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观察描述藏马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并与松鸡、雉鸡等的消化器官进行比较。发现藏马鸡小肠占肠总长的90.6%,盲肠占总长的19%,松鸡科小肠占肠道总长的45%~49%,盲肠占肠道总长46%~49%,雉鸡小肠占肠道总长71%,盲肠占2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藏马鸡小肠占肠道总长的比例较长,但盲肠短。  相似文献   

2.
1 腹泻原因 1.1 生理因素 幼兔机体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4周龄仔兔体重可达初生时的8~9倍,所以其对日粮的营养需求高.幼兔肠道相对较长,50日龄时,其肠道总长度约为396 cm,体长与肠道的长度比为1:14.1,而成年兔体长与肠道长度之比为1:10,幼兔肠道黏膜的分泌力与吸收面积比成年兔强大.断奶幼兔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积较小,且发育不完全,其肠上皮细胞之间的连结没有成年兔紧密,所以肠壁特别薄.幼兔肠壁比成年兔通透性高,细菌、毒素、消化不全的产物及未被消化吸收的胆汁等易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和损坏上皮细胞而造成肠黏膜通透性加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描述骨项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并与水禽、松鸡、雉鸡等的消化器官进行比较,发现与水禽相似,骨项鸡无嗉囊。骨顶鸡小肠占肠道总长的70%,盲肠占肠道总长的14%,松鸡科小肠占肠道总长的45%~49%,畜肠占肠道总长46%~49%,雉鸡小肠占肠道总长71%,盲肠占2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骨项鸡小肠占肠道总长的比例居中,但盲肠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皖系粗毛兔又四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及对其配套技术的研究。结果:(1)皖系粗毛兔育种兔群,11月龄刀剪毛的产量及粗毛率分别为294.28g(折年产毛量1177.12g)和15.94%,分别较“八五”成绩提高16.23%和5.28%,较基础群提高了13.63%和4.94%;11月龄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粗毛分别为11.55cm,47.04μm,24.33CN和47.33%,细毛分别为7.36cm、15.64μm,4.73CN和45.37%,与“八五”成绩差异不大;11月龄体重、体长、胸围分别为4,258.26g,51.85cm和33.47cm,分别较“八五”成绩提高了3.42%,2.13%和1.45%;繁殖性能稳中有升,其头胎产仔7.21只,产活仔6.82只,初生、21日龄及42日龄断乳窝重分别为362.72g,2243.71g和5027.23g,断奶成活率达91.72%。(2)筛选出同期发情、超排处理的最佳激素及其有效剂量,确定了最适宜的取卵及胚胎移植的时期。(3)筛选确定了法国先进的agodendron植物脱毛技术的最佳剂量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关于狗、猫营养需要及饲料制备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外狗、猫营养需要研究的进展以及狗和猫在营养代谢上的特点,供狗、猫营养研究者、宠物爱好者及特种饲料生产厂商参考。狗和猫消化器官的特点Chivers和Hladilz(1980)报道了适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肠道系数:(胃+盲肠+结肠)。猫的这一系数略小于狗,小肠重量猫的肠道长度与体长之比小于狗(表1)。营养物质的吸收及运转正常取决于肠道粘膜的皱折和微绒毛的数量。猫小肠粘膜与浆膜面积之比是:空肠15:1,回肠12:1,结肠1:1。狗和猫相比,粘膜的表面积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不同淀粉和纤维素水平对4~7周龄家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0只杂交兔28日龄断奶后至49日龄期间单只笼养,自由采食A饲料(含淀粉16.4%、粗纤维15.3%)或8饲料(含淀粉24.8%,粗纤维ll.6%)。两组兔的日增重都为37.7克,A组兔的饲料摄入量和料重比(为95.5克/日和2.55)显著高于B组兔(为84.5克/日和2.27),P<0.01;但死亡率较低(分别为4.7%和8.0%),P<0.05。在另一个实验中,于38或49日龄宰杀60只家兔,测定回肠末端和盲肠消化液中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回肠及盲肠中淀粉含量的变化随着饲料和日龄而改变,并且在生长早期不同饲料间差异较大,说明饲料和日龄间存在互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分析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差异。试验选择1日龄太行鸡、海兰灰蛋鸡各12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和重量,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太行鸡、海兰灰蛋鸡总消化道初生平均重3.86、4.42?g,91?d重64.55、84.11?g;(2)各消化器官与体重的比值,太行鸡9日龄前、海兰灰蛋鸡5日龄前最大以后逐渐降低,分别于35、42日龄后各消化器官重量与体重的比值趋于稳定;(3)太行鸡、海兰灰蛋鸡各消化器官占总消化道的比值由高到低的顺序基本一致,依次为肌胃、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盲肠、腺胃和胰腺;(4)总肠道长度初生平均长为42.58、55.44?cm,91日龄为145.58、163.13?cm;与出生时相比,消化道长度的增长远低于同期重量的增加;(5)随日龄的增加,肠道各段占总肠道长度的比值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实验旨在比较齐兴肉兔和新西兰兔肠道发育和盲肠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规律。