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急性期蛋白与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和传统中药公英散、黄芪的抗乳房炎损伤能力,选取家兔乳房灌注脂多糖(LPS)制作家兔乳房炎模型,随机将家兔分为公英散组、黄芪组、阴性对照组。使用公英散、黄芪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并测定其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公英散和黄芪能降低内毒素引起的急性期反应;公英散和黄芪对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临床确诊患乳房炎的49头奶牛,用当地临床兽医常用的土霉素用3种不同的用药方法进行治疗,用药后检验其治疗效果及检测土霉素残留规律。得出静脉注射土霉素、静脉注射土霉素联合肌肉注射磺胺二甲嘧啶、静脉注射土霉素联合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3种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53.3%、36.8%、46.7%。单独静脉注射土霉素、静脉注射土霉素联合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的弃奶期符合“无公害标准”规定的3 d。静脉注射土霉素联合肌肉注射磺胺二甲嘧啶的弃奶期比规定的3 d延长7 h。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及其与青链霉素、公英散治疗乳房炎的疗效比较,应用乳酸环丙沙星,以加味公英散、青链霉素为对照,对127例奶牛急性乳房炎乳区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乳酸环丙沙星(44例)、加味公英散(41例)和青链霉素(4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70.7%和73.8%,总痊愈率各为77.3%、53.7%和54.8%.经统计学检验,乳酸环丙沙星治疗组和青链霉素治疗组与加味公英散治疗组之间差异显著.青链霉素治疗组与公英散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三种治疗疗程接近,经统计学检验,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临床观察表明,乳酸环丙沙星能很快消退乳房炎症状,且其病原菌转阴率高.乳酸环丙沙星临床疗效比青链霉素和加味公英散好,刺激性小,疗效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种类繁多,笔者将临床常见的几种乳房炎治疗与各位同仁分享:1链球菌性乳房炎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感染,为临床上最常见乳房感染细菌,乳房常见红肿,发热,疼痛,一般无消化系统症状,乳汁多有絮状物或脓样,产奶量下降,CMT阳性,体细胞增数。本病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碘胺类药物等敏感,由于上述药物弃奶期长,所以笔者推荐应用头孢噻呋钠,  相似文献   

6.
将兽医实验室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对影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乳房炎,产前、产后瘫痪,酮病等做出快速定性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用药.以达到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诊疗费用、降低患牛的非正常淘汰率和奶产品的药物残留的作用.经示范试验,兽医实验室监测技术用于奶牛乳房炎.产前、产后瘫痪,爬卧不起综合征,酮病诊疗:试验组较对照组每隐性乳房炎病例节省诊疗费18元,每临床型乳房炎病例节省诊疗费97元,每产前、产后瘫痪病例节省诊疗费79元,每一酮病病例节省诊疗费42元,且对照组有乳房炎未愈淘汰1例,产前、产后瘫痪未愈淘汰1例,发痛淘汰率分别占10%、16.7%,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场经济损失的首要疾病,随着对乳房炎发病和类型认识的深入,干奶期乳房炎预防及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也逐渐替代传统的产后临床乳房炎防治已成为新的科学的乳房炎保健方案。本研究采用乳头封闭剂次硝酸铋乳头内封剂(封铋宁,硕腾公司)和干奶期长效保护药邻氯青霉素(安倍宁,硕腾公司)联合使用作为防治方法,选取单独使用干奶药邻氯青霉素作为对照,以全国23个奶牛场共计4000头左右奶牛来进行试验,观察产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降低比例,使用最新的Meta分析评价方法,探讨联合用药对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奶期使用邻氯青霉素能够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33%;(2)干奶期使用次硝酸铋乳头内封剂联合邻氯青霉素能够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达60%;(3)联合用药与单独使用邻氯青霉素相比,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7个百分点。表明长效干奶药邻氯青霉素和联合用药均能有效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干奶药。  相似文献   

8.
