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商研9658是利用豫花7号为母本,8130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和多年系统选择育成的高产、多抗、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参加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年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8.0%;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10.1%。籽仁蛋白质含量23.63%~25.71%,脂肪含量50.42%~53.34%,油酸/亚油酸比值1.55~1.76;高抗花生锈病,抗叶斑病、网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  相似文献   

2.
<正>审定编号豫审花2010002选育单位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鲁花12号×豫花8号特征特性"漯花4号"属疏枝直立型花生品种,生育期124天;连续开花;主茎高39.6厘米,侧枝长43.5厘米,总分枝8.8条,结果枝6.8条,单株饱果数11个;叶片绿色,长椭圆形;荚果斧头形,果小、均匀,果嘴锐,网纹细、较浅,缩缢浅;百果重170.8克,饱果率76.6%;籽仁椭圆形、粉红色,百仁重75.6克,出仁率71.6%。经鉴定,"漯花4号"抗网斑病、病毒病,感叶斑病、锈病、根腐病。  相似文献   

3.
<正>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攻关(重点)计划项目。技术水平及获奖专利情况: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项目简介:东白一号:风味品质优良,口感好;高抗霜霉病,兼抗软腐病、病毒病。生育期80~85天。耐贮运。东白二号:风味品质优良,口感好。高抗病毒病、软腐病兼抗霜霉病;晚熟,生育期85天,耐贮运。东农901:牛心,高抗病毒病;丰产,高产,生育期70~80天,耐贮运。东农902:牛心,风味品质优良,抗病毒病,兼抗霜霉病及软腐病;高产,生育期80~85天,耐贮运。  相似文献   

4.
商花511是商丘市林科学院以豫花15号为母本,商研965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抗网斑病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2~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5 906.19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149.3 kg/hm~2;在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6 036.4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309.50kg/hm~2。商花511粗脂肪含量为56.62%,油酸含量44.9%,亚油酸含量33.4%,油亚比1.34;高抗花生网斑病,中抗花生叶斑病,中抗花生病毒病,抗根腐病和颈腐病;百果重270.6 g,百仁重110.9 g,出仁率70.6%,生育期120天左右。商花511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淮河以北春播、麦垄套种、油菜茬、蒜茬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安花0017     
<正>审定编号豫审花2014001申请单位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豫花15号×鲁花11号特征特性属直立疏枝型,连续开花,生育期122~129天;主茎高40.6~44.5厘米,侧枝长44.8~50.9厘米,总分枝7.0~7.2条,结果枝5.6~5.7条,单株饱果数8.3~11.3个;叶片绿色,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普通型,果嘴微锐,网纹粗、稍深,缩缢较浅,百果质量239.5~244.8克;子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质量96.1~104.4克,出仁率69.0%~71.7%。经鉴定,该品种抗网斑病、根腐病,中抗叶斑病、病毒病。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3年参加河南省麦套  相似文献   

6.
豫花25号     
<正>审定编号豫审花2013005品种来源豫花9414×豫花9634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属直立疏枝中大果品种,连续开花,夏播生育期115天左右;一般主茎高42.1厘米,侧枝长47.4厘米,总分枝7条左右;平均结果枝5条左右,单株饱果数10~11个;叶片浓绿,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普通形,果嘴钝,网纹粗、稍浅,缩缢稍浅,平均百果质量189.5克;子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平均百仁质量80.7克,出仁率69.0%左右。经鉴定,该品种中抗叶斑病、病毒病,抗网斑病、根腐病。  相似文献   

7.
豫东平原花生品种抗病性田间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病圃自然鉴定方法,对12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对花生叶斑病、网斑病和根腐病表现出高抗的品种各1个,分别为豫花9326(相对抗病指数87.39%)、豫花15号(82.71%)和豫花21号(92.10%)。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很大,综合抗病性以豫花9326、豫花15号、豫花21号最佳,豫花9805、商研9658较好,濮花9519、开农49、开农61次之,其他品种较差。商研9807、豫花21号、商研9658、开农61、豫花9805的荚果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9.37%、15.81%、11.87%、10.27%、9.66%,增产效果显著,可作为花生生产的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开农36是采用开8425作母本,P372577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花生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较矮、高产稳产、高油分,果型美观均一,高抗叶斑病和锈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含油率54.82%.在河南省花生区试中荚果平均产量3943.50kg/ hm2,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6.78%,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290.00kg/hm2,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7.5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远杂5号     
<正>审定编号豫审花2013006品种来源远杂9102×狮油红4号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属直立疏枝珍珠豆品种,连续开花,夏直播生育期118天左右;一般主茎高51.8厘米,侧枝长56厘米,总分枝7.1条左右;平均结果枝5.4条左右,单株饱果数12.6个;叶片淡绿色,椭圆形,中大;荚果为茧形,果嘴钝,网纹细、稍深,缩缢浅,百果质量164克左右;子仁桃形,种皮红色,百仁质量62.5克左右,出仁率71.9%左右。经鉴定,该品种中抗叶斑病、病毒病,抗  相似文献   

