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研究饲料添加剂半胱胺对牙鲆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和口腔灌服2种方式按等对数浓度梯度进行半胱胺对牙鲆的急性毒性试验,同时采用一次腹腔注射方式以100 mg/kg BW的半胱胺剂量对牙鲆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腹腔注射组半胱胺96 h的LD50为263.6 mg/kg BW,95%可信区间为237.40~292.80 mg/kg BW,其安全剂量为26.36 mg/kg BW。口腔灌服组半胱胺96 h的LD50为1754.70 mg/kg BW,95%可信区间为1534.60~2006.30 mg/kg BW,其安全剂量为175.47 mg/kg BW。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注射100 mg/kg BW半胱胺后2 h,与对照相比,牙鲆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随注射时间有所升高,谷丙转氨酶活性随注射时间有所降低。[结论]半胱胺对牙鲆的毒性属于低等毒性。  相似文献   

2.
苦马豆素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SW的毒性作用机理。将6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SW含量30 mg/kg)、Ⅱ组添加30%(SW含量60 mg/kg)、Ⅲ组添加45%(SW含量90 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中毒症状出现。攻毒后第14、28、42、63天每次每组随机采集4只小鼠的脑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NEFA)、羟自由基(·OH)、脂褐素(LPO)、一氧化氮(NO)和游离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小鼠脑组织SOD、GSH 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SW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SW可导致小鼠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氟中毒对小鼠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并证明添加谷胱甘肽(GSH)后对其的缓解作用,建立氟化钠(Na F)+GSH模型,进行总蛋白、SOD和CAT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 NaF组降低了肾脏SOD和CAT活性,且SOD活性降低差异显著;与100 mg/L NaF组相比,添加GSH后,400 mg/kg GSH组和800 mg/kg GSH组极显著提高了SOD活性;而对于CAT,加入GSH后活性虽有所升高,但未发现明显变化。说明通过添加GSH可以缓解氟中毒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4.
为加速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该文对杉木针叶扦插育苗进行了研究。用不同浓度即10mg/kg、50mg/kg、100mg/kg萘乙酸、吲哚丁酸、ABT1号生根粉溶液拌黄泥浆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正交设计L16(45)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激素对插叶愈伤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以清水为对照的愈伤率甚至高于其他处理;50mg/kg吲哚丁酸和ABT1#共同作用处理当年生插叶效果最好;一年生插叶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为宜;两年生插叶处理方式有多个选择;6号无性系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除对照外,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4、7号无性系最有利于其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王红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88-4589,4594
[目的]探讨在常规饲养条件下添加茶多酚和VE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270只1日龄科宝50肉仔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茶多酚(TP)和维生素E(VE),通过测定肉仔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全期增重和料重比,研究单独添加茶多酚、VE以及联合添加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在日粮中添加茶多酚和VE能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中SOD和GSH - 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MDA含量.其中,以联合添加60 mg/kg茶多酚和80 mg/kgVE的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也有促进作用,21日龄、42日龄肉仔鸡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全期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研究为茶多酚和VE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氟中毒鸡血液中SOD和LPO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日龄雏鸡日粮中分别加入500mg/kg、1000mg/kg、2500mg/kg的氟化钠,待中毒第15、30、40d后,陆续剖杀,分别测定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氟中毒鸡血液中的SOD和LPO的含量。结果表明,氟中毒的病鸡其血液SOD和LPO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SOD活性和GSH-PX活性在各实验组中均呈显著下降,LPO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升高(P<0.01),三者含量变化均与血清F含量变化相一致,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提示自由基参与了氟中毒的发生、发展这一致病过程,在中毒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自由基可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V_C及V_E对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选择 37周龄Hy line蛋鸡 12 0只 ,随机分为 3组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E ,VC 添加水平分别为每公斤饲粮 :0 ,0及 10 0 0mg ;VE 添加水平分别为 2 0、4 5及 2 50mg ;试验期 4周 结果表明 ,热应激期饲粮添加维生素VC10 0 0mg/kg及VE  2 50mg/kg可显著提高产蛋率 ,降低破软率 ;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 而单独添加VE4 5mg/kg对蛋鸡产蛋率及破软蛋率 ,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分别灌服大豆异黄酮0、25、50、1OOmg/(Kg·d),连续42d.