黑白花奶牛164头计415个乳区按CMT或HMT等级分为阳性治疗试验(++、+++)、阳性治疗对照(++、+++)、阴性空白对照(-、T、+)三组。第一组系用长效抗菌素油剂(TA—125)10毫升分别于干奶前三天及干奶当天注入乳区;“+”以下乳区不作处理;或在炎热季节于干奶当天将20毫升TA—125一次注。入,同时对“+”以下乳区各注入10毫升。通过HMT、菌检及临床检查证明:阳性治疗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总转阴率48.2%,与阳性治疗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阴性对照组在产后仅有33.3%为阴性,并有39.0%的乳区发生新感染。阳性治疗试验组产后隐性乳房炎(++、+++)和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干奶前(P<0.01),且在干奶期间及产后二周内的临床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从而证实TA—125能有效地防治干奶期葡萄球菌、链球菌性乳房炎和泌乳期遗留下来的隐性乳房炎。 155个阳性治疗试验组乳区干奶前的菌检率为82.6%,产后一周降为35.5%,二周则又回升至45.8%,说明干奶期乳房炎的防治单靠药物不行,必须重视科学管理,加强和改善卫生条件,否则可重新感染。 TA—125是氯苯唑青霉素钠和苄星青霉素的油剂,冰箱中可保存一年。产后一周的牛奶中无青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9.
绿草素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奶牛养殖的主要常见病,据有关报道我国奶牛乳房炎临床型发病率达20%~60%.笔者应用绿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结果证明,绿草素与常用药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比较,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多发疾病,严重影响和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于2007年1月~8月,在拦隆口镇奶牛养殖户用公英散和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治疗并作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中药公英散处方为蒲公英60~120 g、全瓜萎30 g、银花30 g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奶牛乳房炎发病及综合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宁波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及主要病原菌构成,采用乳房炎诊断试剂(HMT)对宁波市8个奶牛场307头泌乳牛的1249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调查,采集HMT反应阳性(++)及强阳性(+++)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并选择具代表性牧场进行乳房炎综合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宁波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71.3%,乳区阳性率为33.5%。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7.1%、无乳链球菌20.4%、停乳链球菌17.3%、金黄色葡萄球菌5.1%和乳房链球菌3.9%。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头孢类及苯唑青霉素敏感。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明显降低桶奶总细菌数,改善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2.
天津地区奶牛乳房炎调查及阳性乳中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兰州奶牛乳房检测试剂(LMT)和临床检查对天津市4个区县奶牛场的奶牛进行了乳房炎检测.共检测奶牛乳房炎阳性奶样181头份,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奶样125头份,隐性型乳房炎奶样56头份,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真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到酵母样真菌46株,分离率为25.4%;天津地区奶牛真茼性乳房炎主要为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13.
为推广中兽医药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上的应用,将临床上确诊为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按乳区发病情况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中药(归芪散)治疗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健康组)。在试验周期内,利用CMT检测阳性对照组的好转率、自愈率及临床型乳房炎转化率,检测中药组的有效率、治愈率。检测患病奶牛血液中淋巴细胞指数、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及乳汁中体细胞数和乳清中SA、ALT、AST、LDH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治疗隐性乳房炎有效率100%,治愈率为76%,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为0%。阳性对照组自愈率为23.8%,好转率为33.3%,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有42.9%。阳性对照组SCC呈增高的趋势;而中药组SCC明显减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阳性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均低于健康组和中药组;中药组的吞噬率逐渐升高,在第7天时显著高于健康组。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低于健康组;中药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逐渐提高,与健康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乳清中的SA、ALT、AST、LDH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阳性对照组始终高于健康组,中药组的含量逐渐降低,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浙江省四个主要奶牛养殖区金华、杭州、宁波以及台州的30个奶牛场中846头泌乳牛的3178个乳区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调查.首先用HMT乳房炎诊断试剂检查乳区奶样,采集HMT反应为阳性(++)和强阳性(+++)的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54.3%,乳区阳性率为28.0%.