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与对照荷叶白相比,公顷桑叶产量高37.86%和41.36%,万头蚕产茧层量高8.38%和16.37%,区试鉴定结果公顷桑产叶量高46.44%和50.14%,万头蚕产茧层量高18.15%和19.56%,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黑枯型细菌病力强,抗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能力强,生长势旺.可用扦插繁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 ,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 12号、农桑 14号。 2个新品种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每公顷桑叶增产 39 2 6 %和 44 0 1% ,万蚕茧层量高 12 84%和 12 70 % ,在自然种植桑园中 ,桑黄化型萎缩病、桑黑枯型细菌病、桑蓟马、红蜘蛛等的为害明显轻于对照。新品种生长势旺 ,可扦插繁殖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已通过全国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桑树配套新品种一农桑系列(农桑8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经20年精心选育的桑树系列新品种,它具有熟期理想、高产、优质、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于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珠江流域和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市种植,目前已在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等10余个省市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了便于应用单位和蚕农对该系列品种的了解,现特将这些品种的特征特性介绍如下:1 农桑8号 树形直立,树寇紧凑,枝条粗长稍弯曲,发条数多,侧枝少,节距3.4cm,叶…  相似文献   

4.
农桑8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1980年用异地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其母本为日本引进桑品种的一之濑,父本是广东品种伦教109号。农桑8号1985年进入省第二期桑品种区域性鉴定,同时参加该期鉴定的桑树新品种还有之江2号、之江3号、农桑9号、激桐5号和双头桑等5个品种,用荷叶白作对照种,在本省平原、丘陵、溪滩、海涂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10个点进行特征特性、生长发育、产质量及抗病性的观察与鉴定。  相似文献   

5.
曹德全 《蚕桑通报》1992,23(3):60-61
农桑8号是省农科院蚕桑所新育成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早生桑新品种。1991年2月通过了省级鉴定。1985年底我场参与省桑树品种第二期区域鉴定,发现该品种明显的比对照桑品种尖头荷叶白有许多优点,即发芽早、产叶量高、抗逆性强、硬化落叶迟。1988年春,我场成片种植6亩,为了加快繁殖该品种步伐,我们将该品种的强剪梢枝条,作为接  相似文献   

6.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鉴定成绩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14号经区试鉴定,hm2桑产叶量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增加18.73%和29.78%,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8.03%和6.12%。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疫病强于对照。桑蓟马、红蜘蛛等为害明显轻于对照。生长势旺,发根力强,可用扦插繁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7.
抗青10号是广东省湛江蚕科所于1976年以湛02×化53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的桑树新品种。该品种树型高大,枝条粗、长而直,稍开展,嫩梢向阳面淡红褐色,顶芽弯曲皮孔圆形且多,节间直,节距稍稀;冬芽褐色呈三角形,芽尖离生,副芽少;叶序1/3,叶片大,心脏形,向上翻,淡绿色,  相似文献   

8.
周勤 《蚕桑通报》2011,42(4):12-15,23
通过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农桑14号在生产中易受早春晚霜为害、黄落叶较多、难以养成良好树形、易受天牛为害和易发流胶病等缺陷。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和种植密度、搭配种植中晚生桑品种、采用第二年春伐和第三年春伐并夏伐定拳的树形养成技术、冻害后的肥培管理措施及天牛和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桑8号、农桑12号是浙江省蚕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优良桑树品种,为探讨这两个品种在修水蚕区的适应性,两年来在我县东部和西部乡镇对比试验表明,农桑两个早熟,丰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是值得我县推广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11.
抗寒桑品种龙桑一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新品种龙桑一号具有抗寒性强,抗桑细菌病、褐斑病能力强的特性。在黑龙江省产叶量比对照种秋雨桑高10—31%,养蚕试验中春季万蚕收茧量增10%,秋季增25%。国家品种鉴定中,单位面积产叶量、产茧量、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种15%、30%、31%。养蚕试验成绩:万蚕茧层量、五龄100公斤桑产茧量,万蚕产丝量,五龄100公斤桑产丝量,分别增12%、13%、11%、14%。  相似文献   

