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林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8,(6):92-93,108
该试验通过对毛竹林(经营类型为笋竹两用林),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管理措施,即:垦复+施肥、垦复+施肥+喷灌方式Ⅰ、垦复+施肥+喷灌方式Ⅱ等3种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试验,研究竹林喷灌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灌对毛竹林立竹量、胸径、新成竹数量、新成竹胸径等指标影响显著,在相同垦复、施肥措施前提下,采取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上午7:00—10:00,喷灌2d间隔2d一轮换的喷灌方式,毛竹林立竹量、胸径、新成竹数量、新成竹胸径等指标表现最佳,可获得最好的竹林灌溉效果。  相似文献   

2.
茶叶喷灌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灌改变了坡地茶园灌溉困难、靠天收的局面,促进茶树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从而增产24.1%~59.5%,可获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物需水量是进行科学灌溉及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通过试验研究了茶叶需水量和需水规律,分析了茶叶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多年生茶叶需水总量平均为1 274.60 mm,年平均日需水量为3.49 mm;茶叶的灌水计划湿润层深度定在50 cm比较合适;茶叶的灌溉定额为307.2 mm。  相似文献   

4.
喷灌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喷灌均匀度作为衡量喷灌质量的指标,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分析影响喷灌均匀度的不可控和可控条件,并考虑不同算法对计算喷灌均匀度的影响,为研究喷灌均匀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喷灌均匀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喷溉均匀度的概念、麦示方法及喷溉均匀度系数的计算范围,并分析了影响喷溉均匀度的因素,以期为推广喷溉这种新型节水溉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施用沼液效果,为提高江苏茶叶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畜禽粪便发酵得到的沼液,按照0(对照)、51、102和153 t/ha梯度用量结合喷灌在江苏常州市露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良种茶场中施用,分析不同沼液施用量下茶园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重金属含量及春茶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茶园土壤pH逐渐降低但仍在茶树生长适宜的pH范围(4.5~6.0)内,有效态的钾、钙、镁、锰、锌和铝等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未有显著变化(P>0.05,下同).在153 t/ha沼液施用量下,春茶发芽密度、百芽重和产量均显著升高(P<0.05,下同),分别较对照提升77.78%、8.79%和93.40%;施用沼液后,茶叶全氮含量显著升高,游离氨基酸总量在153 t/ha沼液施用量下显著升高,茶叶茶多酚总量下降10.49%~14.65%,酚氨比显著下降.施用沼液对春茶中大量元素磷、钾、钙、镁和微量元素含量未有显著影响(除锰含量显著下降外).同时,沼液施用后土壤和春茶中的镉、铬、铜、铅等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在茶园中施用沼液,能提升春茶产量和品质,同时保证土壤和茶叶重金属含量安全;但由于单独施用沼液会造成土壤中钾亏损,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通过沼液和钾肥配施以补充钾元素.  相似文献   

