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瓜高矮秧立体栽培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行,在主栽行之间加行密植,增加前期密度,并对加栽行进行整枝,以提高前期产量。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方式可以使黄瓜的总产量增加30%,总产值增加40%,土地利用率提高40%。  相似文献   

2.
冬季利用日光温室进行黄瓜吊盆无土嫁接栽培,能有效减轻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所生产的黄瓜比土壤栽培的上市早、品质好、产量高,增加栽培效益.同时,相对于床式无土栽培,吊盆无土栽培简便易行,一次性投入少,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日光温室越冬黄瓜吊盆无土嫁接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长江蔬菜》1987年第一期“观察试验”栏目里,看到黄建华、刘秀英的《地热线栽培黄瓜试验小结》报道,使我受到了启迪。我想:如果引进此技术在大棚里进行极早熟栽培番茄。配合多层覆盖,不是更能发挥大棚优势吗?于是笔者制定了一套极早熟栽培番茄的方案。无奈到处买不到地热  相似文献   

4.
黄瓜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苗方式选择 育苗方式可分为: (1)温室育苗主要在寒冷冬季或早春为日光温室冬春茬、早春茬黄瓜栽培,以及春保护地黄瓜栽培育苗。 (2)冷床育苗和温床育苗冷床育苗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培育秧苗,是冬春季节为露地栽培的舂茬黄瓜育苗。温床育苗是在冷床的基础上,利用酿热物或电热线加温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5.
南昌地区春大棚水果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前英 《长江蔬菜》2013,(23):40-41
南昌地区早春大棚水果黄瓜栽培应选择耐寒、耐低温、耐弱光的强雌性品种.如82-17水果黄瓜,该品种在当地较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在2月上旬采用地热线育苗.定植前10天断根炼苗,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实现水果黄瓜提早上市,抢占市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黄瓜别名胡瓜、王瓜,在华南地区又称青瓜、刺瓜、吊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黄瓜作为主要蔬菜在世界各地均广泛栽培,在中国的栽培面积和品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无论是露地种植还是保护地栽培,常常因此病而遭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我国黄反应栽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怀智 《蔬菜》2003,(8):3-4
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为葫芦科黄瓜属1年蔓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黄瓜食用方便,富含维生素A、C 以及多种有益矿物质,是我国的主栽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并实现了周年生产。为详细调查我国目前黄瓜栽培的状况,笔者通过对全国蔬菜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一、目前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1. 栽培面积截止2002…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设施栽培增加,大棚、中棚、温室等各种保护地栽培形式的应用使其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上市。设施覆盖栽培使得黄瓜生产品质得到了提升,管理方便,提早成熟,提前供应市场,产量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成倍增加,为市场供应充足,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设施黄瓜的栽培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不同的栽培季节应选择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地区要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黄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蔬菜栽培种类,在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很大,品种类型很多。白玉翠黄瓜属于北方品种类型,果实表皮颜色为白色,是在河南省周口市郊区广泛栽培的传统品种。白玉翠黄瓜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易于栽培,在周口市附近菜区栽培面积较大。进行白玉翠黄瓜秋延后栽培可较好地填补黄瓜栽培季节上的空缺,延长黄瓜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10.
曹莹 《吉林蔬菜》2013,(Z1):23-24
1春茬黄瓜栽培注意事项露地春茬黄瓜栽培是比较传统的主要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未出现前,面积很大,便及全国各地。随着拱棚、大拱棚、温室等设施栽培的发展,露地春茬黄瓜栽培面积,目前已经大大减少,只有少量零星栽培。但在设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培育的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黄瓜,适宜于春季保护地栽培。 1984年引入北京郊区试种,经几年区.试及生产示范后,在春季大棚及温室栽培,具有明显的抗病及早熟丰产特性,生产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春,京郊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占全市大棚6000亩春黄瓜的20%;1988年扩大为3000亩。已成为京郊春保护地尤其是远郊区大棚春黄瓜的一个主栽良种。 一、津东黄瓜特性 1.抗病性1984~1987年在不同的试验示范点上与北京地区大棚原主栽品种长春密刺进行了抗病性对比,不同年份均一致,表现了津杂黄瓜有较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设施栽培增加,大棚、中棚、温室等各种保护地栽培形式的应用使其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上市。设施覆盖栽培使得黄瓜生产品质得到了提升,管理方便,提早成熟,提前供应市场,产量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成倍增加,为市场供应充足,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设施黄瓜的栽培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  相似文献   

