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凉薯7号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于1999年用从我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引进的IX-55—6作母本,3903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交实生子。2000年培育实生苗选择单株,编号215—20,2001年进入株系圃,2002年升人品鉴圃,2003年品比预备试验,2004—2005年品比试验,2006年多点试验,2007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预备试验,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薯2012003。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从1987年起,由于苎麻原麻供过于求,导致卖麻难,种植面积下降较快,1988年下降到78000hm^2,1989年下降到42387hm^2,1991年下降到11153hm^2,1992年开始回升,面积为12953hm^2,1997年恢复到21000hm^2,1998年23307hm^2。从1999年起,由于苎麻国际市场看好,湖南省苎麻种植面积稳步回升,当年达到29267hm^2,此时湖南省苎麻栽培品种开始大面积更新,产量上升较快,产量达到6.00万t。调查表明,至2002年底,湖南省的苎麻种植面积已恢复到66060hm^2,总产14.63万吨,且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趋于稳定,最近5年来没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表8)。  相似文献   

3.
《杂粮作物》2005,25(5):f0002-f0002
高士杰,男,1956年8月生,辽宁省铁岭县人,九三学社社员。198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硕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工作至今。1985年7月晋升助理研究员,1992年7月晋升副研究员,1997年1月破格晋升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我区开发吨粮田以来,作为吃粮田建设为主体的大麦双季稻三熟制栽培面积迅速发展,稻田三熟制大麦出1986年的2.35万亩,发展到1992年的41.02万亩,单产出1986年的95kg提高到1992年的154大麦面积,总产分别占全省的47%和53%,全区7年平均年递增5.55万亩,递增五.36倍。但近二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认为种大麦不合算,效益低,致使大麦生产的面积、年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993年和1994年分别减少到30.8万亩和23.9万亩,平均每年递减8.56万亩,递减ZI%,单产下降Zkg,1995年仍在滑坡。综合分析全区十年来的大麦生…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杂志》2012,(4):257-257
沉痛讣告,王凤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4日17时20分与世长辞,享年54岁。 王凤义教授1958年2月8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1982年和1986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姚立强,1963年3月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98年7月获高级农艺师职称,1999年11月被确定第一期第三批“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7.
我县是湖北省主产苎麻区之一,种植苎麻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解放后,苎麻最高年总产达20400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苎麻生产有很大恢复和发展。1979年,全县总产13997担,比1978年增长47.8%;1980年总产17047担,比1979年增长21.5%。两年来,苎麻总产净增7567担,比1978年将近翻一番。  相似文献   

8.
我队地处大竹城郊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种植苎麻20亩,其中投产面积18亩。从1966—1977年的11年中,苎麻亩产7年超双百,4年过三百。1978年亩产436斤,79年头、二麻平均亩产347斤,三麻也获得了丰收。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老师周毓珩研究员,1931年生,原籍河北省丰南县张六庄,出身农民家庭,1950年于辽东省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辽东省立熊岳农业实验站工作。历任技术员、副股长、副科长和盘山水稻分站站长,1957年调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系,任稻作组组长、稻作室副主任,1963年晋升农业技师,1965年任稻作所副所长(主持工作),1980年起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0.
徐闻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广东省少雨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从1954年至2005年就有13个年头干旱,平均每四年一次,尤其是1987、1988年连续两年没有下过透雨,出现树木枯萎,山塘水库干涸,溪涧断流,水田龟裂,县志有“赤地千里”的记载。2005年徐闻县又遭50年一遇的大旱,连续242天没有下过“透雨”,全县117个水库蓄水量急剧下降而干涸,360多个自然村11万多群众饮水困难;灌区没有水可灌溉,农作物受害面积达70.65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9.5万亩,旱死8.6万亩。干旱缺水是制约徐闻县糖蔗生产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来实践证明,丰雨年糖蔗大增产,贫雨年大减产,1994年,全年降雨量1723.5毫米,受旱天数178天,种蔗面积348240亩,实收面积293142亩,工业亩产3.28吨,工业总产960963吨;1984年全年降雨量812.4毫米,受旱天数309天,种蔗面积299890亩,实收面积252437亩,工业亩产2.46吨,工业总产621608吨。1994年比1987年降雨量,种蔗面积、工业亩产、工业总产分别增长110%、16%、33%、54%。  相似文献   