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34.0%、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27.0%、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12.2%、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13.0%、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6.2%等.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只有20.3%,对四环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也较低(34.8%和47.8%).多重耐药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同时耐药.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奶牛患乳房炎,不但奶产量减少,而且牛奶品质随之下降.用抗生素治疗带来的药物残留,严重影响奶及其制品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奶牛发展需要.中药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消肿、散痈等功效,并且低残留、副作用较小;用中药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是目前兽医临床中...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酒精阳性乳(奶牛酸奶症),在临床上虽不属多发病,但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会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临床资料介绍一饲养100多头奶牛的牛场,有16头奶牛产酒精阳性乳。其中有6例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乳房外观无异常变化,乳房炎试验检查为(-)性,但榨乳后马上以酒精试验检查乳汁呈絮状。这种类型酒精阳性乳,为代谢型奶牛酸奶症。有8例发病在泌乳期内,无规律性变化,多数在旺奶期,个别的发生在旺奶期之后。乳房无热、痛,无形态学上的改变,试验室隐性乳房炎检查为( )性,为隐性乳房炎型酒精阳性乳(酸奶症)。其他2例是在旺奶期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统中兽医理论组方,新配制了中药散剂——奶牛“催情促孕散”,对615例奶牛产后乏情病例进行治疗试验。1个疗程后试验组发情率达76.2%,治愈率达78.1%,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中往往通过干奶期治疗消除乳房在上个泌乳期已存在的感染、预防产后新发感染。干奶期的治疗能使乳房有机会在下一个泌乳期到来之前修复受损的乳腺组织,降低产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本试验旨在比较三种不同成分的干奶药——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RC)、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NF)、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AB)的安全性、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效果和产后新发临床乳房炎预防效果、弃奶期以及经济效益,以期为临床干奶药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C的安全性较好;(2)三种干奶药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和细菌清除效果无显著差异;(3)AB预防产后新发感染效果最好;(4)NF弃奶期最短;(5)AB经济效益最好,对各项综合评分,RC为4分,AB为6分,NF为5分,因此在临床干奶期治疗中首选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提高新产牛产奶的商品率,可选用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干奶环境略差的牧场可考虑选用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低聚糖硫酸酯(DEAE)及右旋糖酐硫酸酯(DS-4000)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将56头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5组(DEAE组、DS-4000组、DEAE+青霉素组、DS-4000+青霉素组及青霉素对照组),进行药物乳房灌注治疗,每天2次,连用3 d,并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测。临床观察统计各治疗组有效率,细菌检测统计细菌转阴率。结果显示,奶牛乳房灌注DEAE、DS-4000、DEAE+青霉素、DS-4000+青霉素及青霉素进行治疗3 d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20.00%、58.33%、75.00%和50.00%;乳汁细菌转阴率分别为:0、12.50%、50.00%、54.55%和44.44%。结果表明,DEAE及DS-4000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效果不理想,与青霉素联用可以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自制的金英黄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本文将金银花等8味中药常规制备成奶牛乳区注射用药,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及热源检测评价其安全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该注射液中多糖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绿原酸、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并将其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结果显示,该注射液不引起家兔体温升高,LD50>5 g/kg,多糖浓度为0.48×10-1mg/mL,绿原酸、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分别是0.59 mg/mL、0.26×10-2mg/mL、0.17×10-1mg/mL,隐性乳房炎的奶牛通过3 d中药乳区注射用药治疗后治愈率达53.8%,有效率达92.3%;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乳区自愈率为0;健康奶牛乳区发病率为13.9%;治愈率、有效率经X2检验中药透皮剂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通过3 d中药乳区注射用药治疗后临床诊断其治愈率达88.9%,有效率达88.9%;CMT诊断治愈率达33.3%,有效率达88.9%。表明该注射剂无热源,几乎无毒性,有效成分检测指标可能是绿原酸,对奶牛乳房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的注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