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测定了棉蚜及棉花嫩梢不同溶剂提取液对中华通草蛉捕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受害嫩梢及未受害嫩梢提取液对中华通草蛉幼虫捕食行为无明显影响;棉蚜虫体浆液、棉蚜水提液,均含有很强的利它素活性物质,而棉蚜无水乙醇提取液利它素活性物质含量甚微,中华通草蛉各龄幼虫对棉蚜水提液均表现有明显的滞留和调转行为。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化学农药使用时间的延长 ,棉铃虫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湖北棉区棉铃虫已对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中抗至高抗的水平。近几年来 ,常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断降低 ,棉农为了提高防治效果 ,只有不断加大用药量和缩短间隔期 ,这样又更加重了棉铃虫的抗药性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棉铃虫达到几近“无药”可治的地步。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 ,认为以下技术措施可应用于对棉铃虫抗药性治理。1 放弃棉田外棉铃虫化学防治棉铃虫可危害多种作物 ,但在湖北棉区主要只对棉花造成严重危害 ,而对其他作物的危害一般在经济允许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水稻及茭白二化螟种群之间在低温环境下的生理生化差异,将室内饲养获得的1~6龄二化螟幼虫分别置在28、0、-3、-6、-9、-12、-15、-18、-21℃条件下处理24 h,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存活幼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二化螟幼虫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水稻及茭白二化螟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相同低温下,高龄幼虫的存活率高于低龄幼虫;水稻二化螟各龄幼虫的存活率普遍高于相同低温下的同龄茭白二化螟幼虫。随着温度的下降,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高龄幼虫的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低龄幼虫,水稻二化螟各龄幼虫的抗氧化酶活性普遍高于相同低温下的同龄茭白二化螟幼虫。根据水稻及茭白各龄二化螟幼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平均隶属度,验证了水稻二化螟幼虫对低温的耐受力高于茭白二化螟幼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rier)]不仅在我国冀、鲁、豫3省棉区连年发生,为害普遍,且已出现明显的南移势头。1992年,我省棉区普遍反应,自80年代末以来呈逐年加重趋势,部分棉区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剂量加大,防治次数增加却仍难以奏效,甚至有地方不得不进行人工捉虫。据此,笔者于 相似文献
7.
8.
B.t.基因抗虫棉的出现,使常规的棉铃虫防治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笔者根据两年对抗虫棉的观察,调研,提出双向防治棉铃虫幼早技术,即在抗虫棉抗虫的基础上搞好化学接力防治,认为双向防治概念的提出既突出了充分利用抗虫棉的强抗虫性,又指出了化学防治的必要性,双向防治技术具简化,安全,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作者于1981-1986年,先后在新乡、武汉、北京、廊坊等地监测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对菊酯类农药的情况,经室内点滴法和大田防治试验,得知该虫5年中对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的LD50分别提高36.36倍和16.25倍;不同地区间的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新乡、武汉为主要棉区,其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敏感性较北京、廊坊为差,LD50达2.5638微克和2.0972微克/克虫重,较后者高出2.28—78.64倍。抗溴氰菊酯的新乡棉铃虫,对新菊酯农药PP321表现正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1.
