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超过30亿人次患食源性疾病,其中腹泻病例就多达15亿例,有220万人因此而死亡,包括180万儿童。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对于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4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一种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沙门氏菌(Salmonellla spp)、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方法,根据沙门氏菌侵袭力蛋白A基因(invA gene)、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蛋白转录调控基因(prfA gene)、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溶素基因(alt gene)、蜡样芽孢杆菌的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 gene)设计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对多重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同时以国标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PCR-SSCP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细菌的16S rDNA保守区引物作为通用引物,对常见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进行PCR扩增,产物及其XmnI酶切后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PCR产物经XmnI酶切后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可以相互区别。因此,PCR-SSCP技术可以方便地用于检测食源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菌是食品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由于其血清型繁多,传统方法检测起来耗时耗力。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多重PCR诊断检验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上述3种菌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单一、双重及三重PCR反应检测,并对人工感染的饮料和面包2种食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单一、双重和三重PCR均成功扩增出目的片断,没有非特异性扩增.人工感染食品的PCR检测也获得了目的菌的特异性片段,并且结果稳定.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贵阳市市售猪肉中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贵阳市市售猪肉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采集贵阳市市售猪肉样品60份,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分离鉴定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结果表明: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3.33%,其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为6.6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3%,志贺氏菌检出率为1.6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6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未检出。说明贵阳市市售猪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也存在一定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通量基因芯片在压载水中检测致病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岸压载水检测中发现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给公共卫生和口岸生态环境带来极大风险。目前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主要是通过细菌的培养及生化鉴定、荧光PCR等方法,但是不能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本研究针对一种能检测12种食源致病菌的芯片进行了应用研究,用参比菌株和实验室自分离的菌株检测该芯片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芯片的特异性良好,在所检测的菌株之间无交叉反应。在DNA水平上可以检测到110~7 000 copy的DNA分子,在菌裂解液的水平上可以检测到104~105copy数目的菌体,样品添加实验证明1 cfu/m L的菌浓度就可以通过增菌后芯片检测到。该芯片可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霍乱弧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研究证明该芯片的灵敏度比PCR水平略低,但是其具备高通量、快速、准确,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口岸压载水中携带食源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耐药菌株的广泛传播,使得细菌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临床上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增加了治疗成本和新药的研发成本,也缩短了新药的应用周期,尤其在人畜同药的情况下,耐药性通过畜产品以及环境等多种途径造成交叉传播,直接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从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的危害、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耐药性传递机制以及耐药性防控措施等几方面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交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沙门氏菌的IpaB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利用正交设计对多重PCR反应体系的镁离子、Toq酶、dNTP、引物的浓度在4个水平上进行L16(4^4)优化试验,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结果]3对引物能特异性扩增出210、280、393bp的目的条带。利用FTA滤膜提取模板DNA,采用建立多重PCR同时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灵敏度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5×10^2 cfu/ml、沙门氏菌为2.2×10^2 cfu/ml、志贺氏菌为1.0×10^2 cfu/ml。[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快速、高效,为同时检测食品中多种致病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无菌生菜组培苗培养基上分别侵染为108cfu/mL和106cfu/mL的大肠杆菌O157∶H7、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温度25℃,相对湿度65%无菌条件下分别培养15d和30d后,用PCR方法对其生菜苗上3种食源性致病菌情况进行检测。主要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生菜品种、不同菌液浓度及不同侵染时间的条件下对无菌生菜组培苗的侵染能力。结果表明,接种到培养基上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都能从苗上检测到。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侵染能力最强,猪霍乱沙门氏菌次之,大肠杆菌O157∶H7侵染能力最弱。菌液浓度106 cfu/mL和侵染时间30d条件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侵染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5.
16.
沙门氏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全球每年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居细菌性中毒事件首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恒温扩增方法。2005年首次报道了采用LAMP技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在随后的十几年中,LAMP技术不断优化完善,并广泛应用于食品沙门氏菌的现场检测。本综述阐述LAMP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归纳基于LAMP技术的不同平台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LAMP技术假阳性率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LAMP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提出了几个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在兽医领域,有许多致病菌可引起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中一些还是当今世界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因而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动物产品的消费量在增加,随之而来的因动物产品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也不断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动物产品中致病菌的方法已成为我国卫生部门的当务之急。1动物产品中生物源性污染的危害性我们把与食品污染有关的微生物称之为食源性病原体。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主要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8.
春夏季养殖罗非鱼体内食源性致病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罗非鱼食源性致病菌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008年2~7月广东省不同区域罗非鱼养殖场为调查对象,定期采样分析罗非鱼体内及养殖环境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春季罗非鱼养殖环境中共鉴定出8种致病菌,鱼体内共鉴定出6种致病菌;夏季罗非鱼养殖环境中共鉴定出13种致病菌,鱼体内共鉴定出12种致病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是养殖罗非鱼体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夏季食源性致病菌的种类与数量多于春季。[结论]罗非鱼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与养殖区域、水温及溶氧量等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效提取食源性致病菌DNA的方法,以适用于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基因分型法的高通量快速检测.试验采用沸水浴法、酚/氯仿-CTAB法、chelex100法和酶解吸附膜法分别提取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创伤弧菌中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并对基因组DNA的纯度和产量进行测定,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适用于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DNA提取方法--酶解吸附膜法. 相似文献