖区之一。海水养殖对海湾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而柘林湾是我国受海水养殖业影响最显著的海湾之一。目前,柘林湾海域环境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1998~2001年的资料,近10年来,由于海水增养殖业的过度发展和周边人口与经济的急速膨胀,加上污水处理能力的长期滞后,该海域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为福建省首次从山东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100×104粒中科红海湾扇贝苗种,在福州连江海区试养,探索其在福州海域养殖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州地区海域7-8月高水温期,中科红海湾扇贝生长迅速,壳高月增长平均达1 cm以上;9月份后,随着海区水温下降其生长速度减慢,中科红海湾扇贝适宜在该海域养殖.  相似文献   

4.
林琴 《河北渔业》2012,(2):52-53,59
最近几年,我国海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在下降,因为其受到了来自很多个方面的影响。不但包括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的影响,更包括海水养殖业的影响。总之,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海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着重阐述了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其生物修复的各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华污染在我国近海已日趋严重。除了受工业、生活等废水废弃物排放的影响,海水养殖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投入的负面效应日益严重,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海水养殖正成为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但是这种污染是可控的。可以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方法控制污染,修复环境。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式进行海水养殖,就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本文就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及对策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吴奕 《科学养鱼》1995,(11):6-6
温州海水养殖实现五大转变地处东海一倡的浙江省温州市近年来不断增强海洋意识,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加快建设蓝色农牧场。去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达15.5万亩、产量3.6万吨,(遭200年未遇17号台风而造成减产),产值3.93亿元,分别比“七五...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1992年5-8月普兰店湾养殖海域水质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进行富营养化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认为:该海域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养虾废水,并且长期积累使海域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地方或者部门对海域使用权证和养殖证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导致了对两证的功能上产生混乱,甚至产生法律纠纷。现就二者的关系,谈谈笔者粗浅的认识。1相通的地方不管是海域使用权证还是养殖证都是政府部门发放的。海域证的发放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刺参池塘养殖迅速发展,并具相当规模,但传统的石礁底质围堰养殖及改造沙砾底质的虾池进行刺参养殖已基本利用完毕,制约了刺参养殖业的进一步拓展。而在近河口海域,大片淤泥底质的虾池却没有充分利用,原因有二:一是近河口海域海水盐度相对偏低,尤其到雨季受河水径流的影响,海水盐度变化较大。二是经过前几年的对虾养殖,池底淤泥较深,污泥稀软,发黑发臭,不利于刺参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
海水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网箱是指在相对较深的海域,即通常在水深15米以上的海域设置和进行水产养殖活动的网箱,是近年来在我国沿海迅速发展起来的养殖设施。2001年7月,我站会同中鹿岛海珍品养殖场共购入4只HDPE重力全浮式圆形塑料深水网箱,泊置在中鹿岛海域。2002年4月,分别放养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黑鲷等鱼类养殖。经过近5个月的试养,鱼类生长良好,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网箱结构、固定泊置、抗浪抗风、养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将项目的技术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海区条件本项目养殖海区选择在玉环中鹿岛海域,该海域为半开…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同步进行厦门海域贝类养殖区海水、表层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Cu、Pb、Zn、Cd、Hg、As、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大肠菌群、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调查资料,采用海水质量评价指数(Sj^w)、表层沉积物质量评价指数(Sj^s)和养殖贝类质量评价指数(Sj^o)以及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SI)对厦门海域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海水质量、表层沉积物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均为2~7级,平均值分别为3级、5级和4级。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范围为2~7级,平均值为4级。总体上,贝类养殖区海水质量处于较好水平,表层沉积物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养殖贝类质量处于一般水平。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石油类。厦门贝类养殖区1类区两个,属清洁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8%。2类区共18个,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72%。其中2a类区9个,属较清洁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36%,2b类区6个,属轻度污染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24%;2c类区3个,属中度污染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12%。3类区5个,属重度的污染区,占贝类养殖区总数的20%。厦门贝类产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类别划分的结果与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污染现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大鹏鹅公湾及南澳附近海域开展外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及养殖技术研究,本文作者于2001年3月在该海域开展了环境状况及生资源的调查研究。鹅公湾海域位于北纬22&;#176;28’~22&;#176;32’,东经114&;#176;27’~114&;#176;29’,在深圳市南澳镇附近,为大鹏湾东部的一个海湾。本文依据历史资料及本次的现场调查的结果整理而成,旨在为开展外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及养殖技术研究提供本底材料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钦州地区沿海处在北部湾顶,海岸线总长工104.94km,水深10m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为225万亩,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养殖面积近20万亩。其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优越,生物资源极丰盛,饲料来源也充裕,对发展海水养殖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山东半岛南部浅海养殖,在苏山岛海域采用“顺流筏架、大筏距、多浮力、浅水层”等技术,大面积养殖海带成功,1992年试养200亩,平均每亩效益1583元;1993年试养450亩,平均每亩效益1638元,皆高于荣成桑沟湾海区海带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薛清儒 《齐鲁渔业》2007,24(11):14-16
海参在我国海域有100多种,可食用而有增养殖意义的有20余种,其中以黄、渤海的刺参和南海、西沙群岛产的梅花参最为名贵,特别是刺参,其经济价值可称为"参"中之冠。刺参属温带种,我国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浅海沿岸均有分布,其南限达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周围海域。刺参体长一般在20~30 cm,宽3~6 cm,  相似文献   

16.
