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牛和水牛。该病于2019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并在多地暴发。目前该病在南非、中东、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广泛流行,对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该疾病的防控很大程度受限于对其传播机制的认知不足。本文总结了LSD的传播方式,包括虫媒传播和非虫媒传播,以期为LSD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最显著特征是全身皮肤出现结节病变。本文梳理了LSD危害、流行病学情况及全球流行情况,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包括高危地区开展紧急免疫,对病牛及接触牛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加强对节肢动物扑灭及提供养殖生物安全防范水平,以期为LSD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疾病,临床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显著特征.该病的易感动物为各品种牛,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产发育.2020年7月百色市乐业县和田林县相继发生LSD疫情,本文梳理了这两起疫情的发病原因、流行状况及疫情处置经验,提出通过采取监测排查、扑杀无害化处理、消...  相似文献   

4.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2019年8月在我国新疆伊梨州首次发现,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结节、肿块,所以又称为牛疙瘩皮肤病,我国暂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5.
疙瘩皮肤病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疙瘩皮肤病(LSD)又称结节性皮炎或块状皮肤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疫病之一。LSD是由LSDV引起的,以发热,皮肤、粘膜、器官表面广泛性结节,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为特征,严重时会引起死亡。此病能大幅度降低产乳量,损坏皮张,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此病在非洲、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我国尚无此类疫病的发生。本文仅就疙瘩皮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诊断、预防及控制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及早鉴别诊断,防止疫情扩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简要叙述牛结节性皮肤病和常见牛皮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等,为快速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疙瘩皮肤病(LSD)又称结节性皮炎或块状皮肤病,是国际兽医局(OIE)规定的A类疲病之一。LSD是由LSDV引起的牛发热,皮肤、粘膜、器官表面广泛性结节,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为特征,严重时会引起死亡。此病能大幅度降低产乳量,并且损坏皮张,所以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此病在非洲、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我国还没有发生此类疲病。但了解其现状和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仅就疙瘩皮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诊断(病毒分离培养与实验室诊断),预防及控制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俄罗斯北高加索联邦区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发生风险状况,基于OIE风险评估框架和统计分布模拟的方法开展对北高加索联邦区牛结节性皮肤病释放风险评估及其监测抽样模拟。结果显示:北高加索地区联邦区LSD的发病率均值为0.02371(95%CI=0.02-0.03),最大可能流行率能达到0.0329。基于对该地区LSD发病率的估算,抽样监测模拟显示随机抽取平均83头牛只(95%CI=10-234头只),就可以有95%的把握抽取取到一头只LSD阳性的牛。牛结节性皮肤病作为一类可以通过接触和虫媒传播的疫病,对畜牧业危害极大,对其的控制应实施严格的入境检疫和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我国于2019年8月在新疆伊犁地区首次确诊该病。快速准确检测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目前,应用常规PCR、实时荧光定量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环介导等温扩增等分子检测方法,已实现了LSDV与其同属不同种病毒的通用检测和鉴别检测以及LSD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区分;应用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蛋白印迹试验(WB)等免疫学方法,可进行羊痘病毒属的特异性抗原与抗体检测,而对于LSDV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尚有待研究。LSD作为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外来动物疫病,有必要运用快速准确的分子或免疫学检测方法加强监测。本文概述了LSD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为我国LSD诊断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急性、亚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出现结节,母牛流产、产奶量下降,公牛不育。文章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而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起源于非洲,在撒哈拉和马达加斯加呈地方流行,欧美国家鲜有发生,我国境内尚无牛结节性皮肤病.在疫病流行的非洲等地区和国家,该病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病原分离鉴定、常规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于没有该病发生的地区和国家,有学者应用有交叉反应的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牛结节性皮肤病(LSD)疫情的流调、诊断、封锁,扑杀、消毒、免疫等综合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撰写突发应急防控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感染该病的牛会出现高热、皮肤结节等症状.该病的致死率较高,感染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母牛流产,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防控措施,以期更好的预控牛结节性皮肤病,减少我国养殖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虫媒病,对牛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临床现场观察等方法,对铜仁市LSD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显示,本地区LSD总体发病率在0.6%~5.5%之间,死亡率较低。临床表现上,LSD主要会造成牛皮肤出现典型的结节性损伤,同时也会伤及到乳房、睾丸、口腔等部位。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LSD的科学防控提出4条合理化的防控措施,对于降低LS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9年8月,我国首次在新疆地区确诊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为加强对LSD的认知,继而及早制定监测与防控措施,本文概述了该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免疫应答等,分析了近些年该病的检测方法,提出尽早建立标准诊断技术,对防疫人员及养殖者开展培训和宣传,建立疫苗储备等建议,以期为我国防控LSD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以发热、消瘦、皮肤水肿、局部形成坚硬的结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疫苗接种是当前主要的防控措施,但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该病的疫苗,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该病的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已扩散至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有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内传入中国,从而对中国牛群带来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LSD在全球扩散情况、预警信息、流行特征、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分析了保加利亚LSD防控经验,包括:政府和科学界高度重视,基于传播风险调整防控措施,抓好感染牛群的快速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大规模开展疫苗免疫,限制活牛运输等。  相似文献   

18.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疹或牛结节性皮炎,是一种亚急性或急性的一类传染病。发病牛可导致不育、流产,肉牛生产性能、泌乳性能显著下降,甚至因为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病牛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置,保障牛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1 LSD简介LSD是牛的"天花",是痘病毒科。其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相似,同属于山羊痘病毒属。临床上以发热、消瘦、皮肤(黏膜、器官)表  相似文献   

19.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LSDV)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感染性疫病.该病源于非洲,2019 年8 月我国新疆伊犁首次出现[1].该病主要通过蚊、蝇、蠓、虻、蜱等吸血虫媒叮咬传播,发病率可达45%,死亡率一般不高于10% [2].主要症状为...  相似文献   

20.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以皮肤出现结节为典型临床特征,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法定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进行管理. 1 国内流行现状 2019年8月,新疆伊犁州发生了LSD疫情,是我国首次确诊的LSD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经虫媒传入的风险最高.2020年以来,我国福建长汀、江西赣州、广东潮州、安徽黄山、浙江金华等地先后确诊了6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各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该病的散发流行对我国的奶牛和肉牛养殖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