选择35日龄断奶齐兴肉兔与新西兰兔各90只,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半。试验期21 d,试验期间所有试兔的饲粮和饲养管理一致。结果表明:35、42、56日龄新西兰兔的体重和小肠长度显著高于齐兴肉兔,盲肠重极显著低于齐兴肉兔,盲肠相对重显著低于齐兴肉兔,同日龄齐兴肉兔与新西兰兔的胃重和小肠重差异不显著;35、56日龄新西兰兔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显著高于齐兴肉兔,42日龄黏膜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差异不显著,35、42、56日龄齐兴肉兔的小肠黏膜肌层厚度显著高于新西兰兔;35、42、56日龄齐兴肉兔盲肠羧甲基纤维素酶、水杨苷酶和木聚糖酶活力显著高于新西兰兔。由此可见,齐兴肉兔盲肠、小肠黏膜肌层及盲肠纤维素酶发育优于新西兰兔,而新西兰兔小肠长度及其黏膜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发育优于齐兴肉兔。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杜泊羊与湖羊杂交一代羊(以下简称杜湖F1)的生长性能及羊毛品质,以30只杜湖杂一代母羔为试验羊,测定其初生、断奶(45日龄)、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等指标,并采集其不同部位(肩部、侧部、股部)的毛样进行羊毛品质分析。结果表明:①初生杜湖F1体重3.1 kg±1.2 kg,体长33.2 cm±2.9 cm,体高36.5 cm±1.3 cm,胸围38.1 cm±2.7 cm;断奶杜湖F1体重12.6 kg±2.5 kg,体长45.8 cm±3.4 cm,体高47.1 cm±1.8 cm,胸围50.4 cm±2.2 cm;6月龄杜湖F1体重37.5 kg±2.7 kg,体长61.3 cm±2.0 cm,体高54.2 cm±2.4 cm,胸围68.4 cm±3.1 cm;12月龄杜湖F1体重59.3 kg±2.4 kg,体长76.8 cm±1.3 cm,体高70.3 cm±1.8 cm,胸围99.2 cm±1.5 cm。杜湖F1初生到断奶的日增重206.5 g±2.3 g,断奶到6月龄日增重183.1 g±5.6 g,6月龄到12月龄日增重101.7 g±4.0 g。②初生杜湖F1羊毛长度2.93 cm±0.63 cm,细度7.62μm±0.54μm,净毛率61.21%;断奶杜湖F1羊毛长度3.71 cm±0.84 cm,细度14.08μm±1.21μm,净毛率58.29%;6月龄杜湖F1羊毛长度3.75 cm±0.77 cm,细度18.54μm±4.26μm,净毛率57.33%;12月龄杜湖F1羊毛长度4.12 cm±0.79 cm,细度36.17μm±15.16μm,净毛率57.70%。该试验初步探究了杜湖F1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羊毛品质,为湖羊生产和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 1 6例 (雄 1 0 ,雌 6 )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 ae)的消化管进行了观察描述 :高原鼠兔的舌上有丝状、菌状、轮廓和叶状乳头 ;齿式为 2 2 0 321 0 2 3;单室胃 ,容积 3 2~8 0mL ;小肠平均长度为 970 1 7 88 0 8mm ,为体长的 7 31±0 2 8倍 ;大肠平均长度为 5 5 8 39± 6 6 39mm ,为体长的 4 2 1± 0 36倍 ;小肠与大肠总长度为 1 5 2 8 95± 1 4 7 78mm ,为体长 (1 32 78mm )的 1 1 5 2± 0 5 9倍 ;盲肠为 2 0 4 34±2 6 98mm ,为体长的 1 5 4倍。回盲口有盲小管 ,盲肠螺旋褶上有长丝状乳头 ,盲结口有盲结口瓣 ,盲结口下接结肠网状部。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小肠肠道长度、pH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种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进行16周的试验。试验组日粮是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0、100、2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成。试验结果表明:① 与对照组相比, 21日龄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显著降低了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相对长度(P<0.05);42日龄时,试验2组的回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12日龄时, 试验1组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3组十二指肠的相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1、2组蛋种鸡21日龄空肠和回肠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蛋种鸡21、42、112日龄十二指肠、42日龄空肠的pH也显著降低 (P<0.05) 。③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蛋种鸡21日龄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其中试验2组乳酸菌的数量最多,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1.76%,其次是试验3组和试验1组;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于42和112日龄蛋种鸡的盲肠微生物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能缩短蛋种鸡小肠肠道相对长度,同时降低肠道pH并能改善肠道菌群,对雏鸡的健康生长有促进作用。本试验中添加1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为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12.