7.
喷灌是农业节水工程措施中一项主要技术,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灌设备生产水平,喷灌技术的节水效果和影响灌溉效率的因素,对喷灌系统与改进的地面灌溉方法进行了多种因素比较,同时分析了喷灌发展条件和目前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长期低温天气对靖西县烤烟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月下旬~2月中旬,广西靖西县烤烟生长缓慢,出现生长停止的现象,移栽时间延长22 d。针对该时段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期低温寡照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土壤pH值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土壤pH值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微生物含量及茶树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土壤pH值对茶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皖南茶叶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地区茶叶生长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为皖南地区茶叶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安徽省皖南山区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资源及开采期变化特征。【结果】近50年安徽省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资源呈极显著增加,其中年平均气温、≥10 ℃活动积温和适宜生长日数增幅分别为0.29 ℃/10年、111.7 ℃/10年和2.7 d/10年;光照资源极显著减少,年均日照时数降幅为57.5 h/10年;降水资源变化不一,其中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3.7 mm/10年,相对湿度极显著降低,降幅为0.5%/10年。【结论】气候变暖造成皖南山区早生种和中晚生种茶叶开采期极显著提前,提前幅度分别为4.2、3.6 d/10年,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皖南山区茶叶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剖析了目前采用的有限元法和Hathoot进步法等数解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进步法、退步法的计算思路,提出一种可以求解干管双向布置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改进步进法(ESM).给出了详细的水力计算步骤及计算机流程图,并给出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ESM方法的水力学关系式准确和干管双向布置喷灌系统的水力学边界条件清晰,可有效解决干管双向布置的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流量水头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控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绿洲2号和绥粳3号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实行不同程度的控水灌溉处理,研究控水灌溉对水稻的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绿洲2号和绥粳3号在控水处理Ⅱ的水稻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高于相应的CK处理,其中产量比相应CK处理分别增产11.04%和8.2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控灌处理条件下两个品种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均低于CK,精米率和综合食味评分高于CK,说明适当控水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滴灌、漫灌、微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产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分别比漫灌和滴灌处理增产2.3%和4.3%;漫灌处理的香蕉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滴灌和微喷灌处理,微喷灌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处理;可食率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漫灌处理最低,3种灌溉方式之间差异均显著;干物质含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滴灌处理最低,二者间差异显著。在香蕉约100d的生长期内,微喷灌处理的用水量比漫灌少约19%。综合来看,在3种灌溉方式中,微喷灌是在最适宜于香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茶园施用沼渣等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沼渣等5种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氮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沼渣可显著提高茶树发芽密度、芽梢百芽重及单位面积鲜叶产量,对提高鲜叶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茶树生长旺季,采用丙酰芸苔素内酯(propionyl brassinolide)、芸苔素内酯(bmssinolide)、羟烯腺嘌呤(oxyenadenine)+烯腺嘌呤(enadenine)、复硝酚钠(sodium rtho-nilrophenolate)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探讨其对茶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田间调控试验表明,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萌芽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百芽重,从而提高茶园产量,增产达18.41%-20.63%。经室内生化分析,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影响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等形成,降低酚氨比,从而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茶叶产量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为茶叶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广西鹿寨、融水县茶园设喷施800、1000和12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调查统计翌年春茶产量、百芽长、百芽重及发芽密度,并测定分析其主要品质成分.[结果]喷施植物免疫蛋白能有效增加茶树的百芽长、百芽重和发芽密度,从而提高春茶产量,平均提高30.9%,以1000倍液处理的产量最高,较CK提高了39.8%.1000倍液处理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但各处理茶叶中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免疫蛋白能提高茶叶产量及水浸出物、茶多酚和EGCG含量,且以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佳,可在广西茶叶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张掖地区干旱缺水的现状,结合张掖市金张掖大道(GZ45线)道路景观绿化带喷灌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特点,介绍了喷灌技术在城市道路绿化带中的应用.通过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可以节约灌溉用水量,增加城市景观效应,提高生态效益,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茶树是以收获叶片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上,茶树旺盛的生殖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比较有无花芽和采摘花芽对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茶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中茶108为材料,试验设3个处理:T1为有花芽未采摘,T2为采摘花芽,T3为无花芽。在春茶期,分别于3月15日、3月18日、3月22日和3月25日进行采样,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开花会显著降低春茶产量,与有花芽的T1相比,T3处理前3次采摘分别增加了114.3%、55.1%和76.5%。可采摘芽头数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与T1相比,T3处理各个时期鲜叶芽头数分别增加了100%、55%、31.6%和9.9%。T2摘花处理也能够显著提高可采摘芽头数量。茶树开花与采摘花芽处理对春茶期间茶叶百芽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1次采摘时,T1处理百芽重最低,T3处理的百芽重最高,达到3.1 g。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无花芽的T3处理鲜叶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有花芽的T1处理;与T1处理相比,摘去花芽后T2处理的鲜叶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不同处理间鲜叶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主要体现在磷(P)、钾(K...  相似文献   

19.
茶叶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茶叶施用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的效应,结果表明, 本试验筛选出的两种磷钾均衡型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茶叶产量提高9.11%和12.6%,增值8.1%和10.5 %,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灌水频率对甘蓝栽培中抗病性、品质和产量3个主要性状指标的影响,为确定甘蓝生产的最适宜灌水频率及制定其标准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国家审定甘蓝品种"秦甘60"为试材,秋季栽培后于第1片莲座叶展开时进行1次统一灌水后,采用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水频率,即间隔6,8,10(CK),12和14d灌水共5个处理,在甘蓝结球中后期调查处理间病毒病和黑腐病的发病株数和发病程度,在叶球采收期统计产量并测定品质,比较灌水频率对"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秦甘60"甘蓝品种栽培中,灌水频率为8d时病害最轻,病毒病和黑腐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48(HR)和1.85(HR),产量最高,可达71896.0kg/hm2,较对照增产9.3%;5个灌水处理中灌水间隔越短,结球越紧实,帮叶比较大,中心柱变长,可溶性糖和干物质含量增加,叶球鲜食口感更为脆甜,品质更优。【结论】"秦甘60"甘蓝品种在秋季栽培的水分管理中,当第1片莲座叶展开统一灌水后,以灌水频率为8或10d的灌水效果较好。总体而言,灌水频率为6,12,14d时,甘蓝植株容易感染病害,叶球品质变差,产量较低;而灌水频率为8或10d时,甘蓝植株高抗病毒病并兼抗黑腐病,叶球紧实度≥0.6g/cm3,帮叶比≤25.3%,中心柱≤5.86cm,营养丰富、质地脆甜、品质优良,产量高,可实现"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优质丰产的标准化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