末次灌胃后断头处死,取出有关组织测定GSH、MDA、SOD、GSH-Px等指标.用组织提取液进行大豆异黄酮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可降低肝、肾组织中的MDA含量,提高肝及全血中GSH水平,增强肝、肾组织中SOD及GSH-Px活性.在体外试验中,大豆异黄酮能抑制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大豆异黄酮具有显著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给小鼠颈后皮下注射D 半乳糖水溶液,同时灌胃不同浓度的纳米硒混悬液,10d后测定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D 半乳糖可使小鼠血浆LPO含量显著升高(P<0 05),GSH PX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 05);给予纳米硒后血浆中LPO含量显著降低(P<0 05),而SOD和GSH PX活性显著升高(P<0 05).说明D 半乳糖可导致小鼠氧化损伤,纳米硒可通过提高GSH PX和SOD的活性保护D 半乳糖所致小鼠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密蒙花总黄酮(TFB)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以200 mg/(kg·d)的剂量对昆明雄性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小鼠,对模型小鼠分别灌胃TFB 25、50、100 mg/(kg·d)或维生素E 50 mg/(kg·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服等剂量的蒸馏水,连续灌胃40 d,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及总胆红素(TBIL)和总蛋白(TP)含量,取肝脏与脾脏计算脏器指数并测定肝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做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0、100 mg/(kg·d)剂量的TFB能显著抑制衰老小鼠血清AST、AST、ALP、LDH活力和TBIL含量的升高;并且能使小鼠肝和脑组织中的SOD活力和GSH含量显著升高,使MDA含量降低。其中,50 mg/(kg·d)剂量组使肝和脑组织中SOD活力分别显著升高10.49%和26.16%,使GSH含量分别显著升高42.10%和31.64%,使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55.03%和20.86%。各剂量组TFB均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50 mg/(kg·d)TFB剂量组使胸腺指数显著升高23.08%。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显示,TFB各剂量均可以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性改变。综上,TFB对D-半乳糖损伤模型小鼠的损伤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栽培条件下,观察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对蔬菜上海青造成的胁迫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上海青应对毒死蜱胁迫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喷施91.2、182.4、273.6mg/L的毒死蜱后,短期内(2~4d)上海青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受到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有所升高,且伴随POD活性升高的还有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增加,表明毒死蜱在喷施后短期内对上海青具有一定的胁迫;高浓度外源水杨酸可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SOD和CAT的直接抑制,使SOD和CAT活性增强,但对POD活性和MDA、Pro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外源水杨酸可部分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的胁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肥胖发生机制,并考察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肥胖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营养饲料(含有高组分的糖、蛋白以及脂肪)喂养昆明系小鼠4周,建模成功后随机分组,CAPE注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CAPE,继续喂养50 d,测定其体重、脂体比和肝脏比重;测量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并对其肝脏氧化损伤指标:脂质过氧化反应(LPO)、蛋白羰基化(PCO)以及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谷胱甘肽(GSH)和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营养饲料能够促进小鼠体重(P0.01)、体脂含量(P0.05)以及肝脏比重(P0.05)的增加,提高其血清中TC、TG水平,有利于小鼠肥胖的发生;CAPE能够缓解小鼠体重、脂体比以及肝脏比重的增加(P0.05),同时肥胖会影响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导致其氧化损伤程度增加,且抗氧化酶活性发生变化;CAPE能够缓解体内氧化应激状态,调节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结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生,CAPE有望通过其抗氧化作用调节体内的氧化压力起到抑制肥胖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芦丁对耐力训练大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9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只大鼠进行4周耐力训练,在进行耐力训练的同时每两天以双蒸水灌胃;芦丁组20只大鼠在耐力训练的同时补充芦丁,通过灌胃给药,给药量为10mL/kg体重,每天灌胃一次.