用点滴法和浸叶法监测棉铃虫抗药性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别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监测了山东省阳谷县、河南省新乡县、河北省邯郸市和安徽省萧县第2代棉铃虫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及久效磷的抗性,并对这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从同一种药剂对4个地区棉铃虫毒力大小顺序来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而从抗性倍数来看,点滴法与浸叶法的结果具有差异:点滴法测得的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20.8~34.8倍)高于浸叶法测得的抗性倍数(2.0~18.7倍),对灭多威测得的抗性倍数(5.4~16.4倍)也高于浸叶法测得的抗性倍数(1.4~6.5倍);而浸叶法测得的对久效磷的抗性倍数(11.3~70.1倍)却明显高于点滴法测得的抗性倍数(2.8~9.3倍)。本文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建议对有机磷杀虫剂采用浸叶法作抗性监测比较确。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抗药性基因流动对抗性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不同的迁移比例(1%、5%、10%、20%),研究棉铃虫抗药性基因流动对三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抗性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个体迁入敏感种群,使得敏感种群抗生频率增加,迁移比例越大,抗性频率增加越大;而敏感个体迁入抗生种群使得其抗性频率减少,随着敏感个体迁入比例的增大,抗性种群中抗性频率的减少量越大。利用抗性频率变化值与相应迁移率的比值来表示迁移的相对效率,结果表明迁移率为1%时,迁移影响抗性个体频率变化的相对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蚊虫携带病菌 ,危害人类健康 ,其生活周期短(致倦库蚊在 2 5℃恒温下幼虫期共 4龄仅 5~ 7d) ,繁殖能力强 (每个卵块约 10 0~ 15 0个卵 ) ,如何有效而安全地作好灭蚊工作 ,是各级爱卫办创卫工作的一件大事。因此 ,选择卫生、高效的防治药剂尤为重要。在防治过程中 ,需要了解蚊虫对各种药剂的抗药性 ,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为了指导重庆市的灭蚊工作 ,有的放矢选择灭蚊剂 ,我们在北碚区进行了蚊虫抗药性的测定研究 ,分别于 2 0 0 0年 9~ 10月和2 0 0 1年 6~ 7月测定了致倦库蚊对常用的有机磷 (敌敌畏 )和拟除虫菊酯类 (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 相似文献
14.
增效剂的增效作用与棉铃虫抗药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抗药性水平的棉铃虫三龄幼虫试虫,分别测定增效磷(SV1),八氯二丙醚(S2)月桂氮Zuo酮(DC),IS-961对久效磷(monocrotophos)灭多威(methomyl),氰戊菊酯(fenvalerate)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4种增效剂的增效作用,除与被测定药剂种类有关外,还与棉铃虫抗药性水平密切相关,其增效作用一般随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抗药性提高的幅度。 相似文献
15.
16.
环渤海湾地区棉铃虫的抗药性水平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1997年测定了环渤海湾地区16个点26个棉铃虫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硫丹的抗性水平。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为65.43~442倍,对辛硫磷的抗性为10.28~90.93倍,对硫丹的抗性为6.34~29.17倍,地区之间年度内总体上差异不大。对采自辽宁省辽阳市种群的抗性稳定性研究表明,解除农药选择压后棉铃虫的抗药性下降较快,17代后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硫丹的抗生水平由213.71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以来,枝江市植保站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下,对棉铃虫抗药性进行了跟踪监测.根据目前抗性划分的一般标准,即抗性比低于5倍的为相对敏感,5~10倍为抵抗,10~40倍为中抗,40~160倍为高抗,大于160倍为极高水平抗性,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灭多威3种农药.现将棉铃虫抗药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几种防治棉铃虫药剂室内杀卵和低龄幼虫试验仙桃市植保站(433000)胡梅枝,李坤文,吴静红,刘平知,刘小美作为多年来防治棉铃虫杀卵的主要药剂杀虫眯被禁用后,为了有效地控制棉铃虫危害,筛选理想的替代药剂,我们于1995年6月24日至27日,对拉维因、万... 相似文献
20.
杀虫剂对甜菜夜蛾不同世代及幼虫龄期的毒力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甜菜夜蛾 (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该虫为杂食性 ,寄主范围广[1 ] 。自 80年代以来 ,由于种植结构及栽培管理方式不当、气候条件、农药对天敌的影响、抗药性、迁飞性等各方面的因素 ,致使甜菜夜蛾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 ,对甜菜夜蛾的研究主要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防治等方面 ,而对其抗药性规律尚缺乏深入研究。作者主要研究了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不同发生世代和不同幼虫龄期的毒力变化 ,对该虫的化学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氟啶脲 ,92 .5 %原药 (日本石原产业株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