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稻田三熟制冬小麦施用微肥Mn、B、Zn、Cu及Mn+B、Mn+Zn、Zn+B、Cu+B的试验结果表明,Mn+B比空白对照(CK)增产13.4%,Cu+B增产11.3%,其它处理也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通过对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与CK差值的分析,发现在Mn、Zn、Cu肥基施、B肥于齐穗期喷施的条件下,Mn的主效是显著增加有效穗;B的主效是显著增加每穗实粒数和干粒重;Zn的主效是显著增加有效穗和每穗实粒  相似文献   

2.
于小麦拔节期喷施1.8—7.2g/L“ZnMnBMo”配方微肥,能有效地增加剑叶面积、干重、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和籽粒灌浆;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其中以喷施5.4g/L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于小麦拔节期喷施1.8-7.2g/L“ZnMnBMo”配方微肥,能有效地增加剑叶面积,干重,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和籽粒灌浆;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其中以喷施5.4g/L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MFB多功能抗旱剂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叶面喷施MFB多功能抗旱剂可使小麦产量提高6.8%-22.9%,平均增产达13.95%,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喷施MFB多功能抗旱剂还可改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与对照相比,小麦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98、3.77和0.07个百分点。小麦增产的原因是喷施MFB多功能抗旱剂可使小麦千粒重、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并使小麦抗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喷施叶面硅肥对Y两优14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2017,(4):51-53
采用大田实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喷施叶面硅肥对Y两优143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叶面硅肥可增加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蘖盛期喷施叶面硅肥比分蘖初期、抽穗期喷施叶面硅肥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优2689的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简单相关分析,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各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应用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6个因子中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等4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是正效应,穗长的影响是负效应.在栽培中应主攻每穗总粒数,注意追施穗肥,增加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上的粒数及着粒密度,从而增加每穗总粒数,同时协调好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测定结果表明:1.甜菜叶片中锰代谢强度从幼苗期至叶丛快速生长期逐步增至最高水平,以后逐步下降,糖分积累期最低。2块根糖分增长期甜菜植株对Cu、Mn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6%和52%.3.从幼苗期至叶丛快速生长期,Cu、Mn在叶片中分配率占绝对优势,以后又在块根中占优势;4.Mn代谢强度大于Cu.施用B、Cu、Mn和Zn都有一定堤高甜菜产质量效应。  相似文献   

8.
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5~1997 年度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试组合的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间存在较复杂的相关。就产量构成三因素而言,与产量相关程度顺序为千粒重> 穗数> 每穗实粒数,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每穗实粒数> 千粒重> 穗数。高产育种应着重于每穗实粒数的提高,即选育穗型较大,结实率较高的组合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沼液在单季晚粳稻中的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播和机插稻为试验材料,研究沼液不同用量和施用时期配比对粳稻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沼液与氮化肥的性质相似,具有显著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等氮沼液比等氮全化肥增产0.27%~0.40%,每穗实粒数增0.6~14.9粒,结实率提高8.3~9.5个百分点,千粒重降低0....  相似文献   

10.
施倍得高效生物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浸种催芽后,用“施倍得”高效生物菌肥(粉剂)拌均阴干后播种;在水稻孕穗期,用100g/667m^2“施倍得”菌肥,配成1.5%浓度的肥液进行叶面喷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较对照,平方米有效穗增加12穗,每穗粒数增加5粒,千粒重增加0.4g,增产稻谷68kg/667m^2。  相似文献   