13.
西葫芦化瓜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西葫芦在辽宁地区栽培面积较大,保护地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加。目前西葫芦的市场销售价比黄瓜还高,季节差价也越来越小。年均价每千克在2元以上。栽培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此广大菜农不仅在春季栽培,而且也进行反季栽培。  相似文献   

14.
霍振荣 《蔬菜》2000,(7):12-12
在冬季日光温室栽培中,和芸豆、茄子等蔬菜比较,黄瓜栽培技术较简单;和番茄等作物比较,黄瓜效益较高,因此黄瓜是日光温室越冬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由于越冬日光温室黄瓜栽培过程中,长期处于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下,所选择黄瓜的品种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耐低温弱光能力。生产上经常使用的长着密刺等地方品种存在抗叶部病害能力弱、瓜条品质差的缺点,使广大菜农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增加了投入,而且产品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现在,我们为大家介绍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最新黄瓜品种或组合供广大蔬菜种植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温室大棚黄瓜苦味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温室黄瓜栽培中的重要问题。据笔在陕西不同栽培区域的调查,约有30%的棚室发生了苦味瓜现象。苦味不但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而且明显降低了种植效益。黄瓜之所以产生苦味,是由于黄瓜的植株中含有苦味素C(C10H28O3)的缘故。昔味素C的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叶片的叶位越高其含量越高。苦味素C不仅存在于植株内,  相似文献   

16.
秋延后大棚黄瓜栽培,通过保护设施可使黄瓜生产延迟到深秋冷凉季节,为国庆节市场供应新鲜黄瓜产品。其前期炎热多雨,病虫害易流行,中后期温度较低,黄瓜瓜条发育缓慢。为此,1998-2002年洛阳农科所在宜阳县、偃师市两地进行了栽培试验,获得了秋延后大棚黄瓜高产栽培的一整套相关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秋延后栽培黄瓜不强调早熟,主要选择抗病、生长势强,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座果率高,丰产的品种,如津杂1号、中农1101、中农10号、豫黄瓜3号等。2整地秋延后栽培一般是跟茬种植,土地没有休闲。要及时整地,整地前将田间杂草及前茬残留物彻…  相似文献   

17.
王洪月 《蔬菜》1989,(1):15-16
春大棚黄瓜多层覆盖栽培,在生产上早有过应用,但用于棚内覆盖的是普通大棚膜,成本较高,1986年以来。我们本着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采用地膜在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防寒保温效果显著。1988年,我区800多亩大棚黄瓜、辣椒、番茄等采用地膜进行多层覆盖栽培,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大棚黄瓜多层覆盖的保温效果与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成云 《蔬菜》2008,(2):22-23
近年来,随着早春棚室黄瓜栽培面积的逐渐扩大,有些种植户反映早春棚室栽培的黄瓜,根瓜普遍有苦味,严重影响了早春棚室黄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栽培模式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经过调查筛选,提出发展日光温室小番茄、小西瓜1年3茬周年高效栽培,塑料大棚黄瓜、小西瓜、芸豆1年5莅高效栽培,粘玉米套作秋黄瓜等八大栽培模式,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为发展区域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瓜产生苦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黄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带苦味的黄瓜。这是由1种叫苦瓜素的物质引起的,它能使人产生呕吐、腹泻、痉挛等中毒症状。该物质以黄瓜瓜柄基部含量最高,且可遗传,其含量因不同的类型、品种、栽培条件而不同,除个别黄瓜品种含苦瓜素较高外,在低温、高温、光照不足、氮素过多或不足、土壤缺水等情况下苦味都会增加。那么.怎样减少黄瓜的苦味呢?在预防措施上.要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