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9月7日,在镇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沈晓昆处长安排下,本刊采访了镇江市丹阳延陵镇“稻鸭共作”的情况。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栽插后的稻田里,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鸭的粪便供给水稻养分,同时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对水稻起增氧和按摩作用,刺激水稻生长,稻和鸭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鸭和水稻。 2000年,丹阳延陵镇稻鸭共作面积2公顷(一个点),首获成功;2001年扩大为300多亩(6个点),走访的两个点中,其中一个由于水稻抽穗,鸭子已经出田,另…  相似文献   

2.
稻鸭共作是一项卓越的生态农业技术、是亚洲共同的技术。稻鸭共作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稻田养鸭技术,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典范。稻鸭共作中充分利用、挖掘了鸭的生物学特性。鸭子集多项稻田作业于一身,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旋肥、中耕浑水、刺激生长,可谓是巧夺天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鸭的生物学特性就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是对稻田养鸭和现代稻鸭共作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优质稻米和鸭肉生产新技术--"稻鸭共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晓昆 《中国家禽》2003,25(12):8-11
1"稻鸭共作"技术的涵义 1.1"稻鸭共作"技术的概念 "稻鸭共作"是利用役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粪作为肥料.  相似文献   

4.
鸭、稻共作就是将雏鸭放入栽插后十天左右的秧苗田,让其在田间活动栖息,直到水稻抽穗为止(约80d左右)。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消灭秧田杂草和害虫,促进水稻生长。同时,鸭子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大米和优质鸭肉。鸭、稻共作是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饲养模式。现就鸭、稻共作实用技术介绍如下:1鸭、稻共作基地的设计1.1基地的环境要求用于实施鸭稻共作生产的田块必须远离工业污染,远离村镇,相对僻静,人为干扰少;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  相似文献   

5.
信息之窗     
新疆推广稻鸭共作技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米东新区羊毛工镇雷家塘村率先引入了日本″稻鸭共作技术″,并取得了成功。目前,羊毛工镇准备将这项技术逐步在全镇推广。实行稻鸭共作,鸭子在稻田里来回游动,可以提高水稻根部的温度  相似文献   

6.
阿牛提醒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最后连鸭本身也可以食用,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鸭共作技术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稻鸭共作技术与中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最大区别在于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的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稻鸭共作是一种种养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近年来已在国内水稻的主要产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稻鸭共作不仅开辟了水稻可持续生产的新途径,而且开辟了水禽可持续生产的新途径.与传统养鸭仅以产肉蛋功能相比,又增加了役用功能.鸭子在完成稻田的劳作后,又提供了鸭肉供人类食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禽》2006,28(16):34-3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米东新区羊毛工镇雷家塘村率先引入了日本“稻鸭共作技术”,并取得了成功。目前,羊毛工镇准备将这项技术逐步在全镇推广。实行稻鸭共作,鸭子在稻田里来回游动,可以提高水稻根部的温度,有利于壮大稻子根系;同时,鸭子把稻田里的杂草吃掉后,减少了人工拔草的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在“圈养”过程中,鸭子的粪便更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增加水稻的养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禽》2003,25(22)
水稻鸭是中国水稻所近五年来吸收日本“稻鸭共育技术”的基地上提出的稻田生态种养新模式,利用鸭子在稻丛间捕虫、吃(踩)草,耕耘稻田,刺激水稻生长发育,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鸭粪作为有机肥直接肥田,从而生产出无公害稻米和鸭。九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和杭州市农技推广基金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江苏丹阳成功引进“稻鸭共作”技术   江苏省科技厅、省农林厅、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及镇江市科委等单位的农业专家、教授聚集在丹阳延陵镇,对中日合作“稻鸭共作技术”进行了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稻鸭共作”技术对当地农民稻作生产的观念产生了全新的变革。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稻田,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产,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生中鸭的放养密度及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密度为10,20和30只/667m2.根据试验田的面积,将110只巢湖麻鸭随机分为4组,经58 d的稻鸭共生试验表明,稻鸭共生技术具有良好的稻田除虫、除草和防水稻病害效果.在稻田中放养鸭子20 只/667 m2时,具有良好的鸭只生长情况和最高的水稻产量,为最佳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2.
稻鸭共作是利用鸭子具有除草、除虫、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及鸭粪肥田的作用,以水稻田为基础,采取家鸭放养的生态化生产形式,它不仅能较大程度地减少稻、鸭的种养成本,而且更具有无害化生产的效果,确保了稻、鸭产品的质量和风味。自2000年来,笔者通过4年的实践,对稻鸭共作中鸭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就其饲养管理要点归纳如下。1品种选择稻鸭共作是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品种的选择,一方面应考虑因受秧棵密度影响鸭子在其间的活动,另一方面要考虑鸭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具有役用生产性能的优点,一般以选择中小型、肉役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鸭是将雏鸭放入稻田中,实行稻鸭共栖的一项技术。鸭子在稻田里,以水田里浮游生物等天然饲料为营养,鸭粪直接排泄到稻田里,为稻田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可使水稻增产8%左右。因此,稻田养鸭可以获得稻鸭双丰收。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四十多岁的江苏溧阳市埭头镇胡家村农民胡顺保,由于在20亩水稻田里放养了300只鸭子,实施"稻鸭共作",悄然间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胡顺保今年在20亩承包水稻田中,成功放养了300只鸭子。眼下鸭们个个生龙活虎般地健壮勤劳,水稻长势在此一方田野里出类拔萃,成为诱人眼球的"标杆方"。这稻鸭共作的生态种养  相似文献   

15.
稻鸭共栖是充分利用水稻栽培过程中从秧苗返青到水稻散籽这段时间在稻田中放牧仔鸭的方法。鸭和水稻在稻田中共同生长,鸭以稻田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适当补饲精料,可以减少养鸭的投入。鸭子的活动起到了中耕除草,增加稻田肥力,促使水稻增产的作用。鸭子捕食了稻田害虫,水稻  相似文献   

16.
正稻田养鸭是利用水稻田中水和鸭子在水中活动的特性,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稻-鸭复合生态互利互补系统,从而促进生态平衡,生产出食用安全的稻米和无污染绿色鸭子。稻田养鸭技术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稻田养鸭有利于增加效益1.1对水稻的好处稻田养鸭可形成水稻和鸭子的种养结合,形成互利互补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稻、鸭子双丰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及其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稻鸭共作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农牧混合的生态型农业技术。本文就稻鸭共作技术的优点及其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稻谷金黄黄,鸭子行城乡。还不到国庆节,镇江市五、六万只稻田鸭己经销售一空。2003年是镇江市稻鸭共作的第4个年头,稻鸭共作,不仅能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稻米,而且能同时生产出美味安全的鸭肉。 在丹徒区大路镇,镇农技员王明友农艺师介绍稻田鸭在大路镇的销售情况,农民将役用鸭称之为打工鸭,打工鸭在完成稻鸭共作的田间多项作业后,又成为城乡人民的安全美味肉。由于这种鸭生活生长于稻  相似文献   

19.
镇江稻鸭共作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技术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稻田养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项生态农业、环保农业新技术。它有效地联结了水稻、水禽两大优势产业,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生产的新途径。镇江市的稻鸭共作从1999年起,迄今已有六年的历史。这六年来,镇江市的稻鸭共作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面临着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鸭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中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稻鸭共作是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农业中大有作为。从稻田养鸭发展到稻鸭共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