实验后测定大鼠WBC、LC、T(CD3+)、M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 (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 4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及 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血清 NO、L PO及 SOD测定。结果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 NO水平显著低下 (P<0 .0 1 ) ,L PO明显升高 (P<0 .0 1 ) ,其总 SOD(T- SOD)水平降低 (P<0 .0 5) ,Mn- SOD水平明显降低 (P<0 .0 1 ) ,而 Cu,Zn- SOD则下降不明显。NO水平的下降与 T- SOD活性的降低呈正相关 (r=0 .3471 ,P<0 .0 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 ,机体受过氧化损伤严重。特别是 NO作为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分子 ,其水平的低下 ,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 5头 3月龄安装了瘤胃瘘管 ,体重 18.50 kg左右的雌性东北细毛羊 ,单笼舍饲 ,试验采用自身前后对照 ,将半胱胺均匀地混入饲料中制成颗粒料或粉料两种剂型 ,按 80 mg·kg-1,W,B的计量 ,每周饲喂一次 ,连续 3周。试验结果表明 ,瘤胃液中 p H值对照期 6.17± 0 .0 9;粉料期 6.18± 0 .0 9;颗粒料期 6.2 0±0 .13。半胱胺颗粒料与粉料对羔羊瘤胃液 p H值影响差异不显著 ,两者与对照期相比也不显著。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 ( TVFA)的浓度 :对照期 10 .85± 0 .58mmo L /10 0 m L ;粉料期 9.76± 0 .4 4mmo L /10 0 m L ;颗粒料期 13.2 3± 0 .4 9mmo L /10 0 m L。半胱胺颗粒料使瘤胃液的 TVFA的浓度显著高于粉料期与对照期 ( P<0 .0 1)。瘤胃液中总脱氢酶 ( TDHE)的活性 :对照期 0 .16± 0 .0 2 OD/m L ;粉料期 0 .2 4± 0 .0 9OD/m L ;颗料料期 0 .2 5± 0 .17OD/m L ,总体差异不显著 ,但早饲后至11:0 0时颗粒料期和粉料期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期 (颗粒料期 0 .33± 0 .16OD/m L ;粉料期 0 .2 9± 0 .0 7OD/m L ;对照期 0 .17± 0 .0 2 OD/m L ;P<0 .0 5)试验结果提示半胱胺颗粒料比粉料能较快地进入羔羊小肠 ,通过吸收使其发挥调节作用 ,同时能够增强羔羊瘤胃的消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用比较研究方法观察不同质量分数的余甘汁对大鼠血液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及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升高(P<0.05).质量分数为5×10-2及10×10-2的余甘汁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01),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01).疗效与阳性对照药γ-月见草一致.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延长小鼠心脏耐缺氧时间(P<0.05),疗效与阳性对照药吉林参煎剂一致,而质量分数为5×10-2的余甘汁则无效(P>0.05).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研究甘草总黄酮对高脂饲料造成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脂肪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随机将180尾健康无伤罗非鱼分成6组,即对照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和4个不同浓度甘草总黄酮组(0.05、0.10、0.50、1.00 g·kg-1甘草总黄酮),每组30尾。饲喂90 d后,采集罗非鱼各实验组肝,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总胆固醇(T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核转录因子-κB C-Rel (NF-κB C-Rel)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肝中微粒体甘油三酸酯转移蛋白(MTTP)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模型组罗非鱼肝匀浆中TG、TC、MDA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GSH活性、SOD活性、T-AOC水平均极显著(P<0.01)降低;MTTPApoB10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F-κB P 65和C-Re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饲料中加入甘草总黄酮后,与高脂饲料模型组相比,罗非鱼肝中GSH活性、SOD活性、T-AOC水平不同程度提高,TC、TG、MDA含量和NF-κB P65、C-Rel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MTTPApoB100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以0.50 g·kg-1甘草总黄酮组效果较好。说明甘草总黄酮对于罗非鱼脂肪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缓解高脂饲料造成的脂肪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研究普洱茶预防SD大鼠高脂血症及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及机制。SD大鼠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普洱茶35d,检测体重及血脂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微量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rostaglandin F1a, 6 keto PGF1a)、血栓素B2 (thromboxane B2, TXB2)。进行主动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普洱生茶及熟茶组与模型组相比:体重明显减轻。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C)明显降低。血清MDA生成减少,SOD,GSH PX活性增强,其中熟茶组的作用更明显。血浆6 keto PGF1a浓度增加,TXB2浓度降低。主动脉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普洱茶能够预防高脂饲料模型所致SD大鼠高脂血症,熟茶的作用更显著。普洱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促进PGI2合成,抑制TXA2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