120只仔兔在23日龄时进行断奶并考虑大小、体重因素分为四组。仔兔自由采食添加了高、中、低不同计量的纤维素酶的不添加药物的商品日粮,其酶活性分别相当于较早应用的70.40FPU/kg饲料应用剂量的75%、50%和17%。对照组自由采食未加酶的同样的商品日粮。在63至77日龄期间,所有组兔饲喂对照纽基础日粮。仔兔在舍内条件下(15~20℃,光照周期16:8)单育肥笼(30cm×61cm×28cm)饲养。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兔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计量35.20FPU/kg与52.80FPU/kg提高了仔兔的生产性能,也就是说,仔免在23至77日龄期间饲料转化率较高(H、M、L与c组分别为2.97、2.91、3.04与3.03;P=0.039)。所有组从23至77日龄的日增重和77日龄的体重分别相近。在育肥期间,肠炎引起的死亡率较低,分别是3%,13%,13%和20%。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选取30窝同日出生、胎次相同和平均窝重相近的健康新生仔兔,于14日龄开始补饲,断奶当日(30日龄)从30窝仔兔中选取48只体重相近的健康幼兔作为试验兔,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分别于断奶当日及断奶后1、2和3周随机选取6只健康幼兔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从中选取3个样本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检测其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1)健康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指标(ACE值、Chao1值、Shannnon值)随日龄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P0.10)。2)不同日龄健康幼兔盲肠微生物各菌门的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组成;在科水平上,厚壁菌门主要由瘤胃球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组成,拟杆菌门主要由拟杆菌科和紫单胞菌科组成;在属水平上,拟杆菌属、Barnesiella、Akkermansia、普雷沃氏菌属和4种未知菌属为优势菌属;拟杆菌属和Parabacteroides在断奶当天的相对丰度较高,且与其他日龄组差异显著(P0.05)。3)健康幼兔盲肠中均存在乳杆菌属,且相对丰度在各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断奶时健康幼兔盲肠微生物区系已基本建立,相对丰度最大的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但断奶后随着日龄的增长,微生物组成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大麦虫粉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肠道结构和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平均体重(BW)为(30.03±0.23)g的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216只, 随机分为3组, 每组6个重复, 每个重复12只, 分别饲喂以下3种饲粮: 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大麦虫粉及基础饲粮+3%大麦虫粉。各组饲粮营养水平相同, 试验期为63 d。分别统计21、42和63日龄各处理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体重(BW)、料重比(F/G)和死淘率。试验鸡于63日龄屠宰, 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用于测量肠段长度和肠道结构, 取回肠中段内容物和盲肠内容物用于菌群组成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1~21日龄ADG及21日龄BW、ADFI、料重比和死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2~42日龄, 1%和3%大麦虫粉组ADG和42日龄BW均显著增加(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43~63日龄, 1%大麦虫粉组63日龄BW显著增加(P<0.05), 3%大麦虫粉组ADFI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 21日龄时, 1%和3%大麦虫粉组盲肠长度均显著增加(P<0.05);42日龄时, 3%大麦虫粉组十二指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63日龄时, 各处理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且1%大麦虫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上, 对照组和1%大麦虫粉组回肠中优势菌群依次是乳杆菌属、罗氏杆菌属和拟杆菌属, 盲肠中优势菌属依次是拟杆菌属、Alistipes属和乳杆菌属; 与对照组相比, 1%大麦虫粉组回肠中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和Alistipes属比例上升, 罗氏杆菌属下降; 1%大麦虫粉组盲肠中拟杆菌属和Alistipes属比例上升, 乳杆菌属和罗氏杆菌属下降。