红海湾位于北纬22&;#176;33~22&;#176;50;东经114&;#176;52′~115&;#176;34′,10m等深线以浅海域面积有3万ha。散布有菜屿岛、龟龄岛、江牡岛、芒屿岛等数十个岛屿及干出礁。岸线长度35.47Km,岸相以岩礁生境为主。海水年平均温度为22.3℃,海水盐度变化范围在23~34之间。礁栖生物种类多,主要经济种类有杂色鲍、蝾螺、紫海胆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Agilent 6890 N型气相色谱仪,DB-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和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搁浅于广东红海湾的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的8种组织中∑DDT(pp′-DDT、pp′-DDE、pp′-DDD和op-DDT)含量.结果表明,该鲸不同组织中的∑DDT含量范围为15.2~177.1 μg ·kg-1(湿重),其高低顺序为鲸脂>肝脏>胃>心脏>肾脏>肌肉>胰>肺,不同组织中的∑DDT含量与其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68,P<0.01).与国外文献报道的数据比较,所分析的鲸脂中∑DDT含量相对较低,尚未达到造成生理危害的水平.DDE/∑DDT和pp′-DDT/op-DDT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27和5.7,据此推测可能有新的DDT输入此鲸栖息海域,主要来源可能是含DDT化学品的使用和环境中残留DDT的重新释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日渐衰退,渔业捕捞量已大幅度下降,单靠海洋捕捞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民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因此,海水鱼类增养殖得到普遍重视和大力发展。扩大鱼类增养殖,开发鱼类蛋白资源是当今世界水产增养殖中最活跃的科研开发工作,水产养殖已成为世界上增加鱼类来源最迅速的方式,也是水产品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东海区发展水产资源增养殖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区海岸线和岛屿岸线分别占全国的34%和49.1%,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共3481个,潍涂面积占全国的46.7%。港湾众多,总面积25507 km~2,0~20 m 水深的浅海面积64461 km~2,约占全国50%。东海区栖息了许多名特优的渔业资源,海洋生物具有相当的丰度和广度,水文环境稳定,营养盐类丰富,初级生产力高,也是多种鱼类、虾类、蟹类的栖息、繁殖场所。东海区(包括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苏省)1991年海水增养殖面积达1335 km~2,总产量48.0万 t。全区具有较大规模的海带育苗、紫菜育苗、贝类育苗、虾类育苗、海蜇育苗的场地和设备。鱼类育苗技术不断提高.现已进行了约80个种类的人工、半人工育苗及20个种类的增殖放流或移植、自然增殖的试验。海水养殖种类达40~50种。东海区得天独厚的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鳗苗和中华绒螫蟹苗的天然苗种资源。东海区既是全国海水增养殖业的重要基地也希望取得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合作。提出了今后(2000年止)发展的具体设想内容及主要项目,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月采用Video Ray Pro Ⅲ XE水下机器人对招远市辛庄镇近岸-10m等深线内建设2年的人工鱼礁区和3处本底对照海域进行拍摄调查,研究人工鱼礁集聚经济生物资源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沙质本底海域,仅分布有少量的脉红螺,密度为0.097ind/m62;带有少量石块的沙质本底海域,无刺参分布,仅仅发现少量褶牡蛎和脉红螺,密度分别为0.14和O.30ind/m^2;自然岩礁本底海域,有少量的刺参、褶牡蛎和脉红螺分布,密度分别为O.28、35.33和0.36ind/m^2,同时还发现有许氏平劬、长蛸和日本好,密度分别为0.05、0.02和0.02ind/m^2。建设2年后的人工鱼礁区内经济生物资源数量明显提高,其中刺参和褶牡蛎增加最为明显,密度分别达到1.20和869.23ind/m^2;脉红螺也有明显增多,密度1.33ind/m^2。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域经济生物资源的集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