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本市蔬菜产销走向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零售菜场不断深化改革,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保证市场副食品供应和物价的稳定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由于菜场行业是低利微利企业,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很脆弱,在政府优惠政策扶持下,1995年实现利润122万元,但仍有59家菜场亏损。今年1—4月份,全市菜场的销售额1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9%,但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亏损额达到347万元。职工收入减少,菜场经理普遍感到生意难做。  相似文献   

2.
蔬菜价格和市场的放开,是本市副食品放开的第一步。随着改革的深入,放开的品种将会更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扭转目前国营和集体菜场在蔬菜经营中的萎缩状况,增强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其他副食品放开措施的顺利出台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蔬菜批发是蔬菜商品流通的大动脉、总枢纽。根据市委、市府的决定,本市蔬菜产销体制从1991年11月起,由原来的大管小活改为放开市场,放开价格,与此同时,市国营蔬菜公司所属的蔬菜购销  相似文献   

4.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下.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郊区蔬菜生产的发展,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本市蔬菜供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市郊蔬菜设艺化、园艺化的实施增加了市场蔬菜的数量,商品档次也得到提高。外省市客菜的大量流入,既增加了市场供应量,对丰富本市市场、调节淡旺、调整品种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零售环节、集市贸易十分兴旺,菜场超市卖菜稳中有增。可以这么说,在本市蔬菜产批零三环节上,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形成市场的市场经济机制正逐步形成,市场抗波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市场蔬菜供应已初步进入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丰富、价格相对合理、市民购买方便的良性循环。 根据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提出的“把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联系起来,按照郊区要体现实力和水平、市区要体现繁荣和繁华的要求,以实现产业化、连锁化、规格化和科技化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的要求。现就本市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问题,提出以下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现有零售菜场53家,其中国营4家,转制16家,集体33家,全部隶属南昌市蔬菜公司。近几年来,在放开搞活的形势下,零售菜场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开展卖菜为主、多种经营活动,对促进生产,满足消费,稳定市场平抑菜价,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零售菜  相似文献   

6.
一、零售菜场面临的困难上海的菜场历来由市蔬菜公司管理。自去年7月起,全市菜场、副食品公司划归区商委领导。上海目前共有218家菜场,下设293个供应网点,担负着全市730万居民,100万流动人口,8000多个集体伙食团的蔬菜、副食品供应任务。年销售额18.6亿元(1988年实数,下同),蔬菜年销售量约70万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本市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上海蔬菜放开市场、放开价格已经两年,蔬菜产销正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增强了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观念,促进了本市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蔬菜产加销一体的经营新体制已开始发展成长。据调查,目前主要有以下六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国营、集体零售菜场蔬菜行业萎缩现象由来已久,但今年却陡然严峻起来。苏州市17家集体零售菜场出现了众多的入不敷出,难以生存的困难户,“急”报频传。行家们认为,菜场到了生存和发展的非常时期。它不由得敦促蔬菜同仁去探讨和思考一些菜场深层次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9.
消费群体是市场定位的主导 ,随着市内居民大量动迁 ,原先冷僻的外环线已迁入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精明的商家瞧准财源流向 ,在本市西南隅陆续崛起三四家大型市场。其中一户令人刮目相看的大型副食品集市 ,竟然落址于冷僻的曹行镇。占有 1万余m2 (平方米 )的营业场地 ,批发兼零售买卖 ,日吞吐蔬菜、瓜果百余吨 ,日销家禽千来只 ,主粮豆菽数十吨 ,终日生意红火 ,业绩蒸蒸日上。大型集市何以火爆 ?笔者认为成因有三。首先是市场定位“准”。曹行镇这家大集市虽然购物环境不太令人满意 ,但其周边拥集五六千户的消费群体 ,购买力集中 ,经营的商品…  相似文献   

10.
上海蔬菜市场放开以来,供应比较稳定,品种增多,质量提高,购买方便,形势是好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菜场经营萎缩,旺产不旺销,菜少价高,影响主渠道稳定市场、平抑菜价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一切努力理顺流通。根据大城市蔬菜流通的经验,本  相似文献   