【结论】 添加适量大麦虫粉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发育, 其具有调控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350只1日龄AA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B、C、D四个处理组,分别在常规全价饲料中添加10、20、30和40g/kg的苦豆籽粕。分别于7、14、21、28、35、42和49日龄随机抽取各组鸡10只剖杀后,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鸡盲肠内的双歧杆菌数量。结果,在7、14、21、28、35、42和49日龄,处理B组每1g盲肠内容物含双歧杆菌的对数值在5个组中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10%、7.06%、10.40%、5.28%、4.95%、0.34%和7.75%,其中在7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21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而在其他日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在AA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浓度为20g/kg的苦豆籽粕可以增殖盲肠中的双歧杆菌数,改善肠道微生物茵群结构。  相似文献   

16.
肠道疾病是制约集约化兔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32~62日龄的生长兔中,因肠道疾病引起的死亡为74%,而60~90日龄之间因肠道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大致为50%左右(G.Sinkovics,1986)。导致肠道疾病的原因很复杂,除饲料成分、兔本身的体况、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外,饮水和饲料的再污染同样是重要的诱因,尤其是在规模化养兔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不同种类有机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1.5%柠檬酸组、1.5%延胡索酸组、0.2%复合酸化剂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在试验第17~20d和38~41d分别进行代谢试验在试验第21d和42d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1.s%柠檬酸、1.5%延胡索酸和0.2%复合酸化荆不同程度改善肉鸡生产性能;提高前期阶段饲粮能量和养分的利用;对42日龄盲肠内容物的pH值有一定影响,同时,柠檬酸和复合酸化剂能显著促进肉鸡42日龄直肠乳酸杆菌的增殖;综合分析所有参数,0.2%复合酸化剂的作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日粮纤维和可溶纤维(SF)的测定方法,SF对生长兔生产性能、消化生理、消化效率、盲肠活性及健康状况的作用,以及SF与其他日粮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日粮SF水平可通过调节肠道底物的数量及种类来影响可溶及非可溶纤维在回肠和盲肠中的消化和利用、以及回肠和盲肠微生物群落及盲肠的发酵。增加SF可以降低生长兔流行性肠病(epizootic rabbit enteropathy,ER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与SF能够在肠道发酵、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断乳仔兔肠道防御功能有关。断乳仔兔日粮中SF的最小推荐量为12%,生长兔日粮中应包含约30%NDF和18%ADF,以上结论是将甜菜粕作为主要的SF来源,而其他的SF来源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添加不同抗生素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后21日龄肉鸡盲肠三种优势菌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可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且随着抗生素剂量的增加,其数量继续降低。(2)添加20mg/kg的硫酸抗敌素可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添加50mg/kg的金霉素和10mg/kg硫酸抗敌素提高不显著(P>0.05)。(3)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对21日龄肉鸡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专用的兔采精器。现有出售的兔采精器均为羊用采精器改制而成。不论是购买或自制的兔采精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买、制作和使用不便等缺点。对此,笔者在养兔实践中探索出一种简易兔采精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几年来推广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 直径 3. 8~ 4. 5cm、长度 5~ 6cm塑料管一只 (也可用塑料药瓶截去口颈和瓶底代替 ),厚 2. 5cm、长宽各 5cm海绵一块,避孕套一只,直径比前述塑料管粗 0. 2~ 0. 3cm、瓶身长度 5cm塑料瓶一只。 2制作方法   将塑料管口用木锉锉去两头毛边,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