10.
一、依据种植方式,科学选用品种 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生态条件,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好、适合机械收获的花生品种。麦垄套种花生宜选用中早熟、中大果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25 天以内,如豫花15 号、豫花9326、开农176、开农1715、冀花6 号、冀花13 号、冀花16 号、花育31 号、花育36 号等。麦后直播花生宜选用早熟、中小果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10 天以内,如远杂9102、远杂9307、远杂9847、豫花22 号、豫花23 号、豫花37 号、冀花9 号、冀花10 号、冀花11 号、冀花18 号等。覆膜种植可选用中早熟、中大果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20 天以内,如豫花9327、豫花15 号、远杂9847、豫花9326、花育25 号、花育36 号等。  相似文献   

11.
一、品种选择按照高产优质的要求,选择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中晚熟品种,要求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45%,生育期100~105天.供选品种:郑59、豫豆22号、豫豆29号等.  相似文献   

12.
豫花 1 4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早熟、优质白沙型抗病花生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审定 ,同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该品种生育期 1 1 0天左右 ,适合于夏直播。高抗青枯病 ,且品质优异 ,其蛋白质含量 2 8.94% ,亚油酸含量高达 42 .5 8% ,并符合小果花生出口标准 ,荚果美观 ,籽仁色泽鲜艳、光亮  相似文献   

13.
远杂6号     
<正>审定编号豫审花2013007品种来源远杂9102×狮头企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属直立疏枝珍珠豆品种,连续开花,夏播生育期118天左右;一般主茎高42.7厘米,侧枝长47.1厘米,总分枝9.5条左右;平均结果枝6.4条左右,单株饱果数11个;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小;荚果茧形,果嘴钝,网纹细、稍浅,缩缢稍浅,百果质量178.4克;子仁桃形,种皮粉红色,百仁质量68.8克,出仁率71.6%左右。经鉴定,该品种中抗叶斑病、病毒病,抗网斑病、根腐病。  相似文献   

14.
开农41是利用83-13×豫花1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高出仁率、抗病花生新品种,生育期117 d,百仁重81.24 g,出仁率76.6%,平均荚果产量240 kg/667 m2,籽仁产量180.8 kg/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7.72%和9.90%,最高荚果产量530.16 kg/667 m2,高抗青枯病、病毒病和枯萎病。200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豫花5号出苗至摘鲜生育期105天,分别比豫花3号,豫花3号优系和当地农家品种提前上市5-10天。产量以豫花5号最高,比豫花3号优系和当地农家品种分别增加7.0%,19.25%和43.6%,经济效益与产量的次序相同。  相似文献   

16.
漯花4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3a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24%;抗花生网斑病,感花生锈病,抗花生病毒病;蛋白质含量为24.39%,粗脂肪含量为52.72%,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2010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福建省对花生优良品种需求的多样化,选育抗病、高产、稳产、广适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闽花11号是福建农林大学油料研究所以粤油7号为母本、豫花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的高油、高蛋白和高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福建省区域比较试验中两年平均荚果产量3 856.0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78%;籽仁产量2 614.2kg·hm-2,比对照增产6.77%。闽花11号含油量50.27%,蛋白质含量29.90%,油酸含量43.7%,油亚比1.26,高抗锈病,中抗叶斑病和青枯病,抗旱性强,耐涝性和抗倒性强。2020年7月闽花11号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20)350055]。  相似文献   

18.
开农1715     
<正>审定编号豫审花2014002申请单位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开农30×开选01-6特征特性属直立疏枝型,连续开花,生育期122~123天;主茎高35.7~38.6厘米,侧枝长40.8~42.8厘米,总分枝7条,结果枝6条,单株饱果数10.8~11.2个;叶片深绿,长椭圆形;荚果普通型,果嘴无,网纹浅,缩缢浅,百果质量194.7~214.9克;子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质量74.6~84.1克,出仁率67.5%~72.6%。经鉴定,该品种高抗茎腐病,抗网斑病、叶斑病,耐锈病。  相似文献   

19.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相似文献   

20.
豫花 1 6号是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特性 ,且适合麦油两熟种植的大果花生新品种。 1 997~ 1 999年 2 4点次试验 ,平均籽仁产量 30 2 2 .8kg/hm2 ,比对照品种豫花 1号增产 1 5 .67% ;籽仁蛋白质含量 2 4 .0 9% ,脂肪含量 5 3.72 % ;生育期 1 1 0~ 1 2 0天 ,百果重 2 1 7g ,百仁重 91 .0 g ,出米率 71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