11.
叶面喷施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微肥施用提供参考,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锌、铁、硒3种微肥对小麦产量、籽粒锌、铁、硒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肥中只有喷硒增产作用显著(P<0.05),但喷锌、铁、硒分别显著增加了千粒重、穗数和穗粒数。3种微肥均能明显提高籽粒中相应的微量元素含量,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7个优质杂交水稻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有效穗数通过穗粒数的间接负作用大于直接作用.提出杂交水稻高产应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同时兼顾提高千粒重,协调好性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川谷优642、蓉优1015和川谷优7329为材料,于2014年进行模拟洪水淹没试验,研究"洪水"淹没时期、留桩高度、促芽肥用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受淹后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开花时淹没48 h,头季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分别降低23.6%和6.5%;开花后2 h和4 h受淹对头季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2)促芽肥施用量对再生稻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为105 kg/hm2的处理比施氮量为35 kg/hm2和70 kg/hm2的处理分别增产33.5%和8.3%,较高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留桩高度及其与促芽肥施用量互作对产量影响不显著。(3)受淹后叶面喷施"喷长精"和"美洲星"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喷清水相比,其再生稻产量分别提高15.2%和17.4%;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显著提高最高分蘖和结实率,但其每穗粒数居劣势,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优质晚籼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高产育种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方差分析、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对40个优质晚籼稻品种的单株产量及10个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11个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11个性状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单株产量的正向线性效应达显著以上统计水平的性状,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的大小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每穗一次枝梗数。在现有优质晚籼稻品种性状水平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晚籼稻的高产育种,应当把增加每穗实粒数作为主要方向,即重点打破单株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的负相关,着重提高每穗实粒数,其次是提高单株有效穗数,同时兼顾适当提高千粒重;在提高每穗实粒数的选育中必须着重把每穗一次枝梗数多作为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汇总整理了2016—2021年浙江省各地共69组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数据,比较了甬优1540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结果表明,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为注重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争取穗、粒兼顾,协调穗、粒结构,提高结实率,在此基础上发挥千粒重的增产作用,从而构建起整体协调的产量结构,促进高产。  相似文献   

16.
对水稻的经济性状和穗部性状与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糙率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负相关;垩白大小与生育天数呈正相关,与单株的生物产量和谷重呈负相关;粒宽与生育天数、株高和单株草重有较大的负相关,与单株谷重有较大的正相关;胶稠度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正相关。糙米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结实率、秕粒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垩白大小与穗数、每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结实率、每穗秕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垩白度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秕粒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透明度与穗数、秕粒、结实率、实粒、千粒重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各穗部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品质性状与水稻的其它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年黑龙江省三大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二积温带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性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第一积温带千粒重与产量表现显著正相关、空秕率与产量表现显著负相关,第二集温带千粒重与产量表现正相关、空秕率与产量表现负相关;第三积温带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表现正相关,空秕率与产量表现负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第一积温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每穗粒数空秕率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第二积温带表现为每穗粒数空秕率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第三积温带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空秕率每穗粒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18.
对三种生态型36个春小麦品种(系)在稀植与密植间产量性状的对应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性状的对应变化中以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各种生态型品种性状变化强弱顺序为:抗旱型>水肥型>旱肥型。稀植产量性状中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小穗数对密植群体产量至关重要。喜肥类型品种(水肥型和旱肥型)稀植选种时主要产量目标性状为千粒重和穗粒数,且穗粒数的增加以小穗数增多的途径更为有效;抗旱型品种则要求在保证穗粒数的前提下,定向选择千粒重来提高产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对2005--201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63个中籼杂交稻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年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品种平均产量为584.79kg/667m^2、比对照增产7.62%。产量与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以及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期、结实率相关不显著;每穗总粒数对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结实率、生育期和千粒重,再次是有效穗数。因此,在福建生态条件下,应在适宜的穗数基础上,增加每穗总粒数,适当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籼杂交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水稻的经济性状和穗部性状与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糙率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负相关;垩白大小与生育天数呈正相关,与单株的生物产量和谷重呈负相关;粒宽与生育天数、株高和单株草重有较大的负相关,与单株谷重有较大的正相关;胶稠度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正相关。糙米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结实率、秕粒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垩白大小与穗数、每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结实率、每穗秕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垩白度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秕粒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透明度与穗数、秕粒、结实率、实粒、千粒重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各穗部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品质性状与水稻的其它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