11.
谈谈我省科技兴棉的宏观举措肖福三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1991年以来,由于我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棉花生产和广大科技干部的积极努力,狠抓科技兴棉,大力推广应用植棉新技术,棉花连年增产,1991~1994年,四年上了四个台阶。全省90年与90年比较,种植面...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科学》2005,13(4):F0002-F0002
陈彦惠(Chen Yanhui),男,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南南阳市。1982年从师于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吴绍教授开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1985年河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和1996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1997年又从师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教授,2000年获农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麻作》1983,(2):26-27
为了摸索苎麻高产的经验,我们进行了苎麻高产栽培试验。1979年春栽麻3亩,当年亩产55斤,1980年亩产221.7斤。1979年冬栽麻2亩,1980年亩产65斤,1981年亩产达280斤。夺得了当年栽麻,当年受益,次年高产。两年的实践体会有五点:  相似文献   

14.
苏棉14的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棉14,原名徐州203,组合为苏棉5号/徐州141∥中棉所19,1989年单交,1990年复交,通过南繁加代,单株选择,多点鉴定,于1994年育成。并经1995~1997年的市、省逐级区试,1998年生产试验,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2~3年,苏棉14在安徽、河南、山东等试种,普遍认为苏棉14是一个抗病性强、产量稳、霜前花率高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1.优势和特点1.1 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苏棉14是江苏省内唯一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该品种经江苏省两年…  相似文献   

15.
马得泉,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8月18日生,北京市顺义区人。1966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与育种专业,同年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1968年去广州军区潼湖农场锻炼,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1):F0004-F0004
潘永东,男,汉族,1962年出生,甘肃武威人,副研究员,1985年7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被分配到甘南州农林局工作。1986年11月调到甘南州农科所从事青稞(裸大麦)育种工作。1997年11月调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啤酒大麦育种工作。200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初,我县种植黄、红麻习惯于春播(即春麻)。1975年以前,春麻面积占全县种麻面积的80%。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春麻与粮油作物争地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75年以后,我县大力推广夏播红麻。到1980年,夏播红麻面积占全县麻面积85%,1982年占98%以上,基本上将过去一年一熟红麻改为粮麻或油麻一年两熟制,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科技》2004,(4):F002
李里特教授,男,1948年生于西安,汉族,食品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作为“老三届知青”在陕西插队,1971年招工进厂成为机械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西北农业大擘农业机械设计专业学习,1981年底大学毕业后经考试被国家教委选为出国研究生,198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农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攻读学位,硕士期间课题为小麦的干燥和加工品质研究,1985年2月获硕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果蔬保鲜贮藏理论,1988年2月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山崎面包公司中央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粮谷及豆类食品的加工技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啤酒消费目前已成为我国酒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种类,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10年来,我国啤酒总产量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1992年为10O5万吨,1993年为1255.6万吨,1994年完成1423万吨,1995年达1546万吨。从1992年开始,我国啤酒总产量超过德国,仅次美国之后位于世界啤酒总产量第二位。据测算,按照目前的啤酒生产增长率,可望在5年或更短的时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在10年或更短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消费国,我国啤酒大麦需求量的稳步上升已是显而易见,啤酒生产已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占重要地位。199…  相似文献   

20.
1985年我场开始试种大麦,面积很少,大多作饲用。随着啤酒工业的掘起,啤麦需求量剧增,我场啤麦生产发展迅速起来。1986年开始,我场开始重视啤麦生产,10年来,我场啤麦生产迅速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由低产上升到高产水平。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2350亩,发展到1996年的27981亩,增加11.9倍,平均年递增率23%;单产由156kg上升到485.6kg,增加3.11倍,平均年递增率9.9%;总产由370.2吨发展到12474.3吨,增加33.9倍,平均年递增率34.1%。啤麦占三麦种植比例也由起初的不足20%,上升到最高的70%以上,优质啤表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