12.
延桑59为自苏联引进延边,经长期选优育成的稚蚕、兼全龄用桑新品种.经所内外结合,进行个体选择后,于1978年决选,并先后进行所内外鉴定试验和指定试验,表现优良.经1979—1984年示范推广,明确其特征和特性以及推广价值,从初选、复选到决选共用了20年时间.其母本简化号为59—C.选育品种延桑59的主要特点是,前期生长旺盛、嫩枝较多、新梢生长快,叶形大、枝态紧凑、节间密、产叶量高、叶质优良,叶片成熟快.养蚕效果优于日本稚蚕用桑品种剑持和本省现行推广品种秋雨桑,是优良的稚蚕、兼全龄用桑品种.并具有耐伐、耐贮,适于地桑、低干速成密植桑园栽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家蚕中秋用品种川蚕11号的育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中秋用蚕品种川蚕11号(L8081·L8191×L4朝92·L4白82),系双限性(雌斑限性)四元杂交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较易繁殖,健康性接近对照种,产茧量、产丝量及丝质成绩都高于对照,万蚕茧层量高于对照5.53%,鲜毛茧出丝率19.37%,茧丝长1240m,解舒丝长965m,净度98分,适应四川省及西南地区中秋用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杂文、单株筛选、株系选拔、品比试验、区域性试验等选育程序,育成桑树新品种育72-1。该品种具有丰产、长势旺、耐干旱等性状。发芽率高,发条数较多,节间较密。产叶量比对照种湖桑32号高出23%-41%,养蚕成绩与对照种相似。  相似文献   

15.
育71—1是通过杂交、单株选择、株系选择和品比试验等一系列选育程序,培育成功的新桑树品种。其主要经济特性与湖桑32号相比,发芽期早2—3天,发芽率提高28.7%,产叶量提高47.7%,叶质较优,丝质成绩相仿;抗旱性较强。目前,正在江苏的海安、溧阳及山东等部分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16.
桑树人工三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桑树的人工三倍体,通常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杂交获得。无性系品种的四倍体,可以用照射剂量为5000拉特左右的γ-射线辐照刚膨大或休眠的冬芽,或者用浓度为约0.2%的秋水仙碱处理诱导获得。在这些方法中,用2ppmBA(激动素)配制的约0.2%的秋水仙碱溶液注射膨芽最有效。在产生三倍体的两种杂交组合中,由4x×2x组合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差,将种子冷藏在2℃7天以上,可以提高发芽率。人工三倍体也可以由二倍体植株的雌花,与用2ppmBA配制的0.05—0.1%的秋水仙碱溶液,每天一次,连续处理7—10天而加倍的雄性配子杂交获得。  相似文献   

17.
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杨今后  杨新华 《蚕业科学》1992,18(3):195-201
列举了天然多倍体桑的种类,我国是桑多倍体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迄今发现的有3倍体、4倍体、6倍体、8倍体和22倍体,还有天然单倍体。阐述了多倍体桑的性状,其中以3倍体的经济性状较好。总结了人工诱导4倍体的方法,其中以0.2%为中心浓度的秋水仙碱注射膨芽、生长点和处理子叶展开期的实生苗较有效。说明了4倍体、2倍体间杂交和诱导二倍化性配子培育三倍体的技术问题。展望了今后桑的多倍体育种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施炳坤  夏明炯 《蚕业科学》1998,24(4):206-209
苏湖16号是从桑种质资源中选出,经过系统的调查、鉴定与综合评价,具有生长旺盛、产叶量高、叶质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性状,是优质丰产桑树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陈克平  姚琴 《蚕业科学》1995,21(4):234-237
1986年在该所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中发现一个产卵量多的HE,其遗传性状稳定。其后,在耐氟蚕品种选育中又发现一个抗氟性能好、产卵量多的KF,于1988年着手将KF和HE组配,定名HEK。至1994年经11代的选择,HEK单蛾平均产卵数达821粒,茧层率达22.08%,最高个体产卵数达983粒。  相似文献   

20.
以选育南方蚕区多丝量家蚕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定向培育,结合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8年,育成了强健、茧丝量高、丝质优良的日系蚕品种8B,驯化了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的54A、丰一、苏花3个原种,组配成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的四元杂交组合,经多次鉴定、中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层率23.62%,鲜毛茧出丝率17.83%、茧丝长1156.1m,解舒率75.1%、净度94.9分,纤度适中,繁殖系数高。适应南方蚕区夏秋期及两广春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