11.
青浦县华新镇距上海市中心28公里,种菜历史悠久。全镇固定菜田5333亩,占总面积的22.8%。每农户种菜1.05亩,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自本市蔬菜放开市场,放开价格以来,华新镇认真按照“放、建、管、转”结合的工作指导原则,在沟通产销、强化社会化服务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形成了以镇为龙头,村为主体,队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络,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1993年,全镇上市主渠道各类蔬菜26.91万公担,占总量的70.5%,平均亩产值达2955.7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转变思想观念,坚持服务方向 蔬菜放开后,计划管理的比重明显缩小,市场调节的比重不断扩大,这对原来的“统购包销”体制是一次很大的冲击。部分干部片面认为:“蔬菜放开了,计划不要了,可以什么都不管,让菜农自种自卖好了”。镇政府和农业公司针对这种糊涂观念,进行了“郊区为城市服务”,“干部关心群众疾苦”等思想教育,树立干部的职责就是服务的观念,从而坚定了坚持办好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市从5月10日在蛋、禽、鱼等副食品价格放开的同时,蔬菜产销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主要是改派购为合同订购,放开价格,实行多种渠道上市和经营。实践证明:改革促进了生产,活跃了市场,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兼并是菜场行业在改革过程中摆脱困境、增加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992年3月底,黄浦区率先走出了企业兼并的第一步,由效益好的崂山菜场兼并亏损的乳山菜场,获得了成功.以后,静安、虹口、宝山、普陀和闵行等区相继出现15家企业兼并了25家企业.目前,杨浦、闸北等区也正在积极酝酿探索这一改革的新路子.一、并联的形式目前在菜场兼并中大致有3种形式:1.强弱兼并.这种形式占绝大多数.如崂山菜场兼并乳山菜场,三角地兼并商邱等5家菜场.江宁冷库兼并昌化菜场,宝山副食品总汇兼并淞兴菜场等.被兼并菜场的人事、业务管理都按兼并菜场的进行调整和加强.兼并后弱的一方基本上消灭了亏损.而强的一方经济效益又上一个台阶.2.强强联合.如乌北菜场与愚园路供应站联合成立了中亚食品经营公司.愚园路供应站原是创利大户,肉食品的计划放开后.经济效益开始滑坡.静安区副食品公司看到这一危机后,果断地作出以乌北菜场为首的联合.使这一联合经济体的经营效益明显增长.3.优势互补.如西康菜场原来经济效益较好,外采力量强.自菜场场地被批租后,缺少零售场地.通过外采肉食品的联购分销.为其他菜场提供货源.做到互补两利.  相似文献   

14.
大沽路菜场是一个小型的露天菜场,有职工120人,由于市口差,场地散,设施陈旧,经营不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该菜场通过大胆改革分配制度,引进个体户进菜场设摊竞争,使企业转亏为盈,走出长期亏损的困境,为本市副食品行业改革  相似文献   

15.
自蔬菜放开市场、放开价格以来,蔬菜产销已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但由于蔬莱生产基地和菜农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还未摆脱“多与少”的被动局面。为此,必须按市场经济要求,改善蔬菜产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副食品市场稳定、繁荣、活跃。这是重视和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成果,而菜场专项整治工作对保障副食晶供应和稳定价格也起了重要作用。去年9月到今年3月市政府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精神,开展了菜场专项整顿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保证了蔬菜市场的稳定,得到市民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蔬篮子工程”是全市人民瞩目的大事,为了提高这一工程的总体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上海自今年4月起,先后在七个区、八个菜场试行蔬菜规格化销售。即:蔬菜质量标准化、包装材料统一化以及销售管理的规范化。这是一项涉及蔬菜生产、流通、技术设备、市场营销、经济政策诸领域的系统工程,对启动上海市场,改善副食品供应,提高蔬菜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上海蔬菜流通的现状 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每天都有近3000吨的蔬菜从郊区或外地通过公路或水路,源源不断地涌向全市各批发市场,再转往数以百计的零售菜场或集市摊档,经年不断,自然而流畅。驱动这一巨大物流的动力就是1100万人口(含外来人口200万)对新鲜蔬菜基本而迫切的需要。 上海的蔬菜市场历来受到市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在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的近些年中,蔬菜的产销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统一、严密的计划模式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三管”“三稳”,即管主要品种、管淡季、管重大节日,稳旺产期,稳花色品种、稳自营渠道。几年的路程,几年的探索,从“管八放二”(即只管占总量80%的30只主要品种,其余放开)到“管七放三”(即只管占总量70%的22只主要品种,其余放开),又到“管六放四”(即只管总量60%的17只主要品种,其余放开),直到目前的只订购常年蔬莱合同12万吨,大部分放开的管理方式,已经能够说明,大城市的蔬菜产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市场经济,让价值规律,供求规律更多地说话。改革的成效体现在:蔬菜品种丰富,质量提高,流通空前活跃,居民购买方便,浪费性生产减少,淡旺矛盾缩小。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本市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势头良好。20万亩常年菜田,现代化建设进展迅速,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是本市蔬菜供应的基本货源基地。流通体制由单渠道改为多渠道,购销形式,零售供应开始发生变化,建立了副食品交易市场,和集市贸易,市场活跃。本文试图探讨在以郊菜为主体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客菜采购和郊菜外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拥有1300万人口的大都市,蔬菜行业在上海农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根据上海大都市的消费特点,上海蔬菜已从农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大主导产业。建设都市型蔬菜产业化体系,是上海各级领导和城乡人民十分关心的重要内容。 一、上海蔬菜产业发展剖析 (一)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基本完成了新一轮蔬菜基地的转移,初步建成了立足远郊建立常规蔬菜大中型基地,建立了精致鲜嫩蔬菜生产的自给性保障体系。1993年至1996年间,全市新建蔬菜基地11万亩,占全市常年菜地18.9万亩的58%,常年商品菜稳定在120万吨左右,基本达到了鲜绿蔬菜立足郊区的自给率指标。 2.引进竞争机制,建成两大蔬菜疏通渠道,形成以综合性、专业性、区域性产销批发市场为纲,零售市场、集市、超市、连锁店为网的蔬菜市场形态体系。1992年以来,在进一步巩固、发挥传统商业蔬菜公司主渠道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上海蔬菜全面开放,产销稳步走向市场,菜农参与流通,在市农委统一指导协调下,先后组建了一批农办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形成以上海申绿蔬菜联营公司为龙头的23家农办批发市场蔬菜交易网络,常年市场交易量、蔬菜合同定购量、蔬菜经营总量等全市占有率达到50%。农、商两个系统在蔬菜经营中已各占半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